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舞台擦亮“中国名片”
打开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肖海棠的名字,2100余篇裁判文书,记录下一名知识产权法官的日常。

不断涌来的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案件背后,法官不仅需要厘清法律适用问题,还需要懂点儿技术,包括拆解一台空调、一架医疗器械、一套生产加工设备……如果足够细心,你还能从她遇到的案件当事人中梳理出一张广东“产业地图”: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佛山的装备制造、汕头的玩具公司、东莞的微电子、中山的灯饰厂等,本地企业与国内国际企业在案件中正面交锋……
肖海棠,曾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现任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专利审判庭庭长,在知产审判领域深耕22年。她的脚下是一片发展热土——广东省,GDP总量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进出口总额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
时间如白驹过隙。她办理着大量“烧脑”的案子,同时在知产保护的国际舞台上不断擦亮“中国名片”。
“她功夫下得特别足,是个工作狂,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是个特别纯粹的人”
围绕一起案件,几名法官讨论得热火朝天。肖海棠坐在其间,大多数时间认真地听着其他法官讲述,轮到自己发言时则换了“画风”——语速快,说话铿锵有力,流利地阐明了自己对该法律问题的看法,还引出了一些曾经的判例。
同事们对她的“反差感”早已见怪不怪——生活中,看起来瘦弱、柔和;一遇到工作又雷厉风行起来,讨论问题不怕跟人翻脸、说话做事很“硬气”。“业务能力强”“专家型法官”,采访时,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致。

知识产权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审判领域。技术问题、法律问题、市场情况、经济常识等相互交织。广州知产法院法官石静涵与肖海棠自2007年即开始共事,还长期共处一间办公室,她知道同事们的评价背后“藏”着什么——“她功夫下得特别足,是个工作狂,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是个特别纯粹的人。”
对此,石静涵对她与肖海棠审理的一起涉外案件印象深刻。
2011年,华为公司以美国IDC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经营活动中存在过高定价、搭售、拒绝交易等行为,违反我国反垄断法为由,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宣判后,双方均不服判决,遂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这是国内第一起通信领域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案。”肖海棠也将其视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大难关”。
彼时,反垄断案件在国内并不多见。2008年8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才正式施行,法律落地尚处于摸索阶段。对于“标准必要专利”的概念,很多人更是听都没听说过,属于国际公认的最为前沿的知识产权领域审判难题。此外,两家全球性电信企业的交锋,更事关中美两国知识产权布局和利益博弈。
完全陌生的领域、晦涩难懂的术语、少得可怜的国际案例、中外法律语境的切换……一系列难题让人倍感“头大”。如何“闯关”?
“她长得比较清瘦,整天就埋在卷宗间、书堆里,有时候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人。”石静涵说。
那段时间,肖海棠开启了一场“死磕”。看行业背景材料、翻找国内外所有能找到的相关案例、研究国际商业惯例和规则、对照中国法律……肖海棠满脑子都是标准必要专利。资料太多,看完后面忘记前面的,就反复多看几次;忙到失眠,有时单是查资料就查到半夜两三点;那年的国庆假期,她也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各种中英文材料摞满桌子、摊了一地。
终于,在国庆节第五天,肖海棠厘清了案件中的争议焦点。中国反垄断法的域外管辖效力如何?如何认定是否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相关问题条分缕析后,肖海棠再环顾办公室,心里只感到沉静和欣慰。
2013年10月下旬,华为诉美国IDC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二审宣判,双方均服判息诉。之后,该案不仅被评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个重大司法案例”,还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为“全球年度案例”,证明了世界知识产权领域最前沿的案子,中国法院也能审好。
“我看到了中国知识产权法官的实力。就觉得,我们也可以审理这种大要案,就看自己够不够努力。”石静涵倍受鼓舞。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郑志柱表示:“摆在每个法官面前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是肖海棠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舍得投入、勇于奉献,最终办成了很多指导案例、标杆案例。”
凭借着这股拼劲、韧劲和奉献精神,肖海棠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双百政法英模”“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等荣誉。
从业20余年,工作得越久,肖海棠越觉得自己变得犹豫、纠结起来。“在技术判断或者法律定性方面,倒是比较干净利落;可是到了最后还是会犹豫、会纠结。因为你知道案件背后的影响有多大。”
“个案之争,背后其实是市场之争。”积年累月的办案沉淀下,肖海棠发现,知识产权诉讼的目的往往并非案件本身的输赢。肖海棠曾审理过一起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原告故意在被告准备“上市”的重要阶段提起诉讼,目的就是阻挠竞争对手上市、抢占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法官还需考虑案件判决后,是否符合公众利益,是否有利于产业发展、社会进步。“办案时,你肯定得尊重常识,不能跟发展大趋势相违背。”

肖海棠公开审理一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技术比对。陈逸霞 摄
于是,在尊重法律、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肖海棠习惯在一锤定音之前,多想想自己作出的判决可能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广州知产法院法官助理杨春莲将这种“犹豫”,视为肖海棠“一颗公心”的体现。“她办案,站位高、有大局观,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谈及这些,杨春莲想起一份被锁进抽屉的、40余万字的判决书。
2018年初,随着几辆小推车、283册卷宗材料的到来,肖海棠迎来人生中又一起“难案”。华为公司与韩国三星公司互诉专利侵权,并在全球掀起44起纠纷,其中最早进入二审的两案落在了肖海棠的肩上。
“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案子!”这起标准必要专利纠纷,不光在法律适用方面的难度有增无减,更涉及国际贸易的复杂因素。为了尽快厘清案情,肖海棠和同事们一连几个月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当时恰好撞上法院大楼装修,在滚滚灰尘、刺鼻异味、震耳欲聋的噪音中,肖海棠和同事们完成了分析案情、撰写文书、制订方案等一系列工作。
然而,就在肖海棠终于写出了超过40万字的判决书初稿、觉得总算大功告成之际,案件陡然出现转机。因时局变化,原本针锋相对的双方当事人,同意再次调解,通过谈判解决纷争!
“调解就意味着那份凝结无数心血、足以作为法官生涯代表作的判决书,只能永远被锁进抽屉了。”没想太久,肖海棠作出决定:停下原本的宣判准备,一头扎进调解工作中。最终,华为与三星就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必要专利达成相互许可,不仅双方持续三年的全球44起纠纷一揽子和解,还为后续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有益参照。此外,原本可能在国与国法院之间产生对抗的禁诉令问题,也迎刃而解。
“心里五味杂陈。”调解成功后的当天下午,松了一口气的释然感混杂着一股怅然感,涌上肖海棠的心头。怎么能不遗憾呢?判决书里,关于当事人双方到底谁违反了FRAND原则(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禁令救济法律规则如何阐释等内容,都是自己和同事们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然而当她傍晚走出法院时,恰好听到远处的广播传来那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最终,温暖和力量感再次在肖海棠心里占据了上风。“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个案之争、规则之争,乃至制度之争越发激烈,但其实应对并不唯一、方案亦可多元,关键在于找到纷争背后的关键问题,更好服务建构共商、共建、共享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格局。”
“她勇于做拓荒牛,在一些新兴领域,或者知识产权审判有待完善的领域开垦,并且有所产出”
在一场知识产权行业论坛上,一名企业代表的发言曾让肖海棠深有感触。
这位企业代表说:“我国技术长期落后,企业想争取发展,需要付出非常高的代价。我们之所以想在国内打官司,就是希望中国司法把旧的不合理的秩序打破,建立一个新的公平合理的秩序。”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出海”走向世界,不少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也纷至沓来,并对知识产权法官提出了更高要求。

肖海棠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研讨会上演讲。徐志毅 摄
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道路上,涉外知识产权法官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现有的国际规则就是合理的吗?还有没有更加公平的做法?在合理吸收国外先进理论和成熟经验的同时,肖海棠常常冷静地问自己这些问题。
“她勇于做拓荒牛,在一些新兴领域,或者知识产权审判有待完善的领域开垦,并且有所产出。”郑志柱评价。
对此,一份调研报告、一份《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案件的工作指引(试行)》、一本《通信领域标准必要专利法律问题研究》著作,展示了肖海棠和同事们在涉外知识产权审判方面的探索。
2017年前后,标准必要专利纠纷在国际及国内不断增多。仅广东法院,就相继受理了华为与IDC公司、美国GPNE公司与苹果公司、中兴与IDC、华为与三星、TCL与爱立信等诸多不同主体之间的案件。标准必要专利问题成为国内、国际共同面临并亟待解决的前沿疑难法律问题,各国在案件审理时却常常莫衷一是。
专利权人需要遵守的FRAND原则含义并不明晰,该如何理解?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使用费要如何计算?标准必要专利行使行为是否应受反垄断法规制?面对尚未完全建立的知识产权国际治理规则,肖海棠和同事们开启了长达三年的调研。
“工作指引,既要考虑国家利益,又要兼容国际规则、国际视野。如果只是自说自话,看似维护了国家利益,其实没有使用价值。”为此,调研组广泛征求了各方企业的意见,既包括国内企业,比如华为、中兴、大疆等,也包括国外企业,比如高通、诺基亚等;既包括专利的许可方,也包括专利的实施方;既包括上游企业,也包括下游企业。不少专家学者、涉外律师等也被纳入意见征求范围。
除此之外,调研组还把全球所有能找到的相关判决都搜罗了出来,从中提炼出裁判规则。当时一些企业甚至拿出了自家在海外亲历案件的判决书,并直接递到了调研组手里。对于标准必要专利案件,国外法院同行都是怎么判决的?哪些裁判规则是公平合理的?国外企业都有什么诉求?宝贵的资料拿在手里,肖海棠和同事们只觉得沉甸甸的。
明确的问题导向、兼听国内国际各方意见、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历经三年时间,最终一份调研报告、一份工作指引、一本325页的著作诞生了,中国法院在标准必要专利审理这一国际前沿问题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这是一个浩大得令人惊讶的工程,其中很多内容对我们来说都有非常好的学习价值。”时任英国高等法院法官理查德·阿诺德专门就此联系广东高院并作出高度评价,工作指引获得了国际知识产权界的肯定。
“前后有不少企业联系我们,称案件在国外审理时,法官专门要求提供工作指引作为裁判参考。这证明了我们发布的指引,在国际规则制定上的价值。”肖海棠和同事们也很受鼓舞。
“国际纷争发生时,外界不仅关注中国法院的司法态度是否公平公正,更关注中国法官有没有解决处理相关前沿问题的能力。这些年,广东法院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任务。”采访最后,肖海棠说。
为知产事业发展而奋斗
我刚参加工作时,中国刚加入WTO不久,中国能否履行入世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履行国际承诺,向世界传递中国法院公正司法的声音,是知识产权审判的重要任务与责任。正是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下,广东知识产权审判队伍斗志昂扬,迎难而上,为知识产权审判事业的茁壮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广东知识产权审判也逐渐成为中国司法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不断成长,在最青春蓬勃的岁月里迎接各类审判难题和挑战,迸发出自己从未想到过的能量,不断朝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职业理想奋进。如果说,我今天取得了一点点成绩,那也是在组织的引领下将个人职业追求与国家发展相联系的成果,也是广东知识产权审判队伍携手奋进、向世界展示中国司法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集体成果。
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晚上,一个个司法裁判和审判指引不断诞生,并接受国际社会的审视,得到认可。这让我深深感悟到:只有将全球视野、国际思维和中国法律语境相结合,将案件事实与行业经验、中国国情相融通,才能赢得国际共鸣、认同和尊重,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竞争新秩序。
我想,为世界法治规则贡献中国司法智慧,是我作为一名奋斗者的幸福和骄傲!
用行动书写答案
打开肖海棠的朋友圈,首条内容是其和孩子的对话。女儿兴冲冲地向她展示自己制作的《简爱》海报,肖海棠评了一句:“热爱这个事情作不了假,连眼里都闪着光。”
从业22年,面对一个个“烧脑”的案子,是什么不断驱动着她?肖海棠用了同一个词形容——“热爱”。之后,她又补了一句:热爱还不够,必须加上责任。
肖海棠所在的广东省,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第一外贸大省。同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从改革开放初期,依靠“三来一补”嵌入世界制造链条,到现在加快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而这些,不仅为肖海棠等知识产权法官带来了成长的土壤,也向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时代需要怎样的知识产权法官?采访时,记者走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方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寻找最一线的声音。他们向记者描述了科技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烈需求,以及在全球竞争中,中国知识产权司法实践尚待完善之处。“需要我国法院和法官具有全球视野,与时俱进,系统性思考全球知识产权司法的主要问题,创造性提出具体案件的解决方案。”
站在广东,面向世界,肖海棠正站在知识产权审判一线,用行动书写着她的答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在国际舞台擦亮“中国名片”》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温尼伯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