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一本书,一场雨,一次相遇:巴黎街头,我追寻记忆,遇见兰英阿姨本人

2025-05-23 03:56 阅读量:8k+

华人号:法国侨报

521,她带着粽子赶来巴黎,只为买书、见心中的兰英阿姨

作者 小焦

周二,小满。

巴黎已是初夏,阳光明媚,万物生长,不由感慨这一年快过去一半。连续好多天的蓝天白云,唯独今天下起了小雨,这几天在日常工作生活之余,一直执着于一件事:想着怎么能买到兰英阿姨的书《我的记忆》。

接触兰英阿姨的文章是通过“巴黎海芬”公众号,记得当时在疫情期间,大概是20年的时候,和一位在马赛的朋友聊天,她推送给我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大概是说家里常备哪些中成药和一些防疫的注意事项,我随即关注了这个公众号。接下来就可以定期收到公众号的推送,有新闻时事,散文杂记,生活分享,社团活动还有紧急求助,“巴黎海芬”,把疫情期间限制出门的我连接到外界。

有一天,公众号开设的“巴黎兰英专栏”吸引了我,专栏的开头写着“绝对原创”,接着是一张洒满阳光的合影,一位满头银发身材瘦削的儒雅先生坐在椅子上,一位额头饱满,五官端正,笑起来有着月牙眼睛的中年女士侧身站在先生身后,看到后记,我得知这是作者兰英阿姨和她的丈夫许广存教授。

然后,我读到一篇文章《我的法文老师好赛》,即刻被文章的内容吸引,字句朴实无华却仿佛让我看到了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比如说里面提到好赛太太很担心兰英阿姨出来乍到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她说:“我担心得睡不着觉,…,她要是不习惯这里的生活,想家,我就给她买张机票,让她回去。” “她不仅是我的老师,又像是我的妈妈一样”。

就这样,我成了专栏的忠实读者,每一篇文章都仔细阅读,反复阅读,好像有个人在和你聊天,又好像有个亲戚来你家串门。文章中有兰英阿姨20岁前在山东老家的生活记忆,让我想起老电影里展现的风土人情,之后移居巴黎生活,描述了巴黎的街道,普通家庭的生活起居,文化教育,又经常让我想起我的奶奶,也让我对照自己在巴黎的生活,有所共鸣。可以说,虽然没有见过兰英阿姨的面,但是我已经把阿姨当成是一个熟人了。

随着疫情的结束,生活的线条多了起来,网络媒体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巴黎海芬”公众号不像在疫情期间在我的手机里那么凸显了,于是给我一个错觉:好像兰英阿姨很久不更新了?尽管这样,我也会时不时地搜一搜“巴黎兰英专栏”,延续我的阅读,有时候会刷到一些之前没读过的文章,有时我也会重温以前读过的,不过不再是疫情期间整齐地全部在“巴黎海芬”专栏版块阅读。

之后忘记是通过什么方式得知兰英阿姨出书了,叫《我的记忆》,内容就是她在公众号专栏里的文章,我还畅想着如果公众号发送新书发布会的活动预告,我一定要去参加!可是,不知怎的就错过了(我今天搜索了,“巴黎海芬”公众号的确在2023年12月5日有相关报道和发布会预告。)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买书的心愿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大数据也读出了我的心思,近几天,我刷到两个关于兰英阿姨的小视频,视频里是阿姨和侨报钱主编的对话,口述她写的文章里面的故事,因为我也读过这些文章,听阿姨口述,让我倍感亲切,我还看到桌子上摆着兰英阿姨的书《我的记忆》,白雪红梅风格的书面,低调又端庄。第二个视频是兰英阿姨用法语讲述她的故事,桌面上也放着这本书,(题外话:还刷到一个钱主编用AI 数字人形象读阿姨的文章,语调混合了AI 特有的断句,有些喜剧效果,让我误以为是盗版视频号,哈哈)。

和以往默默阅读没有评论不一样,我给视频号留了言,又去了“巴黎海芬”的公众号留言(当然是在其他的报导下面,不是在兰英阿姨专栏下面),留言都没有得到回复,之后我就开始在谷歌搜索《我的记忆》秦兰英,找到了巴黎太平洋通出版社的的网上书店,搜到了这本书,好开心呀!看到只有一本库存,我很想早点拿到书,于是搜索了一下太平洋通出版社的地址,我想出版社应该有个书店,直接去书店买岂不是更好?结果阴差阳错地图告诉我这个地址已经永久关门。无奈,我又接着搜,搜到了“巴黎海芬”公众号在2023年12月5日的新书发布新闻,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有老照片,书的序言,还有兰英阿姨的出书感言,并且,这里有买书的二维码!我迫不及待地扫描了二维码,期待着是个自己下单的小程序什么的,结果二维码把我引导到了“巴黎侨报同城生活”这个微信号,我想:坏了,发消息又要不回复了,但是,死马当活马医,我还是要发!所以就直截了当地发了一句话:您好,我想买兰英阿姨的书。接着又发了一个二维码的截屏,证明我是从哪里看到的消息。

出乎我的期待,22:50分,我收到了对方的回复,告诉我说可以邮寄也可以来报社买。我看到消息喜出望外,经历了多种尝试,我终于可以买到兰英阿姨的书了!这时候我又鼓起勇气问了一句:可以拿到兰英阿姨的签名吗?没想到对方回复:我明天请她来。OMG,简直像作梦一样,梦想这就成真了?!知道可以买书已经很幸福,我只是又多试探了一下接近完美的方案,我想到的也只是也许哪天阿姨到报社,顺便签个名,我再来取就是了,没想到钱老师直接回答:我明天请她来,看看她有没有空,我马上联系他。23:11分,钱老师回复,刚刚兰英姐说:来!我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本来躺在床上的我毫无睡意,立刻坐起来,脑子里闪过白雪红梅,又想到山东大红枣,莱阳梨,烟台苹果,大樱桃,对呀,端午节马上到了,我给兰英阿姨和钱主编带上几个我包的糯米红枣粽子,岂不是很好?时间不早了,我给钱老师道了晚安,把粽子从冷冻拿出来泡在水里面解冻,就开始期待明天的到来。非常感恩,感慨主编和阿姨都是那么真诚务实有效率,没有迂回,没有拖泥带水,就这么爽快地答应了,而且已经是晚上11点。

第二天白天我期待了一天,时不时看看手机微信,万一今天主编和阿姨临时有什么安排呢?我想也好,那我就要个签名,改天去拿,也正好避免我的感冒症状影响她们,但是心里又非常期待,第一想赶紧拿到书,第二想亲自见到阿姨,第三也去看看侨报的编辑部,一次出行满足多重目的,想想都是美妙的事情啊!小雨淅淅沥沥,光滑的石板路反射着店铺的光,我跟着导航走,发现蓬皮杜中心就在肉眼可见的地方,由此想到以前公众号分享过蓬皮杜广场上的鸽子,圣母院天空,原来就在家门口。我沿着小路的左侧走,看到6号,4号,怎么不见3号,也许在对面,我走到对面,仔细找门牌号也没找到3号,这时,墙上的放大镜里映出3号,就是这里啦,红色的大门,但是我不知道进门密码,站在门口,发个信息吧,于是我就站在门口边发信息边等,我看到左边是个小咖啡馆,对面是个户外用品商店,就在我等信息又去研究一下大门的密码键盘的时候,一位女士打着伞走过去,走过咖啡店,继续往前,我看到她的背影,叫了一声:兰英阿姨!我们就这么相遇了兰英阿姨回头,我说:阿姨,我是雪靖,过来买书的。

阿姨说:啊,你好,报社在这里,咱们进去吧。我和阿姨一起出现在报社的门口,钱主编迎接我们,寒暄几句之后,我们就在报社会客厅的一张宽大桌边落座,攀谈起来,同座的还有致力传播中医文化的蔡老师,真是茶具美,茶叶香,瓜果甜,氛围佳……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一本书,一场雨,一次相遇:巴黎街头,我追寻记忆,遇见兰英阿姨本人》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华盛顿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