2019-11-13 23:31 阅读量:4.3万+
华人号:三湘旅游[摘要]:盘王节是祭祀祖先盘古、盘瓠、盘庚等先祖的重大节日,海内外的瑶族民众都十分重视这一圣典。据笔者考证,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古诞日,盘王节所祭的第一个盘王为盘古,盘瓠、盘庚等称为先王。建议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立法确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的法定假日,全县放假1天,欢庆盘王节。
[主题词]:盘王节 农历十月十六日 盘古诞日考证
盘王节是祭祀祖先盘古、盘瓠、盘庚的重大节日,海内外的民众都十分重视这一民族祀典。由湖南衡阳的常宁、广西的富川、钟山、八步、恭城、金秀,广东连州、连南、连山、乳源,四川的南充,贵州的凯里,海南海口,云南西双版纳,台湾台北,河南郑州,湖南永州、江华、江永等省区县(市)盘氏家族发起,现已成为全国盘王节祭祀盛大节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的民族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
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广东省韶关市申报的瑶族盘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是一个多族系的民族,本无全民族统一的节日,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不一致,一般在秋收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举行,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1984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瑶族代表汇集广西南宁,大家一致赞成以“勉”族系的祭祀节日跳盘王为基础,加以发展成为盘王节,一致议定“盘王节”为瑶族统一节日,并将节日定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盘古诞日)举行。
1985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全国各地的瑶族代表和民间艺人云集广西南宁,以联欢会的方式,欢度了瑶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民族的盛大节日----盘王节。
1990年,由广西瑶学会发起、贺县(今八步区)主办了南岭地区瑶族代表联席会,会议提出由各县市轮流坐庄,每两年举办一次盘王节。1992年11月,由贺县(今八步区)举办第一届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南岭瑶族盘王节。
2002年4月,在湖南江永县召开的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第六届南岭瑶族盘王节预备会上,经商议,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第七届南岭瑶族盘王节由富川瑶族自治县承办。
2004年11月,第七届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南岭瑶族盘王节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举办,并将“南岭瑶族盘王节”更名为“中国南岭瑶族盘王节”。在闭幕仪式上,连州市接过会旗、会标,正式成为2006年第八届中国南岭瑶族盘王节的举办地。
盘王节是瑶族人民自己的传统节日,定期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盘古诞日)举行;瑶族盘王节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盘古的生日。宋代《路史·前纪》记载:“荆湖南北,以十月十六日为盘古生日。”据《辰州风土记》记载:“武陵蛮七月二十五日祭盘瓠,种类集于庙,扶老携幼,环宿其傍,凡五日,祀牛、豕、酒、酥、椎牛欢饮即止。”或记为“四方云集于庙,凡五日,祀以牛豕酒酢,椎鼓踏歌,欢饮而还。”由此可见,盘瓠生日是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祭盘瓠日)。盘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 ,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君主(不计太丁 )。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之迁”。
盘古,系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在昆仑山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盘古的开天辟地一说最早出在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最早形象见于《广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说》为龙首蛇身、人面蛇身 。
有部分学者认为盘古姓方氏,因后来人们以天圆地方为大,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但1986年饶宗颐先生发表的《盘古图考》,指出汉末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饶先生的这一成果,不仅将盘古出现的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启迪:神话与宗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体,语言与神像联系在一起,两方面的研究可以互证。广东花都是古时“南海盘古国”的所在地。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文物,在民族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广西是古代铜鼓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铜鼓遗存丰富,种类齐全,其最早的铜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铜鼓的圆盘上通常有4个青蛙,蛙类,苗语叫大蛄dab gud,盘上的蛄即盘蛄,象征青蛙生殖崇拜;同时,证实了饶宗颐先生关于“神话与宗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体,语言与神像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至此,我们得出结论:瑶族盘王节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盘古诞日),有天文历法的依据,瑶族祭祀的第一个盘王是盘古。2019年笔者参加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十月朝”庆祝活动和瑶族历史文化研讨会后,得短乳源瑶族自治县早已经立法确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盘古诞日)为盘王节的法定假日,全县放假2天,欢庆盘王节。
苗族文化学者麻荣远、龙文玉先生和笔者一致认为:相传(古代)评皇出世时,得龙犬一只。有一天,他意欲派人去刺杀敌国的高王,但群臣无人敢去。惟龙犬自告奋勇,说愿为评皇达成此愿。评皇大喜,说如果你办到了,我就把宫女许配予你为妻。龙犬欣喜领命而去。不日,便把高王首级衔回朝中。群臣见罢,无不惊异非常,立即奏报评王。评王省验确是高王首级无疑,便降旨要封赐龙犬国公之爵。龙犬称要评王不食前言。评王无奈,只好如约把宫女许配予他,并择日成婚。婚后,依他夫妻之志,颁赐金银二十杠,布帛二百柜,百般动用家俱一付,安排车辆、鼓乐送他夫妻永属深山藏身。自是生男育女。六男婚娶外姓女为妻;六女均招赘附马。分支一十二姓王瑶子孙。
这则传说看似荒诞不稽,但却又很明显:“龙犬”分明是犬戎之倒文,“评皇”或“评王”即平王。而“高”与老通,“高王”便是老王,即平王之父幽王。“宫女”指褒姒与其他宫女,合“金银二十杠,布帛二百柜,百般动用家俱”与《周本纪》“虜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也全都对上。甚至“槃瓠”之名也很可能由“伯服”或“伯盤”脫胎而成。至于那里边的“深山”,我们以为当指今汉中地。崇祀槃瓠的那部分瑶族自称“优勉”,其语言称勉语。“勉”又指人。“优”是族称前的附加,如“有苗”“三苗”的“有”、“三”。然“勉”与“丏”同音,“丏”字象人之形,当是“勉”的本字。汉水的上游为沔水,当因丏人而得名,因指河流所以加氵而成“沔”。沔水又发源于汉中之略阳,东南流至勉县后注入汉水。勉县显然也因为是丏人所居而得名。汉中盆地还很可能就是瑶人祖祖魂牵梦绕的“千家峒”。“峒”并非山洞,而是盆地。瑶民口中描写的“千家峒”:千家峒“在高山白云之间,四面高山,仅一个洞口可以出入。洞口很小,只能揹着小牛进去。里面则是一坦平洋,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种一年可以吃三年”,与汉中盆地地形完全相符。无论如何,语言证据是最坚强的。有其余旁证,加上语言证据便成为颠扑不破的了。
根据《繫年》,周幽王死后,“邦君诸正”立了周幽王的弟弟余臣,而申侯肯定也会名正言顺地立太子宜臼为王,从而出现两王并存的局面,时间长达二十一年之久。这段时间,周人无暇顾及秦人,秦人于是彻底摆脱了周人的控制,而他们手里的马匹成了重要的战略物资。有了这些马匹,足可以迅速建设起一支强悍的军队。有了军队就有了讨价还价的本钱,古今都是如此。其中的细节虽然已无法知晓,但最终结局是秦人得到了想要得到的:“襄公于是始国”而尽有“岐以西之地”。
(五)瑶族盘古传说与盘古祭祀礼仪
据广东乳源瑶族《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据说在很早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当时宇宙的景象,就如一个鸡蛋,模糊一团。人类的祖先盘古,就生活 这个巨大的“鸡蛋”里,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他看到周围一团漆黑,感到十分烦闷,就拿起一把大斧,朝黑暗中用力一砍,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鸡蛋裂开了,轻的东西往上升,重的东西往下沉。升上的地方变成了天,沉下的地方变成了地。盘古用身躯顶天立地,而且一月九变,身子变得越来越高。这样,天和地越来越远。
天和地还有一些相连的地方,盘古就左手执错,右手持斧,彻底把天地分开。盘古怕天地还要合拢,就用身子支撑着天地。每当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的身子就是长一丈。
就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也就长得极高了,后来盘古竟长到9万里那么高了,所以说天有9万里。后来盘古累死倒下,他临死时,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月亮身体和四肢变成了五岳和大地的东西南北四极;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田地;头发和胡须变成了星辰;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草木;牙和骨头变成了金属和石头;骨髓变成了珍珠和玉石;汗水变成了雨露。总之,天地间万物都是人类的祖先盘古变成的。(流传地区:广东乳源瑶区,搜集整理者:赵天银,瑶族;转引自《乳源民间故事》(乳源政协文史资料第十七集第3、4页)
苗族东、中、西部三大方言区都有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古歌和传说。本文仅引湖南《吕洞山地区苗族史诗》中《开天辟地》篇的几句,足见一斑。“远古没有大地陆洲,从前没有青天日月。地上是一片混沌,天上也是一片混沌。……”
西部苗族古歌中开篇首曲《开天辟地卢笙曲》。
苗族祭祀盘古一般分小祭、大祭两种。小祭一般用公鸡、竹枝、花带、竹制的剪刀、田字形竹网、弓箭、凿;吹牛角、唢呐,卜筶占吉凶。大祭,用猪、牛、羊等三牲,五谷、米酒等,祭品十分丰盛,鼓乐相伴。
瑶族祭祀盘古,同样用母竹枝、猪头、米酒,著五彩斑澜之服、长鼓击乐,绕堂而歌,吹牛角,卜筶占吉凶,求盘古祖先保佑风调十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苗瑶同源,花开两枝,祭祀盘古始祖仪式久远。
(六)盘古火龙岩与苗族的起源
笔者曾在《孙武兵法中的盘古历法辨析》一文中论证,盘古开天是制定历法,女娲补天是调整历法,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整理出版了《苗族古历》,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和关注,《苗族古历》于2013年12月获湖南省湘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此后,根据《苗族古歌》相传,考证盘古开天辟地火龙岩位于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景区的雅酉镇坡脚村2组。《苗族古歌》传唱:龙家生在高达,住在高达;堂号为武陵堂,官方为武陵郡。据古丈县档案馆藏的《龙氏族谱》之《武陵谱序》记载:“自伏羲以龙命官,后世始有龙姓。故虞帝时龙作纳言,与皋夔稷契二十二人同亮天工。夏商之际有龙子名穆。……”与著名生物遗传分子DNA研究学者李辉、历史文化学者李国栋先生认为的,伏羲的直系后裔为现今的苗族,苗族起源于湖南相吻合。
苗族认为始祖是盘古,伏羲、蚩尤、盘瓠等是远祖,不可混为一谈。
右边第三位是作者吴心源
作者简介:吴心源,男,苗族,1964年4月生,大学文化,中南民族大学中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民族审美文化、天文历法、文明起源。联系方式:13307432385,电子邮箱116636429@qq.com。
————————end————————
审编:董明安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