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23:19 阅读量:3k+
华人号:华人头条-珀斯澳洲新报:
新州東岸即將迎來年度自然奇觀,逾4萬頭鯨魚組成的「鯨魚高速公路」正式啟程。這群平均體長17米、重達40噸的海洋巨獸,每年秋季從南極出發,沿新州海岸北上至昆州溫暖水域交配育幼,完成哺乳類最長的萬公里遷徙之旅。
每年,成千上萬的賞鯨者湧向懸崖頂的有利位置或乘船遊覽,5月1日,官方觀鯨季拉開序幕,高峰通常在7月。
不過氣候變遷似乎悄然改寫生態劇本。早在3月份,新州南海岸就有零星鯨影募集報告,較傳統遷徙期提早六周,3月底悉尼港更是罕見迎來座頭鯨造訪。
格里菲斯大學鯨類與氣候計畫負責人梅內克博士說,創紀錄的南極海冰消融導致磷蝦數量暴跌,母鯨被迫提前結束哺乳期,幼鯨存活率受威脅,已經發現新生兒和一歲大的幼崽被母親早早拋棄,這可能是由於食物壓力造成的。
不過有研究顯示,鯨群正發展出驚人適應力,部分個體縮短哺乳期、調整遷徙路線,甚至改變覓食策略,但是這能否抵消南極生態崩潰的衝擊仍是未定數,磷蝦數量與海冰面積呈正相關,2023年南極海冰面積創衛星觀測史上新低。
而觀光業者則看見商機,因為遷徙期延長意味著觀鯨季可能從傳統5-11月擴展為全年活動,新州現有27處官方觀鯨點,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創造逾3億澳元產值。
還有一個好消息是鯨魚保育成果讓人欣慰。
國家公園與野生動物署(NPWS)數據顯示,東岸座頭鯨數量從1960年代不足百頭,恢復至現今約4萬頭,締造「過去半世紀最成功的物種復育案例」。
Cronulla的志願者戴安娜和福克斯夫婦使用雙筒望遠鏡,通過澳洲鯨豚救援研究組織(ORRCA)開發的專用App,記錄鯨群數量、行進方向與幼鯨狀態。戴安娜家族有19世紀燈塔守護者血統,而丈夫福克斯的曾祖父是紐西蘭捕鯨人。戴安娜笑稱「他在為祖先贖罪!」,而見證鯨群從滅絕邊緣重生,是他們此生最大感動。
NPWS與民間組織OceanWatch合作推動了「漁具減纏計畫」,並成立大型鯨類解纏小組,出動特製小艇搶救受困個體。
安德森提醒說,任何干擾都可能影響遷徙行為,無人機與水上載具須距成鯨100米、幼鯨300米,噴射滑艇則應全面保持300米距離。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