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情绪消费AB面,是心灵解药还是商业圈套?

2025-05-17 13:00

华人号:IBD
□ 毕若林
 

深夜直播间里,美妆博主的一句“这只口红能让你slay全场”,让屏幕前的女生们心甘情愿下单付款;某咖啡店推出的“治愈系”联名套餐,即便价格昂贵,仍引得年轻人排长队誓要打卡;游戏抽卡界面跳动的金光特效,让无数玩家一次次充值,只为那心满意足的“欧皇”时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情绪消费悄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情绪而非需求消费。情绪消费,究竟是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还是商家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

情绪消费为何盛行?

情绪消费,是当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与精神压力下的情感代偿。当'996'的工作制挤压生活空间,当社交媒体的'完美人设'制造无形焦虑,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出口宣泄情绪、重建自我认同。而消费,恰好扮演了“情绪急救包”的角色。

 

一杯限量版奶茶带来的短暂愉悦,一件网红单品赋予的社交谈资,甚至一次盲盒抽取时的心跳加速,都成为了对抗现实的“精神解药”。于是,“花钱买快乐”的需求高涨,催生了情绪消费。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的受访年轻人会因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而进行消费,“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很多人的消费理念。

 

复旦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4)》提出了“情价比消费”的概念,也就是青年消费行为不仅考虑商品本身的性价比,还重视其所能带来的情绪价值。

情绪消费是把双刃剑?

于个人而言,情绪消费既能带来积极改变,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从正面来看,它是情绪调节的有效工具。比如有些人原本为了解压而购买了健身课程、艺术展览门票或烹饪工具,消费过程中不仅缓解了焦虑,还收获了健康的体魄,激发了对文化艺术的探索欲,提升了厨艺等。这些消费行为将短暂的情绪满足转化为长期的个人成长,让消费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此外,情绪消费还能增强社交互动。当人们购买热门的联名商品、参加主题活动,这些消费行为成为社交话题和纽带,既拓展了社交圈,又缓解了孤独感。

 

但负面效应同样不容忽视。过度的情绪消费容易导致个人财务危机,非理性的冲动消费可能使消费者陷入债务困境,影响生活质量。例如,为了满足虚荣心,有消费者不断购买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奢侈品,在获得短暂的满足感后,陷入更深的焦虑与不安之中。

 

在社会层面,情绪消费的影响也呈现出两面性。积极方面,情绪消费极大地推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催生出众多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盲盒经济、体验式消费、文创产业等都是情绪消费驱动下的产物,它们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

 

然而,从消极影响来看,情绪消费容易引发盲目跟风和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扭曲价值观,导致物质享受凌驾于精神追求之上。此外,大量的情绪消费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一些消费者因冲动购买的商品闲置不用,造成资源的低效配置,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压力。

如何让情绪消费“不带情绪”?

值得关注的是,情绪消费在释放愉悦的同时,也悄然埋下隐患。商家深谙消费者的心理,通过营造稀缺性、制造社交焦虑、打造情感共鸣等营销手段,将商品包装成“身份象征”“幸福密码”。限量发售的球鞋、明星同款的服饰、网红推荐的神器,这些被赋予情感价值的商品,往往溢价数倍,却依旧让消费者趋之若鹜。更值得警惕的是,情绪消费容易形成成瘾性循环——短暂的愉悦感消退后,空虚感卷土重来,迫使人们不断寻找新的消费目标,最终陷入“消费—后悔—再消费”的恶性循环。

 

不过,情绪消费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建立理性的消费边界,区分“真正的需求”与“被制造的欲望”。让消费服务于情绪,而非被情绪支配消费。

 

情绪消费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人的情感需求与困境。它可以是生活的调味剂,但也可能成为精神的枷锁。学会在消费与情绪之间找到平衡,或许才是真正的“治愈”之道。毕竟真正的快乐,不应该只停留在扫码支付的那一瞬间。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情绪消费AB面,是心灵解药还是商业圈套?》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新加坡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