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 08:00 阅读量:6.9万+
华人号:龙岩文化研究会·岩声龙岩翰林谢若潮及其《帖括枕中秘》述略
◎文/汪晨菲 供图/谢志杰
对于龙岩文史研究而言,近来有两件值得注意的盛事:一是著名的适中崇文书院重修竣工,该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堪称适中文化的摇篮;二是原藏哈佛大学图书馆国内罕见的清代龙岩翰林谢若潮珍本《帖括枕中秘》(收入《稀见明清科举文献十五种》)点校出版。谢若潮是崇文书院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适中文萃》称其为适中在科举时代取得最高学位者。
一、谢若潮生平小议
谢若潮,字体乾,号慕韩,福建龙岩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改庶吉士,后分派江西为官,为政期间政治清明,颇受百姓爱戴。
据《民国龙岩县志》记载:谢若潮“散馆分发江西,任安远、永宁、泰和等县事,辛卯迁知府。在官多惠政,每解任,香花祖饯络绎于道。”《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教务教案档·第四辑》曾记载谢若潮参与处理“安远县教民曾大连等希图私抽厘金并捉人勒赎案”一案,文中记道:“此案先经卑前县谢若潮,以该犯曾上溃于光绪七年四月十一日在监患病,验报伤医,至五月十一日治愈。”于此可见,谢若潮宅心仁厚,哪怕对犯人都能给予人道主义关怀,为其治病疗伤。
谢若潮故居 太史第
此外,谢若潮为人风雅,爱结交名士,其诗作多为唱和之作,曾编成诗集。《民国龙岩县志》中提到谢若潮:
性好吟咏,所至以风雅提倡,邂逅诸名士,次韵酬唱往返数十叠不休,《快阁饯别题咏》《秋闱联咏》《刘谢叠和集》当时唱和之作也,著有《心易溯源》行世,手制星晷铜漏等事,尤见巧思。
根据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可知,《刘谢叠和集》为光绪三十二年刻本,现收于赣图,此中“刘”为刘光焕,钟祥人;谢即谢若潮。在《适中镇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并录有《七律·有感》一首。
需要加以订正的是,在马先富、蓝尚进主编的《闽西姓氏大典》中有这样一则记载:
谢若湖:字体乾,号慕韩,别号溪,又名梦蜕,中溪村人(1841-1908)。1877年赐进士出身,钦点翰林庶吉士。1880年起历任江西安远、永宁、泰和等县知事,光绪十一、十四年任江西乡试同考官,十九年任江西文闱内帘监试官,升迁知府,诰授中议大夫,1908年在南昌逝世。一生清廉,著有《心易溯源》《帖括枕中秘》《快阁饯别题咏》《秋闱联咏》《刘谢叠和集》等作品。
文中所记,除了名字不一样,其他所述生平经历与谢若潮相符。“若潮”与“茗湖”字形很相似,应是当时印刷的错误所致。谢若潮生卒年还不确定,大部分文献记载并未提到其生卒年,其考取进士之年因为官方文献的记载而十分明确。现出版的《帖括枕中秘》提要中认为其生年为1837年,卒年不确定;而《闽西姓氏大典》则认为其出生于1841年,其间相差了三年。《龙岩文史资料·第14辑》收录陈铁城所撰的《科场轶事与人物传闻》中提到:
龙岩只出一个翰林,即适中谢若潮。谢点于光绪后期,外放江西,两任县令。弃官后,滞留属县作寓公,无力回里。光复后死客中。适中人善经商,多致富者,文风亦盛。善读书,尤善作赋,故谢得点翰。然不善作官。没世无闻,岩人亦淡然忘之。
关键是此中“光复”所指的具体时间。要之,其生卒年的确定尚待更多资料佐证。
谢若潮故居 太史第
二、《帖括枕中秘》的内容和价值
帖括者,八股文也。今天的“文学史”不甚留意这类文章,实际上,明清时期它才是主流。
众所周知,八股文乃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是学子能否中举的关键,也称“时文”“四书文”等。谢若潮所撰《帖括枕中秘》,主要为讲述撰写八股文的法式,分为五卷,层层递进,脉络清晰。分为总论(包括读法、作文总决、避忌、看题、命意)、构局、用笔、修辞、余论五大部分。前四部分即写作的方法要诀,最后一部分则是从品格与基础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此书于光绪十二年刊刻行世。
谢若潮自言撰写此书的缘由是其“南靖授徒从时而作”,后又因“癸未秋摄乏永宁地,居万山中,刑政清简,日与古人为徒。”“邑之士有来问业者,随时导引,阐明其题解,剖析其肯綮,点窜其词笔。”于是又重新增补整理,删繁就简,才得以刊刻行世。可见,此书乃是其指导、教授后辈写作八股文的经验之作,对于今天的写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谢若潮讲究有声调的“读法”。因为“见读时有领会,则作文自有得力”,切不可以小觑之。《帖括枕中秘》提要认为“读法部分是谢氏独到的体会”,“把声音的高低缓急与文章笔气文脉联系起来,其理论基础便是清代流行的声调法”。中国人为文为诗,自古以来就讲求声律和谐,追求错落有致音韵美,这是由汉字的四声特点决定的。邓云乡在《清代八股文》一书中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八股文是要读出声的,学习八股文,首先在于读书、背书,读八股、背八股,所谓琅琅书声、抑扬顿挫,越读越有劲,像唱歌一样,直接从声音上得感受。”这样,才能感受词句之间的“长短相形”和“音声相和”的特点。
其次,谢若潮讲究文章的构局、用笔和修辞。他将谋篇布局喻为建造楼台,“局法一变,则观玩一新”。由于八股文的固定格式,谢若潮论其篇章结构,仍是沿袭由破题、承题、起讲等八股的格式进行。但是论述十分详细周到,还有颇多个人见解。用笔门则从起承转合四个角度入手,为防止笔气呆板凝滞,谢若潮强调须从古文入手,而后再习八股文,由散如骈方为上策,在明清两代,仍然不乏以古文为时文者,二者相互融合则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方能做到文质兼美。而八股文的要求十分严格,邓云乡根据焦循的《时文说》和江国霖为梁章钜《制艺丛话》写的序总结了八股文难处之所在,即“文意根植于题、措事类策,谈理似论,取材如赋博、持律如诗严。”所以由散文入手则更便于新手操作。修辞则是对文章最后的加工和润色。谢若潮在论述时举了大量的案例作为参考,对一些常见的毛病也加以提醒,可谓是悉心备至。
最后,谢若潮不仅留意于举业,对个人综合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方面包括敦品行、严课程、求实学、读时文、读试贴、读赋、读杂艺、临名帖、安义命、善调摄、戒洋烟十一部分,最见其思想价值与学力修养。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为学讲求笃实。谢若潮反复强调读书在务实而不在功利。“敦品行”一节就提出希望大家不为求虚名而读书,为学在“讲明身心性命之理,以求彝伦行习之方”,要做到求真务实;其所列书目,不唯应试要求的四书五经,还包括经济之书、词章之书、考据之书等等,体现了其深厚的学力与文献功底;《帖括枕中秘》所列书目皆是其案头之书,涉及甚广而又极具针对性,可作为世人学习的指南和指路的明灯,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正与张之洞为回答学子“应读何书,书以何者为善”的名作《书目答问》相近似。
第二,注重修养与趣味。除了列举书目之外,谢若潮还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提出读书人要严课程、临名帖、安义命、善调摄、戒洋烟。“严课程”即要求学子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每日的功课,不要虚度时光。“字不临帖,则无笔意而近俗”拥有一手好字自然会为文章添彩。“安义命”则是豁达的处世之态,这既是对学子的谆谆教诲,也是其人生哲学的反映。陆游在《儒生》一诗中便提出“儒生安义命,所遇委之天”,对于俗务不可太过于执着,“尽人事听天命”。正如谢若潮所言:“故士人读书,在于义之所当为者尽之于人,而于命之不可必者听之于天,则俯仰皆乐境,学问亦有进境。”此与苏轼“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的人生态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善调摄”则言养生之道,认为身体是一切行动的基石,调养身体也要顺应自然,正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戒洋烟”可谓是应时之需,给予学子诚恳的忠告。
总之,《帖括枕中秘》不仅从写作技巧出发教导诸生如何写作八股文,更从学生长远利益出发,给予思想上的指导。全书所论详细备至,于评论处更见其良苦用心。正如刘光焕为其写的序言所言:
不惮琐碎,条目备矣……所责望于邦人士者,不第区区文艺也。其详究经史子集之宜急读者,若师友之指迷津。其诲人以植品力行为先务者,若父兄之戒子弟,则尤得造士作人之本,有非俗吏所能几者。
可见,谢若潮认为所要培养的不是仅仅会写时文之人,而是于国家、社会真正有用的栋梁之材。
三、谢若潮其它著述
值得一提的是,谢若潮曾编纂《岩坪谢氏迁玉族谱》(清光绪三十年善继堂木活字本),现藏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以及福建省姓氏渊源研究会谢氏委员会。据《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记载:
始祖澄源,五代时自河南固始迁来福建宁化石壁溪,寻再迁上杭古田乡谢家邦。传至万十二郎,当宋元鼎革之际,复由谢家邦开基於龙岩上坪龙门里适中社乌龙坑。又六世,始别为阳高、阳明二房。自清康熙年起,岩坪谢氏陆续有人徙江西玉山经营烟业。
谢若潮的套印
与大多数的福建族谱一样,谢若潮也将家族始祖追溯到河南固始,这几乎成了福建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背后自有其集体文化的认同。
此外,谢若潮学识广博,经学功底深厚,于《易》有独到见解。《心易溯源》二十四卷是其易学研究的成果,孙殿起《贩书偶记》中记载其书为光绪甲午梦蕉堂刻本。著名易学大家尚秉和先生在其《易说评议》对其评价颇高:
所著名《心易溯源》者,盖取圣人以此洗心之义。其第一卷至九卷解上下经,第十卷至十二卷解上下系及说卦、序卦、杂卦三篇之义,其十三卷至二十四卷则原筮、原象、原卦、原图书及鬼神、五行等义。其说易颇能自主,不附和前人,不盲从旧说。
谢若潮真迹 龙 虎
从中可知,其书名“心易溯源”取自“圣人以此洗心之义”。谢若潮希望借此以洗涤自己的心胸,故而以此名之。尚秉和书中对历代述易的八股名家多是加以痛斥,于谢若潮而赞其“颇能自主,不附和前人,不盲从旧说”,并举例为证,可谓青睐有加。可见,谢若潮不仅仅会作“高头讲章”,他也有扎实的学识和功底,值得后人深入研究。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