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 21:48
华人号:华人头条-荟萃文坊繁复中坚持之美
作者 李燕巧
李燕巧简介:北京人,语文教师,中国知网文库发表317本书稿。从事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下的人文创新探索与研究:教育理念;文学创新课程-三种课堂教学模型与实施策略;生态戏剧;语文(跨学科)思维研究;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研究;线上线下融合技术教学;家校协同;学生成果;文学创作。
◆◆◆◆◆◆
“坚持!”
我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常对自己这样说,是每天说,甚至是每时说。困难总会有的,每当累时、烦时、痛时、恼时、闷时、思时,就在心里悄悄、大声、反复对自己说“坚持”。
我试想,孩子们也有过这样不舒服的感受吧,尤其期末马上临近了,试着,对自己也这样说说“坚持”,看看是否凑效?
望着窗外,正随音乐舞蹈的孩子们,我想到了易——手绘芳草地的主创者。他的“坚持”影响着我,更确切说,他的“坚持”感动着我。他每天都记日记,周末也不放过。每天走进教室,他无一例外把日记本静悄悄放在我的课桌上。日记内容或多或少,真实记录着眼中的生活场景。
像极了那时的我,有那么一年,如同他,从四月份的第一天一直到来年的二月底,这期间,每天记,那是坚持最长日记的时间。有了那个经历,我对“坚持”有了全新认识,人什么都可以做,只要想那样去做,想了,就会坚持。
“李老师,您说的‘坚持’,我还是不大懂,我想了,也做不到‘坚持’。”
“好,不懂的话,我用个词语告诉你,可以吗?”
繁复,这个词语好理解吗?如果想象不到,提供一个画面给你,见过苗族的服饰吗?复杂多样的图案,鲜艳夺目的色彩,构成了华贵靓丽、流光溢彩的服饰。这服饰里融入了太多心思、劳动与情感。
“坚持”便是在繁复中生成。
苗族生活离我们太远,还有些疑惑,不打紧,从文学来说,或许觉得贴近些。
《诗经》中朗朗上口的诗歌,读过吗?每首都是一唱三叹。《关雎》读过吗?它是《诗经》第一篇,许多古装电影剧中,凡涉及到老先生教小孩子的场景,通常背诵的都是这一篇。其中“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把那份追逐情感的九曲回肠唱了出来。
宋代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单看题目,叠词的运用就已让读者随着作者孤寂的心境进入到词境里。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繁复里知晓词人对家人的思念,浓墨的心情缓缓升起,久久不落。
“李老师,《诗经》和词,我读得不多,您说的与‘坚持’又有什么关系呢?繁复,我想我是懂了,不就是重复吗?”
“问的好,提到了‘重复’,重复就是‘坚持’,觉得吗?”
这次回归我们的生活好了,爸爸妈妈离我们最近,是否嫌过他们的话语太过唠叨?尤其妈妈的话。早上送我们上学说的,晚上在家说的,吃饭说的,玩耍说的,连生病说的,是不是总是繁复的?
“奥——”一片哗然。
“爸爸妈妈那是唠叨,有时可烦人了,可再细想想,那都是他们对我的爱啊!”一定会有人这样说的。
是,唠叨是繁复,唠叨的繁复里是满满的爱意,繁复是坚持,坚持要有浓浓的爱啊!唯有繁复,才能把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坚持便是一种繁复的美呢!
易,我俩是不是有共同的感受呢?
回家的路上,打开音乐,琵琶的弦拨动,滋润起我的心。这首歌,在行驶的车里,听了近四年,是什么坚持、繁复着听着?是曲调拨动了心弦?是词儿回到了儿时?还是爱的温暖——
你们看,爱多好,让我们一起爱上期末复习的时光吧,爱上阅读书籍的历程吧!坚持之美,繁复之美,会让我们演绎得更美。
欢迎阅读: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