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18:00 阅读量:7k+
华人号:澳門佛教文化交流協會觀音身穿白衣的象徵意義。(資料圖片)
佛教把觀世音形象塑造得很莊嚴,既神聖,又慈祥,給人以可敬可親的感覺。據認為,《圖畫普門品》中描繪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三身”,以白衣觀音的形象,最使人肅然起敬。這尊像又名“大白衣”、“白處觀音”。因其身穿白衣,又在白蓮之中,因而就其衣飾名為“白衣”,就其住處名為“白處”。白衣顯示聖潔、淳淨的菩提之心。《大日經疏》說:“半拏囉嚩悉寧,譯雲'白處',以此尊常在白蓮華中,故以為名。。。。。。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處也。”
《觀世音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也有這樣的說法:“若造像觀音,坐華屋,著五色衣,胡跪拿掌,面向彿看,聽佛說法。下作毗陀,天女互跪坐,手奉花冠,著白衣,上向菩薩。”穿白衣而聽佛說法,用以表示聽從心地的純淨無邪和對佛的尊崇。
《咸淳臨安志》記載:“晉天福四年,得奇木刻觀音大士像。錢忠懿王夢白衣人求治其居,王感悟,即其地建天竺看經院。白衣本毗天陀女,而俗人名為'白衣觀音'。”這位託夢於錢忠懿的觀音菩薩,便是身穿白衣。洪皓在《松漠紀聞》中,也談到觀音菩薩常身白衣,並說長白山是白衣觀音的居處。雖然有些牽強附會,但說明了佛教信徒的一種心理:認為觀世音菩薩及其衣飾、住處都是潔白無瑕的。
由於佛教徒對白衣觀音的尊崇和敬仰,所以人們塑造了大量的白衣觀音像,民間還用絲線在織物上剌繡出觀世音像。唐代的剌繡工藝高度發達,並廣泛應用於繡佛像和佛經。在《白樂天集》中,記有繡佛三事:一繡阿彌陀佛,金身螺髻,玉毫紺目;一繡救苦觀音菩薩,長五尺二寸,寬一尺八寸,白衣飄忽,神采奕奕;還有一幅也是繡阿彌陀佛,技藝更加成熟,臻於化境。武則天當權時,曾下令製作織成錦及剌繡佛像、觀音菩薩像四百餘幅,分送各個寺院及鄰國。可見當時從官方到民間,從佛門到世俗,對佛和觀音菩薩是如何崇拜,也可見觀音白衣形象的流傳是何等廣泛。
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脅侍
佛教認為,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脅侍,是協助阿彌陀佛善男信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據說觀音為完成這項神聖使命,必是身穿白衣。元代有位陶氏十六娘,是江蘇常熟徐村人。她年方二十六,便失去了丈夫,沒有女兒,獨自寡居,一心願往生淨土,平時日日誦讀《觀音普門品》。有一次她夢見一個白衣人,手持一朵白蓮花給她吃。醒來後,心神大異於往常。她便開始每天面對西方,念誦《彌陀經》。念佛剛三年,見佛現光明,佛經的函套上有一個像子大小的火團。她怕水團燒著佛經,連忙用手去撲滅。手碰到火團,火團卻變成了一顆舍利。當她壽終彌留之際,聲稱看到白衣觀音來迎,便含笑別眾而去,似乎對死沒有一點恐懼和遺憾。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