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09:15 阅读量:2.5万+
华人号:中国致公《〈中国致公党史〉解说词》
发稿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年是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致公党的发展史,是一部对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政治上不断认同、行动上不断靠拢的历史。站在百年交替的时间节点,回望致公党百年历史,坚守多党合作初心,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寻求规律、探索未来,我们编写了《〈中国致公党史〉解说词》。《解说词》以《中国致公党史》为基础,从增强可读性、艺术性角度展现中国致公党100年浩瀚历史,进一步强化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教育、思想共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深学细照笃行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微信公众号将分期刊载,每周2期,共18期,敬请关注。
第三章 砥砺前行守初心,改革开放著新篇
(1976—1989年)
(二)
再次焕发青春的致公党积极在人大和政协中发挥作用。致公党立足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优势,协助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有关部门落实侨务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1983年有1968件、1985年有500多件、1986年有200多件……数字虽然不能代表一切,却充分说明致公党党员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住房困难、工资待遇、离休退休、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就学、下放返调……,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归侨、侨眷的积极性,令他们身在海外的亲友深受感动,从而自觉地关心祖国建设并为之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八大”之后,致公党各级组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地拓展海外联谊工作。
1984年6月,在中共中央大力支持下,以黄鼎臣为团长、许志猛为副团长的中国致公党代表团先后访问菲律宾、加拿大和美国,还顺访香港和澳门地区,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出访开启了以致公党名义组团出访的先河,奠定了致公党海外联络工作的基础,同时引起了国内外普遍关注。作为我们国家唯一一个能够以民主党派名义组团出访的政党组织,致公党也深刻认识到:责任与荣光并存,使命与奉献同在。
1988年11月,致公党负责人伍觉天、许志猛率领代表团出访加拿大、美国洪门致公总堂。访问期间,代表团看望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拜访各地的华人社团,共叙情谊。1984—1988年,不足5年时间,致公党先后组团访问了世界各地华人影响较大的地区,向广大侨胞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增进了广大侨胞和祖国的相互了解,强化了广大侨胞与祖国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
这一时期,为了配合中共中央调动华侨、港澳同胞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发展出口商品生产,致公党还利用国庆和其他节日邀请海外社团和相关人士来华访问。各地组织和党员在邀请和接待亲友来华探亲、旅游、洽谈贸易、讲学等活动中,同他们广泛接触,积极介绍祖国和家乡的变化。他们的深情厚谊和拳拳之心,润物无声,在海外侨胞心中扎下根来,生根发芽。
1985年10月,致公党举办纪念中国致公党成立60周年活动。已故致公党领导人的遗属和海外亲友,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牙买加、秘鲁等地的洪门团体和华人社团等各界代表人士应邀参加纪念活动。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等亲切接见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海外来宾。
习仲勋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致贺词。他指出,“致公党是和我们党长期合作、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历史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点”,“致公党在广泛联系海外侨胞、洪门人士、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中具有优越条件,我们希望致公党在做好国内工作的同时,继续发展同海外侨胞、洪门和台湾、港澳同胞的联系,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千秋大业作出新的贡献。”
在纪念大会上,黄鼎臣梳理了致公党60年的历史,回顾了“三大”以来致公党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奋斗历程;阐述了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体会,并且表示致公党将继续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努力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所联系的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共同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努力奋斗。
1988年12月,中国致公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国致公党章程》。章程对致公党的构成和性质作出如下表述: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和与海外有联系的代表性人士、专家学者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党。”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致公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董寅初当选为中央主席。在致辞中,董寅初说:“致公、致公,致力为公”“致公党就是‘致力为公’”。从此,“致力为公”——这简洁有力的四个字成为致公党的立党宗旨,得到广大党员的认同和拥护,进而成为致公党凝聚全党力量、开拓奋进的响亮口号。
董寅初是致公党内公认的商业人才和政治家。他常常到黄浦江边散步。在一次散步中,他偶然结识美籍华人、国际知名桥梁专家林同炎,谈论起上海浦东地区这片“北大荒”。他以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和致公党的工作经历,鼓励林同炎提出开发浦东新区的建议,并且说:“只要利国利民,共产党必然从谏如流,肯定会采纳。”董寅初与林同炎商定,由董寅初和致公党同事对浦东新区进行调查研究,拟定可行性报告,然后由林同炎汇总,正式向政府部门提交建议书。
商定之后,董寅初便着手研究浦东地区状况,并联合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诸如建筑师、会计师、律师、机械师等,对浦东地区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研究,为林同炎开发浦东的报告提供了科学而详实的数据。
1986年,在董寅初协助下,林同炎联合他的助手、同为桥梁专家的陈乃东,向上海市政府提交了《开发浦东——建设现代化的大上海》的报告。报告阐述了开发浦东对建设现代化上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列举了详实的材料和数据,提出了建造横跨黄浦江的斜拉桥、吸引外资、土地出租滚动开发、吸引最优秀人才、把开发浦东与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结合起来等一系列建议。这份报告可谓石破天惊!多年之后,当报告提出的一项项建议成为现实,人们更加惊叹于当年董寅初、林同炎的高远立意和远见卓识;致公党更加为董寅初等致公党人贡献的致公智慧感到骄傲和自豪。
东风送暖,百花争艳,正是春光最深处,改革开放引领中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致公党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多党合作十六字方针指引下,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以赤子之心,成为祖国和海外侨胞的纽带,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