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黔东南州以"非遗+旅游"奏响文旅融合乐章

2025-05-09 13:02 阅读量:4.9万+

华人号:黔旅

从丹寨银匠村的叮当锤响,到黎平侗绣的指尖生花;从台江姊妹节的万人空巷,到凯里酸汤鱼的千年飘香......近年来,黔东南州依托苗族侗族非遗资源,深挖苗侗文化瑰宝,以“活态传承”为核,以“沉浸体验”为媒,创新方式强化景区独特性,奏响“非遗+旅游”的融合乐章,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活态传承 让非遗 “动” 起来

在黔东南,非遗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鲜活的生活日常。

从江县小黄村,被誉为“侗歌之乡”,这里人人能歌善舞,侗族大歌的旋律回荡在青山绿水间。每天傍晚,鼓楼前都会聚集起身着盛装的侗族男女老少,他们用悠扬的歌声讲述着侗族的历史、传说与生活。游客们围坐一旁,沉浸在这多声部、无伴奏的天籁之音中,感受着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前,我们唱侗歌就是为了自娱自乐,没想到现在还能成为留住游客的宝贝。”小黄侗寨的歌师吴奶银笑着说。如今,小黄侗寨成立了多支侗族大歌表演队伍,不仅在寨子里为游客演出,还走出大山,登上国内外的舞台,让侗族大歌声名远扬。而听天籁之音侗族大歌,已经成为游客到小黄村旅游必不可少的环节。

除了侗族大歌,苗族的银饰锻造技艺也在活态传承中重焕生机。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银匠师傅们在街边的作坊里忙碌着,敲敲打打间,一件件精美的银饰诞生。

游客们可以走进手工作坊,亲身体验银饰制作的过程,从熔银、锻打、雕刻到拉丝、镶嵌,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了乐趣与挑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光宾表示:“通过让游客参与银饰制作,不仅能让他们了解苗族银饰文化,还能培养更多年轻人对这门技艺的兴趣,让银饰锻造技艺代代相传。”

文与旅相伴,把游客从“引进来”到“留下来”,黔东南州以非遗充实景区内容力,有效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力和游客吸引力,使得文旅融合更“融活”。

沉浸式体验 让游客 “融” 进去

为了让游客更深入地感受非遗,黔东南州推出了一系列沉浸式体验项目。

在黎平县肇兴侗寨,游客可以住进传统的侗族民宿,推开窗便是充满民族特色的风雨桥和层层叠叠的侗家吊脚楼;白天,跟着侗家阿婆学习蓝靛染、侗锦编织,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带回家;夜晚,在热闹的篝火晚会上,与侗族同胞一起载歌载舞,品尝美味的侗家油茶。游客们意犹未尽感叹道:“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真正成为了侗寨的一员。”“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比单纯的观光旅游有趣多了,让我对侗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而在丹寨万达小镇,非遗体验更是丰富多彩,是非遗研学游的热门地。古法造纸、苗族蜡染、鸟笼制作等非遗项目汇聚于此,游客可以一站式体验多种非遗技艺。已举办了三届的丹寨非遗周,充分展演展示了民族盛装、非遗绝技,打造了全国非遗旅游的重要平台。

非遗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很强的体验感,黔东南州以非遗重塑景区线路吸引力,积极探索“非遗+研学”旅游融合方式,创新实践“非遗+品牌”“非遗+景区”“非遗+节庆”“非遗+研学”等,推出“魅力黔东南多彩非遗体验走廊”“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和“百里侗寨非遗主题体验走廊”等系列特色旅游线路,为游客带来更加精彩多元的文旅新体验。

创新融合 构建“非遗+旅游”新质态

黔东南州作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侗寨等众多以非遗为主要吸引物的特色景区,随着“村BA”“村超”爆火,2024年,全州共接待游客8704.6万人次,同比增长10.4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6.64亿元,同比增长11.51%。黔东南州大力发展非遗旅游,创新打造“非遗+”生态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群众体育赛事相结合,并打造成旅游产品,实现文旅体的深度融合,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黔东南旅游最亮丽的名片。

贵州乡村旅游一号线横跨黔东南州六个县(市),串联42个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全长488千米。自开通以来,沿线村落,通过非遗主题乡村建设,极大丰富了全州的乡村非遗旅游业态,同时避免了非遗旅游的同质化和重复建设。村民通过非遗工坊、刺绣“指尖经济”、民宿开办,拓宽了增收途径,不断丰富旅游产品附加值。

此外,黔东南州还利用 “互联网+” 的思维,开发了非遗线上体验平台。游客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沉浸式体验黔东南的非遗,观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教学视频,购买非遗文创产品。“村超”“村BA”“村T”等火热文旅项目搬上云端,让游客轻松掌握第一手“非遗+”旅游信息。

如今,“非遗+旅游”已经成为黔东南州建设世界级景区的重要破题思路。黔东南州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非遗和美好生活结合起来,非遗和旅游双向赋能,擦亮“民族原生态 锦绣黔东南”品牌,持续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黔东南州以"非遗+旅游"奏响文旅融合乐章》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津巴布韦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