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09:56 阅读量:4.9万+
华人号:中國書法國際傳媒中心王铎(1592—1652年),河南孟津人,字觉斯,一字觉之,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与黄道周、倪元璐并称为“明末三家”,后世又誉其为“神笔”。
王铎
王铎在书法上工行书、草书,笔力雄健,引领了明末高堂大轴式书法风尚。尤其是他以涨墨写行草,将强悍霸气、恣肆张扬的风格发挥到极致,对后世影响极大。
毫无疑问,行草书是王铎书法各体中表现最突出的。但其书法成就并不仅仅在于此,他的小楷同样很有特色,和其狂放风格的行草书比较则稍显温和,也有着对于魏晋笔以独特的表达。
王铎小楷
在书法的学习道路上,王铎十分推崇学古、仿古,推崇以古人笔法承载起书法表现力。不仅如此,王铎还自定日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生不易。
这种刻苦的学习精神,让他更加理解《淳化阁帖》之中所蕴含的魏晋之风,在其中也蕴含着书法的要义,“二王”、唐法深藏其中。
王铎小楷
在临摹的过程中,王铎小楷逐渐开始师法魏晋,并且又进一步地将自己的小楷与魏晋笔法相互交融,互为影响,并进行大胆的突破与创造,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笔风。
这在其所见不多的小楷中略见一二。王铎小楷风格自由,摹帖广泛,出自钟繇一派,并且再一次发展和创新了钟繇的篆隶笔法,自成一体,取法高古。
王铎小楷题跋
在小楷的学习过程中,王铎十分重视钟王的魏晋传统,因此在他的小楷中会时常带有钟繇小楷最明显的篆隶笔意特征。在某个题跋中写道:
时年六十,老眼模糊,不能成字。时正清和缘,摹想古人,久不临帖,犹记数段,信手涂鸦,未审能肖一二否。
这便印证了王铎晚年临摹了钟繇的小楷之作,在长时间没有临摹之后,随后又信手而作。
王铎小楷
王铎的小楷字形结构偏横势,字的重心往下,另辟蹊径,区别于唐楷的严格法度,自带抒发自身情操的趣味。作品整体也开始逐渐有了章法的趣味性,字形大小多变。
王铎虽然学习钟繇小楷,但是在学习钟繇的基础上又不可避免受到了唐楷以及馆阁体的影响。唐楷字法严谨,结体偏纵向。
王铎小楷
明代馆阁体限制了部分书家的个人情感,结字统一。因此王铎的小楷不但字法规整,同时通过对魏晋小楷的临摹也具备了个性的创造,用笔收放自如。
在王铎的小楷中可以看到,王铎并没有完全抛弃唐代以来的结字方法,而是将两者巧妙地融入在了一起,使书体不仅有唐楷的明细点画及结体特征,而且展示了王铎在篆隶笔意上的创新。
王铎小楷
从王铎小楷作品来看,王铎具有个人特质的行草也对其影响非常大,王铎小楷的章法伴随着篆隶笔意和唐楷的森严法度不断变化,注重将“势”注入字内,注重将篆隶笔意注入字内,其结字像其行草一般欹侧多变,章法激荡。
《韩愈答李翊书册》是王铎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写成,其在帖末还言“试笔摹汉魏晋唐帖意”,这些文献印证了前文所述王铎小楷师法魏晋,且参照了唐楷的法度。
王铎小楷
在这篇书册中,王铎的“篆隶笔意”体现得淋漓尽致,大量长横被隶书的燕尾所代替,其笔画的上挑意味明显,使得整篇文章古意甚浓,意态古雅,起笔多为切笔,笔力沉着厚重、淋漓尽致。
由王铎的书法老看,其修养与审美是全面的,虽然他的行草书展现出霸悍的气象,但同样可以将小楷写得温润与高古。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