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揭牌!让后福肉燕走进北大校园!

2025-04-19 10:40 阅读量:4k+

华人号:闽侯 闽江最美的问候
4月17日
北京大学口述史传习平台
揭牌仪式
在闽侯县青口镇后福村
福州肉燕博物馆举行

▲视频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据悉,北京大学口述史传习平台是博雅传薪社的校外实践平台,旨在进一步发掘校园之外的口述史资源,加强与地方的交流合作。平台通过组织在校师生前往地方参加口述史资源发掘工作,寓教学于实践,探索在校师生参与口述史学习实践的新方式。

▲(揭牌仪式举行•林奥/摄 后福村供图)

  后福肉燕历史悠久,制作工艺世代传承。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中国福文化、太平文化,以及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北京大学口述史传习平台(后福村基地)的建立,将学术研究与后福村地方特色产业——肉燕产业相结合,深入挖掘当地地方民俗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为后福村肉燕制作技艺的历史梳理与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
 

▲(热气腾腾的后福肉燕•青口镇供图)
 
揭牌仪式举行后
活动参与人员在福州肉燕博物馆
进行参观调研
并亲自体验肉燕制作

北京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办公室主任、机关团委副书记 陈凯:

  “今天,既感受到后福村的美丽乡村景象,也感受到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朝气蓬勃,并且品尝和体验制作了地方特色美食肉燕。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后福村的合作交流,利用口述史传习平台将学术研究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后福村肉燕制作技艺的历史梳理与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

▲(福州肉燕博物馆)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郭文杰:

  “今天很荣幸来到后福村品尝肉燕。肉燕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希望将来后福村能够进一步打响后福肉燕的品牌,同时让后福肉燕走进北大校园。用一句福建话说就是,‘力奥侯,些燕呀’(来后福,吃肉燕啦)!”

▲(活动参与人员在福州肉燕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

  “今天有幸受邀来到后福村,不仅参观了肉燕博物馆,还看到了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我本人所做的研究与乡村相关,通过这次在肉燕博物馆以及后福村的学习,我对肉燕和乡村振兴的结合,以及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后福、了解闽侯,并且更多地为农村基层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博雅传薪社社长桑英轩表示。

▲(现场体验包肉燕)

  “北京大学口述史传习平台的建立是助力后福村肉燕非遗文化提升、推动后福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行动,是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学科建设对接地方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引导青年学子在后福大地上投身社会实践、贡献青春力量的创新路径。”青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下一步,后福村将进一步与北京大学、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好学生实践基地的平台作用,为后福村肉燕非遗文化的传承增光添彩,携手共创后福村文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揭牌!让后福肉燕走进北大校园!》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丹佛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