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经济日报关注福州:让老城区有记忆更有活力

2025-05-23 17:26 阅读量:1.3万+

华人号:福州城事

晨光洒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凤湖社区的林荫道上,凉亭里坐着三三两两闲谈的居民。“现在的居住条件好多喽!长者食堂、四点钟学校、健康小屋……这些都在我们社区里。”居民陈建华刚刚从诊所看完病回来,笑着对记者细说回迁后的新生活。

这样的变化,正在福州多个老街区上演。近年来,福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历史街区活化、社区治理升级,让城市有记忆更有活力。

更新改造老旧小区

眼前现代化的凤湖社区,很难让人联想到它曾经是建筑密度大、环境治安不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棚户区。

2007年,洪山镇全力推动乌山西路凤湖片区旧改项目。27.99万平方米的拆迁面积,为城市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2010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完工,凤湖新城5个小区的高楼拔地而起,居民陆续迁入新居。如今,这里高楼林立、道路宽敞,绿树成荫的社区环境与昔日的棚户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凤湖社区党委副书记林琴说,社区创新性地利用住宅楼架空层,打造集长者食堂·学堂、健康小屋、四点钟学校等功能于一体的“乐享邻里中心”。社区按照“15分钟步行通达”标准,整合周边服务资源,打造了全市首个“一刻钟幸福圈”。

“现在买菜、看病、孩子上学和放学后的托管问题都解决了,这才是真正的宜居社区。”陈建华说。

同样经历华丽变身的还有台江区华侨新村。这个建于上世纪的老旧小区,曾经因电力设施老化而隐患重重。

2024年,国网福州供电公司成立了华侨新村电力提升改造工作专班,历经6个多月,累计拆除架空线路7.33公里,敷设电缆6.27公里。该公司改造项目负责人王健表示,如今,华侨新村供电安全隐患得到根治,有效满足了小区居民用电需求。

这些变化只是福州城市更新的缩影。2024年,带着53570户居民的心愿,福州市363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全部“上马”,改造面积527.6万平方米,加上获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740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实现幸福指数的持续升级。

活化利用古厝街区

在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游客们穿梭在网红餐厅、咖啡馆、艺术展厅之间,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老烟台山历史底蕴深厚,但是道路交通不方便,一到早晚高峰就很堵。”市民叶志宇感慨道。

为了让烟台山往日的繁华重现,2018年,福州市政府审议通过《福州市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改造提升规划》。

“对于文保历史建筑,我们努力还原其完整风貌,秉承‘保留、传承、创新’的理念,在保留建筑原有制式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装修设计理念。”福州市仓山区民用建筑统建办公室主任张新颖表示。烟台山管理委员会修缮94栋古厝,从运营模式、业态布局等方面着手,实现80栋古厝的活化利用工作。

如今的烟台山,文化、文创类商业业态占比约42%。2024年,烟台山接待游客超1850万人次。

在离烟台山一江之隔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正在上演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今年“五一”期间,“百年繁华上下杭”主题互动巡游震撼登场,展现下杭路的复古风情和隆平路的青春潮流,以非遗为魂、时尚为形,打造贯穿古今特色的文化体验。2014年,街区开始实施保护修复工程,遵循“修旧还旧”的原则,对街区进行全方位改造。

“在业态引进与发展上,街区积极加大招商力度,全力推动知名品牌与非遗项目入驻;对文保院落进行活化利用,让古厝重焕生机;精心培育‘杭肆’IP品牌,聚焦‘闽商’‘会馆’文化,打造国潮工匠品牌。”福州市上下杭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池映月向记者介绍了街区的改造思路。

激发社区自治活力

“我们社区70%左右是安置房,管理难度不小。”林琴说。在福州,像凤湖社区这样实现“逆生长”的老旧小区不在少数,而如何做好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成为书写城市更新“后半篇文章”的关键。

凤湖社区依托“鼓楼智脑”,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平台”,打造“数字房管”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落实执行“一线处置”工作机制,推动社区信息可视化,带动政府、居民、企业之间的社会综合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在台江区苍霞新城,另一套治理模式同样成效显著。这个福州曾经最大的棚户区,如今已成为基层治理的创新实验室。由台江区苍霞街道办事处作为主管部门的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已覆盖全区10个街道90多个无物业小区。这里常态化开展邻里议事会,收集和解决电动车停放、楼道卫生等居民反映强烈的诉求问题。“管嘉婆”“神奇妈妈”“健康快乐舞蹈队”等自组织力量,激活党群服务力量,激发了社区自治活力。

两个社区,两种路径,共同指向一个治理真谛: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凤湖社区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苍霞新城依靠自治力量激活社区细胞,都实现了从“政府管”到“大家治”的转变。

此外,作为“网红街区”的烟台山,通过订立《烟山公约》,培育古厝主理人的共创精神,营造街区与社区的和谐共生氛围。街区内每晚室外活动严格控制在22点结束,日间机动车禁行禁鸣,学校考试期间保持商业静默。不仅如此,管委会还鼓励街区古厝主理人利用专业知识,参与社区基础设施、环卫及物业服务;推出“咖啡渣与流浪猫”等活动,打造宠物友好商家。(记者 薛志伟)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经济日报关注福州:让老城区有记忆更有活力》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多伦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