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做CT多少次会致癌?研究发现:超过这个剂量,脑癌风险高400%

2025-02-13 09:49 阅读量:12.2万+

华人号:健康大本营

张大爷最近一直咳嗽,一个多月了也不见好。家人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拖到实在没办法了才去了医院。医生听了他的症状后,建议做个CT检查,以便更清楚地查看肺部情况。

张大爷一听就急了:“做CT?那辐射可大了,听说容易得癌症,我可不想冒这个险!”医生看着张大爷一脸担忧的样子,叹了口气,心想这又是一个被误解吓倒的患者。

一、做CT真的会致癌吗?

张大爷的担忧并非个例,很多人对CT检查的辐射心存恐惧,担心会引发癌症。那么,CT检查真的会致癌吗?要达到什么量才会致癌呢?

CT检查确实会产生一定的辐射,但这种辐射是否致癌,关键在于辐射剂量。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研究,当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mSv)时,癌症风险并无明显增加。而一次普通的CT检查,辐射剂量通常在2-10毫西弗之间。例如,一次标准的胸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大约为7毫西弗,相当于普通人2.5年自然背景辐射的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偶尔做一次CT检查,其辐射剂量远低于致癌的阈值。

然而,当辐射剂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风险就会显著增加。《柳叶刀-肿瘤学》(

The Lancet Oncology

)发表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EPI-CT)显示,当脑部CT扫描的平均辐射剂量达到38毫西弗时,儿童和年轻人患脑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另一项发表在《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的研究也指出,每增加一次CT检查,患血液恶性肿瘤的平均相对危险度增加了43%。

这说明,虽然单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相对安全,但频繁进行CT检查,累积剂量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

二、哪些情况下很有必要做CT?

在很多情况下,CT检查带来的诊断价值远大于潜在风险。以下是一些必须进行CT检查的情况:

肿瘤筛查与诊断

:CT检查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肺癌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显著降低肺癌死亡率。此外,CT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是否转移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急性脑血管疾病

:对于急性脑梗塞或脑出血的患者,CT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病变部位和范围,为及时救治争取时间。

严重外伤

:在发生严重外伤(如颅脑外伤、腹部脏器损伤等)时,CT检查能够迅速显示损伤部位和程度,帮助医生及时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炎症与感染

:CT检查对于诊断全身各系统的急慢性炎症(如肺炎、胆囊炎、胰腺炎等)也有很高的价值。它可以清晰地显示炎症部位的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三、如何有效减少CT检查的辐射?

虽然CT检查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减少辐射暴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有效减少CT检查辐射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对于体检或非高危人群,可以选择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仅为普通CT的1/5左右,约为1毫西弗,相当于人类正常生活150天的辐射剂量。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低剂量CT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应主动告知医生自己近期的检查历史,避免不必要的重复CT检查。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合理安排检查频率。

做好检查前的准备

:检查前,患者应根据医生的要求做好准备,如摘除金属物品、做好肠道准备等。这可以避免因外界干扰导致图像质量不佳,从而减少重复扫描的可能性。

配合医生缩短检查时间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如保持正确的体位、按要求呼吸等。这样可以缩短检查时间,减少辐射暴露。

检查后多喝水

:检查结束后,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方法加快身体代谢,促进造影剂的排泄,从而降低辐射的影响。

特殊人群需谨慎

:对于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甲状腺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谨慎进行CT检查。在必须进行CT检查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尽量选择低剂量扫描。

CT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CT检查会产生一定的辐射,但只要合理使用,其辐射剂量通常在安全范围内。患者和医生应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必要时选择低剂量CT扫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并做好检查前后的准备和护理工作。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做CT多少次会致癌?研究发现:超过这个剂量,脑癌风险高400%》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东京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健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