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时事评论】日本“网红景点”困局敲响文明警钟

2025-05-15 13:53 阅读量:2.8万+

华人号:日本新华侨

◆《日本华侨报》评论员 程千凡

日本富士山的雪冠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宛如浮在云海间的玉壶冰心。富士市梦之大桥上,五十六位游客排成蜿蜒的长队,他们手中的相机镜头如朝圣者的法器,将圣山框进方寸之间。这座2016年为贯通国道而建的桥梁,如今成了社交媒体时代的“云中阶梯”,每日吞吐着千百个追逐镜中幻象的现代旅人。

如今,山脚下的樱花尚未完全凋尽,桥畔的居民区却已经落满叹息。私家车道上横七竖八的轮胎印,像极了游客们随手涂抹的涂鸦;写满“No Parking”的告示牌在风中摇晃,恰似被惊扰的居民无奈的摆手。最令人唏嘘的是那些堵塞人行道的队伍,他们踮脚张望的剪影,与桥头“请勿喧哗”的日、中、英三语警示牌,在暮色里构成荒诞的蒙太奇。

日本地方政府在免费停车场与多语种标牌间疲于奔命,像极了在暴雨中修补屋顶的匠人。他们或许不曾料到,当年为便利交通而架设的桥梁,会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新型“景点炼金炉”。当特设网站上的精美图片化作现实中的滚滚人潮,那些精心设计的观光蓝图,终究败给了镜头背后的欲望洪流。山梨县富士河口湖町便利店前的黑色幕布,不正是这场现代性困境最刺眼的注脚?

日本观光学教授佐泷刚弘的批评振聋发聩:“过度旅游”正在解构旅游的本质。当富士山沦为朋友圈里的九宫格素材,当地方风物异化为流量经济的祭品,人们是否还记得明代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初心?京都的艺伎区用竹帘遮挡窥探的目光,威尼斯对一日游游客征收进城税,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举措,实则是守护城市灵魂的悲壮坚守。

解决问题的钥匙,或许藏在京都醍醐寺的樱花树下。每年花见时节,寺院将赏樱区域划分为若干时段,游客需预约入场。这种“限流美学”非但没有减损古刹的韵味,反而让每片飘落的花瓣都显得弥足珍贵。日本地方政府需要的不仅是停车场与警示牌,更应建立旅游承载量的预警机制,培育游客的文明自觉——就像奈良的鹿群教会游人如何温柔投喂,京都的茶室教会旅人如何静听风铃。

暮色中的富士山渐渐隐入靛青色的天幕,桥上的游客仍在执着地调整三脚架。这座沉默的火山见证过太多文明的兴衰:平安时代的贵族在此吟咏和歌,江户时代的画家在此泼墨写生,而今的旅人在此按下快门。或许真正的旅游智慧,不在于追逐镜中的完美构图,而在于学会用眼睛收藏风景,用心灵丈量土地。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时事评论】日本“网红景点”困局敲响文明警钟》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新加坡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日本看点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