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4 19:13 阅读量:1万+
华人号:西部生态农业“听说你最近天麻又赚钱了!”面对村民投来的羡慕眼神,鲍文森微微一笑,开着他的五菱荣光继续奔波在山间小路上。刚刚过去的半个月,每天要天麻的客商络绎不绝,而鲍文森的知名度也“一炮打响”。
辋川位于蓝田县城西南一条狭长的峡谷里,甘家坪村就在这条峡谷最深处,31岁的鲍文森从小在这里长大。
鲍文森(左一)
“作为90后,可能很多人都没有体会过那种每天走10多里山路去上学的经历。”鲍文森说,这条路他一个人走了6年,尤其冬天上学,出门黑漆漆一片,唯有沙沙的脚步声作伴。那时,他的想法是一定要走出大山。
大专毕业后,鲍文森留在西安发展,先后干过推广员、房屋中介,后靠酒水饮料批发积攒下第一桶“金”,并在蓝田县城买房安家。“逢年过节回村,看到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田地撂荒,农村产业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我就想自己该为甘家坪村干点什么。”2023年,鲍文森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甘家坪村海拔1500米,气候湿润,土壤沙质,五味子、天麻、猪苓等野生中草药寻常可见。通过几个月对甘家坪沟沟岔岔实地探访,鲍文森决定在村里发展中草药种植。
“刚开始我提出成立专业合作社,好几个人答应和我一起干。然而准备出资时,他们都犹豫了,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这个项目一定盈利。”鲍文森只好把批发酒水饮料的店兑了出去,还向银行贷了款。
2023年7月,鲍文森注册成立陕西秦岭蜜源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业余时间到外地考察中药材种植技术,筹备天麻种植基地前期工作。去年3月,他筹资10万元在自家土地埋育猪苓;5月,他引进乌红杂交天麻栽培技术,盘活村里闲置的6座产业大棚,发展天麻有性繁殖育种。为解决村里土地闲置问题,带动更多群众种植药材,鲍文森还承包80多亩土地种植五味子,建立起五味子种植基地。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7月中旬连日暴雨,村子遭遇严重洪涝灾害。鲍文森的6座产业大棚全部进水,更严重的是进村的水泥路路面大部分被冲毁,村里与外界联系一度中断。
4月24日,记者驱车前往甘家坪村时,沿途正在开展河堤硬化施工。由于路面水毁严重,车辆绝大多数时间都要在河道里临时修建的便道中通行。路面坑洼车辆颠簸,对于经常往返县城和山里的鲍文森来说早已习惯,但他还是希望能早点把路修好,“路修好了,发展的机会就多了”。
而去年水毁的大棚也在半个月前给鲍文森带来了收益。乌红杂交天麻有性繁殖育种成功,让他一时间成了这个行业的焦点,很多外地客商上门求购天麻“0代”种子。6座大棚可产天麻5000多斤,由于是“0代”种子,每斤的价格都在45元以上,还供不应求。除了出售一部分“0代”种子,剩下一部分鲍文森还将继续培育“1代”种子。
随着猪苓、天麻、五味子种植基地的相继建成,鲍文森的秦岭蜜源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在一天天壮大。这也极大方便了留守村民就近就业,拓宽了他们的增收渠道。
村民老全因为母亲常年瘫痪在床,身边离不了人,他除了在合作社打工挣钱外,还跟着鲍文森把自家的荒地也种上了中药材。用他的话说,不用出村既照顾了老娘,也让生活有了奔头。
“中草药种植是一个投资多、收益慢、风险巨大的项目。在别人看来天麻种植我又赚了一笔,但实际情况只有我自己知道,现阶段我的投入肯定大于产出。”鲍文森说,目前他承包了村里近200亩土地,除了村民的土地承包费外,每年仅支付给村民的劳务费用就将近100万元,最多时候一天要用工50人。
近年来,辋川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天麻特色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在核桃沟村、印沟村建成天麻种植基地,已经有了联村规模化种植天麻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将把甘家坪村打造成一个中草药种植产业示范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鲍文森说。
(稿件来源 西安新闻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海鹏 采写)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