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16:38 阅读量:1.6万+
华人号:新闽清5月13日,省委宣传部“艺术点亮乡村”主题采访活动开启,由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及部分作家、编剧、自媒体达人组成的采风团第一站走进闽清县上莲乡新村村,实地探访这个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闻名的示范村,感受其在文旅融合、产业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鲜活实践。
近年来,新村村立足“党建引领 四位一体 五化同步”的乡村振兴上莲模式,依托本土资源,打响“心上莲”品牌,创新推出“村唱”等特色文化活动,通过文艺与产业、人才、治理的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由传统农业向复合型多元产业转型,带动村民增收、村庄增美。
媒体采风团走进新村村农耕文化空间、食宿文化空间、惠民文化空间,全面了解该村推动文化创意项目落地的路径。在稻米文化园、民宿集群、大众茶馆等地,媒体采风团详细听取项目运作机制、村民参与情况,并高度评价该村“文艺+产业”的发展模式。自媒体博主黄锦漫步村中,用镜头记录下咖啡屋、礼乐馆等新场景。他感慨,“作为土生土长的闽清人,我惊讶于家乡蜕变的速度。这里既有山水意境,又有文化厚度,比大城市更让人心生向往。”他坦言,将用短视频展现“新旧交融”的闽清故事,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在“心上莲人才驿站”“乡村大讲堂”等文化平台,新村村通过品牌效应、平台搭建、内容输出,不断吸引高校、科研机构、台湾团队等专业力量加盟,打造数字文旅平台、拍摄文化宣传片,推动本土故事走向全国,这一模式激发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同时,媒体采风团还走访了“心上莲·礼乐广场”,现场回顾“村唱”比赛盛况。据悉,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届,共吸引村民、游客数万人次参与,成为连接群众、提升乡风文明、带动夜色经济的有力抓手。通过村民自办、自演、自评的方式,“村唱”不仅孵化出一批草根歌手和网络红人,还推动形成文化育民、文化兴村、文化促治的治理模式。福建电影制片厂文学责编窦椋在参观后感慨:“作家若不深入乡村,创作维度就会有欠缺。这里的每一片稻田、每一声‘村唱’都是鲜活素材,跟随采风团行走乡村,让我对乡土叙事有了更深理解。”
当“文艺基因”注入乡村振兴血脉,“村唱”正成为激活闽清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而这条“民富村美”之路,正为万千乡村写下充满诗意的时代注脚。闽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陈军辉表示,“闽清县是礼乐之乡、乐圣陈旸的故里,我们将以礼乐文化底蕴为根基,推广‘心上莲村唱’模式,通过百村村唱大赛培育乡村音乐网红,同步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构建‘礼乐闽清·乐圣故里’‘乐圣故里·中国村乐·闽清村唱’‘梅’好闽清有好物等文化IP和网红账号矩阵。”未来,闽清计划打造“乐圣故里·中国村唱大舞台”等网红账号,推动陈旸文化IP与新媒体电商、文旅深度融合,形成“‘村唱’引流——网红带货——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闭环。
活动结束后,采风团一行纷纷表示,本次来闽清采风走访,收获多、感受多,他们将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传播优势,找准切入点,以宏观的视野、发展的眼光、变化的视角,对闽清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网红经济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特色亮点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助推闽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