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孩子必修课,“大自然”中的学习

孩子必修课,“大自然”中的学习

作者  李燕巧

李燕巧简介:北京人,语文教师,中国知网文库发表300本书稿。从事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文学创新;语文(跨学科)思维研究;人文社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学生作品成果;家校协同;生态戏剧;线上线下融合技术教学;文学创作。

♥♥♥♥♥♥

如果可以,我们的一生应该搬三次家。第一次,成年步入社会了,我们需要有个独立的家;第二次,成为父母了,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广阔空间的“家”,最好是推开大门就见“大自然”;第三次,是老年了,我们又回归独立,公寓是不错的“家”。

如果有人说,太理想了,久居大城市哪里来搬三次家。正因有了理想,我们才更加知晓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学习的必要与重要。

大自然的原始与荒蛮,是美丽与险境的并存,是漫步与意志的抗衡,是生存与创造的课堂。人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是天性,也是大自然赋予的,所以,到“大自然”中学习是我们的孩子及我们的必修课。

学校要是“自然”的学校,有囿于校舍里的知识学习,有在校园生态里的“自然”探索;有朗朗读书,有发呆遐想;有沙沙笔声,有静默阅读;有嬉闹的玩耍,有浃背的劳作;有校内生活,有校外视野。

如果可能,要带着孩子到自然里过集体生活,让他们体验、学习、经历家庭、书本无法学到的“为人与学问”。

下面,以学校的校外活动来看孩子会经历哪些“为人与学问”。

    意志力的锻炼(为人)。

“明天是walkathon 15km的活动,但,明天可能有大雨,穿着雨衣也要去。呜——”

“别呜。好事,锻炼自己意志的时候。”

每年之秋的walkatihon15m,是学校的课程,让我们知道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仅有美景,还有挫折的勇气……

“明天是露营活动,住帐篷、野炊……

高兴之余,我们知道,到自然中,可以寻找“我”,练就“我”,从而达成“我”。

    情绪思维的建构(学问)。

师生徒步到场地,放行囊,围成圈做游戏,尖叫声声不绝耳。“1212……”报数分成两组。组名称,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积极又主动,举手赞同定名称。一人一画笔,不是你画你,我画我,而是大家画,看彼此,旗子设计既个性又协调。

木屋帐篷很有趣,学习开门窗,弄好关门窗,要不夜晚小虫跑来共枕眠,岂不是乐事?每个孩子大包小包拎着厚睡袋、薄睡袋,跌跌撞撞来集合后,亲自动手尝试如何开关门帘和窗帘。都定睛看、听老师讲解铺睡袋、叠睡袋的过程,远远超过教室里的专注。

    将教育中最重要的认识能力由理性导向与当前境况(问题)关联了起来。

    感受坚强与友爱(为人)。

被大自然划破了手指,是幸事,它教会了我们对疼痛的忍耐,也让我们感受他人送上创口贴的暖意。进入木屋帐篷整理行装,六七个人,不亦乐乎,再简单的房屋,只要有你、有我,都是温暖快乐的家。露营哪分男生和女生,要做一样事,看到女生做的所有,不由赞叹:巾帼不让须眉。

    野外炊事课(学问)。

这是锅碗瓢勺交响曲的前奏,野炊的前奏,大家围成圈,老师讲述野炊工具的分类。野炊使用很重要,操作动手更重要,你来,他来,我们一一来演练。灶台点火是难点,但孩子突然不怕火了,勇敢学着如何点燃灶台,而不被自然之风去灭掉。刷碗洗筷的,搭灶抬锅的,洗菜打蛋的,每人忙碌又忙碌。三个壮男孩一起搬着大箱子,脸涨红了,手臂拉直了,身子向后仰着,一步一艰难地走着,齐声“加油”着,像极了蚂蚁精神呢!洗刷干净是我的责任,不然吃坏肚肚很麻烦,就是野炊也要讲卫生。烹饪讲解过程,不用组织,不用要求,所有人被吸引,这是最佳课堂啊!

    切菜里的数学(学问)。

一根葱切了22刀,我问,是几段?22段,23段,看最后,自然知道是多少段,这是奥数呢,数学藏在生活中。

    对待“冷”的过程(为人)。

“好冷,好冷。”大自然中的流水是清凉,稚嫩小手被洗红,拢在嘴前哈哈热气暖一暖,而后继续洗起来。

    师生、生生合作(为人与学问)。

看着各种洗好之蔬菜,烹饪什么菜?鸡蛋西红柿是经典,鸡蛋西葫芦是简单,芹菜木耳是营养,“一会儿,我来酱爆鸡丁。”“啊,李老师太好了。”

“啊,咱组的盘子丢失了。”“没事,我组有,给,拿着。”不分你我与彼此,我们都是一家人。

“给,这是刚刚又送来的鸡蛋。”老师们一会儿送上这些,一会儿送到那些,生怕孩子营养不均衡。

“好香的菜味儿啊!”当喜悦占满整颗心,无色无味也是香甜的。

分到搅蛋的任务,太珍惜了,使劲搅,搅上十分钟,二十分钟也不累。

择菜的样子太专注,用到学习知识上一定是国家未来之栋梁,栋梁人才必有专注的品质。

“我的菜出炉啦!好香好香的。”吆喝声,引发一场品尝之乱战。

“手心手背!”这组决定谁掌勺,掌勺是大厨,争先竞争是我们孩子的精神。

“同学们,我开始下厨啦,你来帮我当下手,如何?”“没问题,李老师,您说,要什么?”我脱下薄羽绒服,挽起双袖,大自然秋之傍晚的冷早已抛到云霄外。

师生就是“一家人”(为人)。

老师说,“不许吃呢啊,要等做完了一起吃。”不提还好,一提就纷纷吃起来,你偷一筷子,我偷一筷子,一盘拌黄瓜,最后成了星星点点。

“李老师,这是我的蛋炒黄瓜,您吃,快吃,一会儿就没了。”“我用你的筷子吃,可以吗?”“随便,随意。”野餐没了你的,我的,公的,私的,一切都是你我的,寻常百姓之幸福就在此处啊!

    一桌好菜上齐了,举起汤碗碰一碰,我不是老师,孩子不是孩子,我们都是大自然中的生命,一起欢笑与成长。

大自然给了我们阳光,也给了我们黑夜,而我们人类创作了黑夜中的光明,孩子打着手电筒照亮食物,累了,我来打,累了,孩子接过去,没有提醒,没有怨言,如此这般和谐相处着。

吃着自己做的饭就是香,狼吞虎咽后,谁也没有离开,你拿来一包餐巾纸随意用,他拿来几包湿纸巾使劲擦,你去洗碗筷,他去洗锅勺,不到五分钟,木桌恢复了当初的模样,锅碗瓢勺又亮晶晶。大自然孕育了我们,我们自然要爱护她,这个道理我们懂,也懂得去做。

    载歌载舞的才艺展示(学问)。

篝火点燃了,照亮我们的脸,我们喊起来——

歌唱我们的祖国,歌唱我和我的祖国,我们和我们的祖国永远在一起,篝火点燃的是我们的家国情怀。

少年中国说,有唱,有说,一扬一挫,我们的声音传遍整个营地,传到所有爸爸妈妈的手机中,我们一声高过一声,像汹涌澎湃的海浪,谁也无法阻挡。

《男儿当自强》响起,伴着一声高吼,我们个个伸展双臂,踢着双腿,个个昂头豪迈,感染在场所有的观众,“棒!”“太棒!”“了不起!”“北中的小孩真棒!”……

京剧,乃国粹,京剧社团的孩子没有行头,却也能唱出国粹之神韵。

来容的歌声在此刻大放异彩,任何默默都会有一鸣惊人的时刻。

齐唱校歌,我们自豪,我们自豪我们是北中的孩子,我们自豪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学子。

兔子舞响起,欢蹦的节奏,使我们不学就会,三三俩俩搭肩跳起来,现场所有人都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我们和而不同,我们在自然与人文之间、自由与秩序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现代与未来之间体会着平衡,也体会着和谐,我们知道这是我们身为中国人要努力的方向。

感染的力量最大,永远胜过长篇大论的言语,注定今宵是我们所有老师和爸爸妈妈们刷屏的时刻,爱国情怀从来都未停止过,祖国70年的辉煌从未间断过。

   在“大自然”里醒来(学问)。

与大自然越亲近,我们的身心越活跃,破晓,孩子就睁开双眼,恰好我也醒来,露营第二日即将开始。

好凉的水,那我也能洗脸、刷牙,我们人类就是这么的神奇,享得了温室,也处得来陋室,这一享一处,便是我们露营的灵魂。

掀开帐帘,大小睡袋卷好了,背包摆好了,我们就是这样的神奇,爸爸妈妈认为我们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它变成可能之事。

感谢大自然妈妈,昨日给我们晴日,今日给我们带来雨滴,这是让我们尽情享受你吗?大自然妈妈,雨衣装备没有白带,预设得以实现的欢愉绝对遮掩了雨带给我们的不便。

早餐前,老师带着我们说词,大概意思为,食物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我们要爱惜,要敬重,所以说后,我们吃不言,静静吃。

小女生的头发长长,不会梳,老师们来帮忙,一会儿梳一个,一会儿又梳一个,像自家宝贝小心再小心,生怕弄疼了孩子。

    聆听野外生存技能(学问)。

野外生存哪里容易,我们虽露营,虽与自然贴近了,也离真正的露营差之千里,老师们分成小组采用抢答式为我们讲述野外生存技能。

我们住的是搭建好的木屋帐篷,真的帐篷,我们没有接触过,没关系,这次来了一切都解决,学了,就一定会。

动手自搭帐篷简直太开心,此刻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意见,大家和谐合作,不一会儿,所有组的帐篷都成功了。

    礼貌用餐(为人)。

午餐更是安静,没有要求自成要求,“这是哪所学校的孩子,这样安静,这样有礼貌?真好。”走进餐厅的人多起来,大家都自然说着同样的话,我心中听着,美美的。

    整理行囊(学问)。

徒步回到我们的木屋帐篷,竟是女生抢先收拾完毕,得了第一名,男生可要加油了。每个木屋的组长孩子真是负责,整理后,又做最后的清理,发现了各种遗落物品,交于我,一并带回学校。

    累的样子(为人)。

此时的男孩子松懈下来,显然有些累了,站在原地呆呆的,少了到处的欢蹦乱跳,我心中窃喜,太好了,再也不用到处追寻孩子了。

女孩子永远是大自然赠予我们最重要的礼物,如此劳累,也不忘在自己的头发上戴上美丽的发卡,别上美丽的蝴蝶结装扮自己。

    回到教室的样子(学问)。

回到我们阔别一晚的学校。孩子有趴在桌子上休息的,有打开童话书看的,也有拿着笔写露营日记的。

露营第二日是周五,是上学日。想着,孩子会有各种原因请假吧。早上一看,我为自己的想法惭愧。全部按时到校的孩子个个精神抖擞,早自习是默写,竟有三分之二全对,这是开学来全对最多的一次。时隔三天,竟没忘课本知识,反倒记忆深刻了,何解?

趣味之自然,自然之趣味,这其中的“趣”,一阳是万种情绪之味道,一阴是深入地心之力量。

以上足以验证,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是孩子的必修课。

欢迎阅读:

李燕巧教育理念第一部

请孩子了解教师的样子

用情意将“为学与做人”跟孩子连结

做个“幽默”的教师

教“感恩”

发现孩子,引导个性化发展

规则教育,是实现内在自由的沃土

让“默默无闻”的孩子站在阳光下

让书走入孩子日常

带孩子写诗,当好“助手”

做好教师的“繁复”•爱

谈趣味

常用的几种读书方式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孩子必修课,“大自然”中的学习》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