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08:22 阅读量:2.6万+
华人号:军事天地军事科学院某部研究员陈振华
矢志研战谋胜的科研先锋
■解放军报记者 贾启龙 王 钰 特约记者 魏 寅
陈振华在试验现场。彭建辉 摄
军事科学院某部办公楼大厅一侧墙上,张贴着该部自成立以来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人员名单,研究员陈振华的名字出现了两次。
上世纪90年代,陈振华硕士毕业刚参加工作,就在一项科研设施设计任务中表现出色,荣立军旅生涯首个二等功。从此,陈振华一直在单位从事科研设施设计建设工作。
当年,我国这类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落后。陈振华志存高远,深耕科研沃土30余载,先后参与、领衔10余项科研设施攻关任务,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对此,陈振华很淡然:“我只是在本职岗位上做了些平凡的事。”
50岁时,陈振华出任一项科研设施的总设计师。知天命之年成为执牛耳者,陈振华谦虚地说:“个人发展离不开单位,单位发展离不开国家。正因为国防事业需要,我才有幸参与这项光荣的任务。”
一次科研设施设计建设中,一个技术路径难以抉择。陈振华要求团队回归理论:“没有理论的突破,哪有技术的飞跃?关键是要把背后的科学机理搞清楚。”为此,他带领团队开展详细论证,全面掌握技术路径背后机理再确定方案,不仅提高了运行精度,而且降低了能耗。
“一流的科研设施要兼顾性能和效益。”这是陈振华始终坚持的原则。递交科研设施初步设计报告前,他仍在带领团队加班加点优化方案。
这些年来,陈振华对待工作一丝不苟。长期和科研设施打交道,他通过设施运转声音就能判断转速和运行情况。有的设施不但高,而且所处区域狭窄,陈振华坚持亲自上去察看。某部闫副研究员告诉记者,一开始,一些厂家在陈振华负责验收时有些发怵,因为陈振华要求极严,总能指出厂家的不足。后来,大家都争着请陈振华验收,“陈研究员看过了,心里就踏实了”。
“陈研究员不仅专业基础扎实,而且善用新技术解决问题。”闫副研究员说。某科研设施多个组成部件均属非标准化设计,传统中小型设备采用的加工方法均不适用。陈振华提出使用机器人辅助制造的构想,并积极与相关单位对接,最终开发出可移动机器人现场智能制造系统样机,解决了非标准化部件的加工难题。
某部尉高工告诉记者,他读研时,陈振华作为第二导师帮他设计研究方向,建议他选择一个当时比较冷门的课题。他起初不太理解,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这个课题极具前沿优势,并在多年后为某科研设施研制提供了重要支撑技术,自己也因此成为相关团队骨干。
“作为技术‘大拿’,陈研究员对前来求教的年轻科研人员总是倾囊相授。”尉高工介绍,目前团队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占比过半,几乎都得到过陈振华的指导。
那年,陈振华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某高难度结构的设计制造,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申报奖项时,他却将机会让给了年轻人。陈振华说:“科研人员既要有技术家底,更要有品德托底。”他跟自己“约法三章”:科研立项,胜战在先;项目报奖,青年在先;评选先进,同事在先。
陈振华家里书架上放着一副围棋,他喜欢休息时下几手。“下围棋与设计科研设施有许多共通之处。”陈振华说,“只有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才能取得成功。”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5年5月22日第1版)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