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博〗连江遗韵——海丝之路

2022-09-22 11:17 阅读量:3.8万+

华人号:福州旅游

连江地处闽江、敖江出海口控扼台湾海峡,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之一,历经千年仍保留着许多珍贵海上丝绸之路遗迹,诸如宋元水下沉船遗址、古窑址。这份丰富的海丝遗产,极具海丝文化内涵与价值,至今传递着厚重的海丝精神。

从战国末西汉初的原始独木舟,到三国东吴在此设屯造船,造船业源远流长。从西晋已辟多条海运航线,到闽王王审知之开辟甘棠港,再到宋元陶瓷产品畅销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海上贸易繁荣发达;明代郑和船队扬帆远行,到清代连江水师驰骋台海,捍卫疆土。连江可谓是海丝之枢纽,南疆之屏藩。域内众多天然良港和储量丰富的高岭土,为大规模生产、外销瓷器以及海上贸易的繁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温麻造船

连江,有着伟大而辉煌的造船航海史。早在战国末西汉初年,连江的闽越先民已经凿造出大型独木舟。三国时期,东吴在此设温麻船屯,成为当时吴国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

温麻

麻即苎麻,是古代造船的重要原料,它与桐油、石灰和壳灰混合捶打成浆泥,作为造船、修船粘料,使船坚固不漏水。为了制作麻丝,古人在溪畔种麻、泡麻、洗麻,因而得名“温麻溪”。推测船屯以溪名为名。西晋太康三年(282),在温麻船屯地置县,即以船屯名县,称“温麻县”。

山堂独木舟遗址

     

山堂独木舟遗址位于东岱镇山堂村大王宫北面稻田中,距敖江300米左右。1974年山堂砖瓦厂工人发现,1975年出土,经福建省博物馆与连江文化馆联合发掘后随即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院。

独木舟,舟体是一根大樟木凿制而成,舟身残长7.1m,头部宽1.2m,尾部宽1.6m,两侧舷高0.8m,舟体中心有块凸起方形木座。经G14测定认定为战国末西汉初期文物,其建造时间距今2170(±95年),是我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也是最大的独木舟,对于研究我省造船、运输及沿海地形变迁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

温麻船屯

          

铁竹篙挖掘现场

铁竹篙

东汉时,闽海域交通频繁,自南海而来的货物及南洋各国贡物多在福州转运。需经过连江一带水域。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潘璋派人在连江、长乐等地设立船屯,制造各种船只,有贸易用船、渔船、战船等,是东吴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现连江县城北门外“铁竹篙”即为温麻船屯系船之遗物。

[文录]:清代《连江县志》:“吴潘璋造船屯在北门城外,有铁锚一根,露地四尺许,其端有窍。昔有人掘地数尺,见有三牙深入,力撼不动而止。”

说明:铁竹篙,发现于凤城镇北郊,四爪铁锚,像撑船竹篙插地而得名,是研究连江港口航运史演变的重要实物,现藏连江县博物馆。

[文录]:晋周处《风土记》:“其舟则温麻五会”。

说明:温麻五会有两种解释。一是温麻船屯用五块巨大木板所制造的船,称为“温麻五会”,其船体非常坚固。二是温麻船屯率先发明的由贝壳灰、麻筋、竹丝、熟桐油等5种材料合成的一种修造船舶的粘合剂,即“温麻五会”。

温麻庙原貌

温麻庙现貌

说明:温麻庙,位于敖江凤尾村,始建于晋太康三年(282)。置县之初。现庙坐北朝南,东侧为吴李太尉殿,西侧临水宫,呈二庙并排格局。庙内现存明万历年间(1573~1620) 铸的大钟一口,出土汉白玉石狮,及万历丙辰年石砚等文物。  

甘棠港

晚唐乾宁四年(897) ,王审知为了招来海外商贾、拓展对外贸易,开辟了 一条从福州出双龟屿、五虎礁,直抵黄岐半岛的闽江入海重要航道。航道开通后,北抵温州、山东以及高丽、日本等地,南达交趾、东南亚和西亚诸国。这使得当时的福州成为闻名遐迩的商业都会。唐昭宗李晔对此予以嘉奖,赐名“甘棠港”。甘棠港与泉州刺桐港齐名,同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连江诸港作为甘棠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货物集散、航线安全、海船维护、补济保障的重要基地。

定海沉船遗址

定海湾是我国古代沉船分布最密集的水域之一,这里发现了不同时代唐至清的沉船遗址、己发现沉船点共20多处,出水文物多达数万件。主要遗址有白礁一号宋元沉船遗址、白瞧二号明末清初沉船遗址等。其中白礁1-号宋元沉船遗址 于1981 年当地渔民耙牡蛎壳作业时发现。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与澳大利亚联合进行三次水下考古,采集标本有黑釉盏、青釉碗、陶罐及船上用品等器物。经鉴定,器物多为连江浦口窑、闽侯南屿窑等。白礁一号宋元沉船遗址是我国最早将沉船遗址列为水下文物保护单位的地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定海水下考古打捞及采集到的标本(图)

苔菉镇东洛岛古沉船遗址

连江县苔菉镇东洛岛元代古沉船遗址,位于苔菉镇东洛岛沃口码头正南方向约500米的海床,水下深度28米,附近有暗礁。近几年渔民经常在这一带海域拖网捕鱼时,从海底拖起一些古陶瓷等文物,2005年中旬在东洛岛沃口附近发现古沉船遗址后,一些外地渔民(平潭县,霞浦县)纷纷自筹资金,购买简易的水下潜水设备和聘请外省籍潜水员在这一海域非法盗捞文物,被盗捞文物已达数千件之多。

为遏制非法盗捞活动,苔菉镇边防派出所加大了该海域的巡查力度,并于2005年9月29号早9点30分查获一艘“闽平渔8656号”渔船并从该船舱搜查到1036件青瓷碗。经省文物局鉴定:其中三级423件、一般553件、标本60件。所有的出水文物均为元代烧制的青釉碗,釉面和刻花纹都较精美。根据器物观察,这些碗的烧制窑口应是闽清县的元代义窑应是外销产品。

我县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较长,早在五代时就有对外通商贸易,有着“海上丝绸之路”之称,经普查我县海域发现多处古沉船点,如筱埕蛤沙、筱埕定海、黄岐赤沃、长沙和东洛岛沉船遗址,引起了中国水下考古界的重视。

南海神坛

粗芦岛福斗山天后宫(图)

南海神坛遗址
  

       

南海神坛遗址位于闽江口连江琯头粗芦岛福斗山。明永乐年间(1403~1424) ,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曾在福斗山前住扎,补充给养。宣德间殿试第二名榜眼赵恢奉命筑坛祭祀南海神,史称南海神坛,并勒石纪念,香火盛极一时。今仅留废墟遗址。20 世纪80年代在原址重建天后宫,颇为壮观。

琉球墓

明清时期,定海是琉球国向朝廷进贡、贸易和交往的必经之路。琉球墓位于筱埕镇定海村。碑额“琉球国”三字,竖刻碑文“泉崎村五主粟国筑公芝亲云上”,上款竖刻“乾隆四十八年癸卯”。该墓是古代中琉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实物见证,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博〗连江遗韵——海丝之路》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泰国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