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09:11 阅读量:1.7万+
华人号:军事天地烈士陈毅安后人捐赠《陈毅安家书》和亲笔信——
见证烽火恋情的革命文物
■王希明 高辉 张唐凌
日前,陈毅安烈士革命文物捐赠仪式在湖南省湘阴县举行。从北京赶回老家的陈毅安烈士之孙陈正烈,将一本《陈毅安家书》和一封陈毅安的亲笔信捐赠给湖南革命军事馆。
陈正烈捐赠的《陈毅安家书》和陈毅安的一封亲笔信。王希明 摄
无情未必真豪杰。1905年出生在湘阴的陈毅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指挥黄洋界保卫战,1930年8月不幸牺牲。在戎马倥偬的岁月中,陈毅安先后给爱人留下54封家书,将自己的信仰和对爱人的思念落于纸上。如今,翻看这些泛黄的信笺,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炽热的爱情。
陈毅安与妻子李志强合影。资料照片
1922年,陈毅安与年龄相仿的李志强相识,接触后互生好感确定恋爱关系。此后,陈毅安经常鼓励李志强学习新文化,“请你速急来省,投考学校,以全余之志愿,不然恐永无集首成欢之日矣!你当三复思之。”同年9月12日,陈毅安在给李志强的信中,劝她报考长沙的学校,“第一女师在寅历十八招考,为妹求学之好机会。你能如时前往投考否?若不能应考,则无尚学之志,你之大名‘志强’,当解为‘志弱’也。”1923年1月9日,陈毅安又在信中催促李志强,希望她下定报考的决心,期待她以后能够有一番成就。在他的鼓励下,李志强日夜苦学,不久后考上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陈毅安的书信不仅坚定了李志强的革命志向,也让他们的爱情跨越山水的阻隔,日久弥坚。1929年3月,在一次战斗中负伤的陈毅安返回湘阴疗伤,10月与李志强完婚。1930年6月,伤势渐好的陈毅安告别新婚有孕的妻子和母亲重返部队,担任长沙战役前敌总指挥。8月7日,在掩护军团总部撤退时,他腰部中弹,壮烈牺牲。
“让大家最感动的,是祖父的第55封无字家书。”谈起陈毅安的这封无字书,陈正烈眼眶湿润。
陈毅安牺牲之初,李志强并不知情。1931年3月的一天,当李志强满怀欣喜地打开丈夫寄来的家书时,两张不见片言只语的白纸,让她瞬间如坠冰窟。原来,陈毅安和李志强曾相约:“如果我哪天牺牲了,就会托人给你寄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去,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
刚收到信时,李志强固执地认为丈夫在开玩笑,直到她收到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写于1937年10月1日的亲笔信,才确信陈毅安的牺牲。悲痛欲绝的她,决心到延安去。出发前,这些信件被她装在一个坛子里,藏在墙壁中,躲过了战乱和敌人的搜查。解放后,李志强被调往北京工作,这些信件又回到她身边。
“这54封家书,字里行间洋溢着祖父对祖母的真心真情、对党的坚贞忠诚。作为烈士后代,我们一定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告慰先人。”陈正烈说。
湖南革命军事馆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认真保管好珍贵的革命文物,让它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
(本文刊于《中国国防报》2025年5月14日第1版)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