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9:24 阅读量:9k+
华人号:法国侨报
编前语|在巴黎左岸,与凌子梦回江南
不曾相识,却仿佛早已相知。我们第一次见面,她轻声开口,我忽然听见那熟悉的吴侬软语。原来,她来自苏州,而我是无锡人。江南的水,一样柔;江南的话,一样暖。几句寒暄,胜过千言万语,像是在异国春光中,与故乡不期而遇。
她是策展人、媒体人,是栏目创始人、总制片人、主持人。而我,也是一辈子与文字为伴。我们的路径不同,却都在用语言、影像与记忆,描摹时代的温度,寻找心灵的归处。
相见不过数小时,心中却像久别重逢。她说,周庄是她的梦,《梦回周庄》是写给故乡的一封长情书。
而我,也一直将故乡藏在心底。那片水,那口音,那些人,从未远去。也许正因如此,遇见凌子,便有一种久违的懂得——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静静守着那个柔软、绵长、不曾褪色的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正文:
2025年5月19日,巴黎左岸的春日午后,咖啡香里浮动着梧桐树影。我在这里遇见了她——凌子,一位温婉而智慧的东方女子。
与她同行的,还有几位同样优雅的朋友:法国视听协会主席王希浠博士与法国波尔多Lacbleu酒庄庄主Jade Liang。凌子来自苏州,与我故乡无锡是隔壁邻居。我们一见如故,谈笑之间,仿佛穿行于江南水乡与当代表达之间的灵感之河。
她手中拿着那只标志性的小红鸟,轻声娓娓道来:她从江南周庄出发,带着一场名为《梦回周庄》的艺术实践,穿越千年水乡,走入现代语境。而今,她将那段温柔的江南记忆,连同她创立的“小红鸟”文创品牌一同带到了巴黎,带进了一场关于艺术与乡愁、传统与未来的深度对话。
淳朴与艺术共生:周庄的“特殊性”
周庄,这座江南最具代表性的古镇,在时代的洪流中保留着一种难得的“慢”。即便在快速城市化的当下,近千户原住民仍在这片水乡生活,洗衣、晾晒、酿酒,日子如河水一般静静流淌,安然却有力量。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梦回周庄》应运而生。这不仅是一场画展,更是一场立体而深刻的公共艺术实践。三处历史空间被改造为展区:古戏台、酿酒作坊、临水居所,分别承载“看周庄、听周庄、梦周庄”三大主题。“有一种生活在周庄,是除了生活,还要有艺术。”凌子说。
她将这种文化生态称为“新的江南叙事”。在她看来,艺术不仅是呈现,更是一种激活乡村、唤醒文化内在生命力的方式。她所主理的“煮叶·凌听空间”,正如一扇扇打开的窗,为更多人提供通向东方美学的新路径。
凌听:不仅是声音,更是一种思想
“凌听”不仅是一个艺术项目的名称,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凌子看来,声音虽无形,却可以借由空间、影像、装置、物件等媒介,转化为可感的文化经验,引发更深的公共对话与共鸣。正是在这一理念支撑下,《梦回周庄》的策展逐步升华为一套东方美学叙事体系,其核心命题为:“庄周梦 · 梦周庄”。
2025 · 在周庄,做一场最浪漫的中国梦
“周庄就像现代都市文明中的一个江南梦境。”凌子说。三面环水的自然环境,古桥的拱形倒影,构成了现实与梦幻之间的“圆满图景”。它既承载着历史的厚度,也启发着当下的想象。
基于此,她发起了一个更具前瞻性的计划:“2025 · 在周庄,做一场最浪漫的中国梦。”
她希望通过这一项目,将周庄打造成融合艺术、文化、生活与未来思维的东方美学场域:艺术家驻留计划:结合自然景观与非遗技艺,打造沉浸式装置艺术;公共艺术装置改造:将老旧工具转化为创意文化地标;线上征集 × 线下展览:邀请公众共同参与“梦周庄”的艺术共创;文创与文旅融合:以艺术衍生品提升文化体验与生活链接感;“我希望更多人看到,我们能为这个家乡做出点什么,是值得去做的。因为我们的眼界、我们的背景,能为这里带来一些不同的东西。”
凌子顿了顿,语气柔中带着坚定:“如果你不是江南人,其实你做这些事是没有意义的——你不懂江南文化。但因为我们是江南人,所以当我们走出去,又再回来的时候,我们知道这里需要什么。”
在她看来,“再回”从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升级与回归的统一,是心灵层面的再出发。
“我一直在跟团队讲,什么是‘变’,什么可以‘不变’。古镇的开发也好,一个小镇的文化成长也好,我们不能只是做1.0、2.0、3.0的简单迭代,而是要理解它的根脉,继承它的传统文化,同时注入新的表达方式。”
她轻轻地笑了笑:“‘再回’,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归来,更是一种内心的回归。周庄不只是一个地理坐标,它是人心中的桃花源。每一次回到这里,都是一次‘原箱’的打开。这个小镇对我而言,不只是故乡,更像是我的另一种人生起点。你为它付出得越多,就越愿意继续为它付出。”
凌听博物馆:为美而生的故事空间
如果《梦回周庄》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涟漪,那么即将诞生的“凌听博物馆”,便是那深水之下的静谧沉香。
这座以艺术、文化与记忆为核心的博物馆,计划将凌子与艺术家、文化人多年交往中的物件、手稿、故事与作品,转化为可观、可感、可收藏的空间叙事。它不仅是她艺术人生的实录,也将成为周庄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承载东方美学在当代的延续与革新。
再回江南
而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周庄去做这些看似“理想主义”的事时,凌子说得特别真诚:“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我们能为这个家乡做出点什么,是值得去做的。因为我们的眼界也好,我们的背景也好,能够给这个地方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她顿了顿,语气柔中带坚定:“如果你不是江南人,其实你做这些事是没有意义的——你不懂江南文化。但因为我们是江南人,所以当我们走出去,又再回来的时候,我们知道这里需要什么。”
在她看来,“再回”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升级与回归的统一,是心灵层面的再出发。她说:“我一直在跟团队讲,什么是‘变’,什么可以‘不变’。古镇的开发也好,一个小镇的文化成长也好,我们不能只是做1.0、2.0、3.0的简单迭代,而是要理解这个小镇的根脉,继承它的传统文化,同时注入新的表达方式。”
她轻轻地笑了笑:“‘再回’,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再次归来,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属感。周庄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它是一个人心灵上的桃花源。我们每一次回来,都是一次‘原箱’的打开。小镇对我而言,它不只是我的故乡,它更像是我的另一种人生的起点。你为它付出得越多,你越愿意继续为它付出。”
从江南驶向巴黎的一叶文化之舟
巴黎的春日,是凌子短暂的驻足,而她的归程,仍在江南水道之上。《梦回周庄》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场关于空间、身份、文化与情感的当代表达。凌子说:“真正的‘梦回’,不是回望过去,而是以艺术之名,走向未来。”
庄周梦,梦周庄。灵巧轻盈、飘逸有梦的凌子,用一场艺术旅程,为我们打开了“东方之美”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 钱海芬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