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11:50 阅读量:1.2万+
华人号:日本新华侨◆《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近日,当日本川崎市长福田纪彦将修改《仇恨言论消除法》的请愿书交到总务副大臣手中时,这不仅是日本9都县市对网络暴力的一次集体宣战,更是人类文明在数字时代面临的重大命题。在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中,仇恨如同病毒般变异传播,传统法治框架在虚拟空间遭遇前所未有的解构危机。这场治理革命,本质上是对人类文明存续方式的深度反思与重构。
在社交媒体构筑的数字巴别塔中,仇恨言论早已突破地域限制,形成全球化传播的病毒网络。匿名性带来的道德解绑、即时性引发的情绪共振、算法推荐制造的信息茧房,共同构成了仇恨滋生的温床。2022年日本内阁府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曾遭遇网络诽谤,其中32%涉及种族、性别等仇恨内容。
更值得警惕的是,仇恨言论正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职业水军到境外势力,从流量变现到政治操弄,数字空间已沦为新型战场。2021年某网红因发表反亚裔言论引发国际舆论风暴,暴露出仇恨经济背后的巨大利益链条。当算法将仇恨内容精准推送给敏感群体,当点赞数成为衡量正义的唯一标准,人类文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道德滑坡。
日本现行《仇恨言论消除法》的失效,暴露出传统法治在数字空间的适应性危机。该法仅对线下集会等场景作出规定,面对7×24小时无边界传播的网络空间,犹如用长矛对抗无人机。更严重的是,法律对“仇恨言论”的界定仍停留在物理空间标准,未能建立适应数字特性的判定体系。这种立法滞后,导致司法实践陷入“认定难——取证难——执行难”的三重困境。
日本地方政府的创新尝试提供了有益参照。川崎市2020年率先将网络仇恨纳入刑事处罚范畴,这种“破冰之举”虽具象征意义,但受制于上位法限制,难以形成全国性规范。这种“地方先行——中央滞后”的治理格局,恰似在漏水的堤坝上修修补补,无法从根本上遏制洪水。法治体系的系统性重构,已成为数字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
日本突破治理困局需要建立“三维防御体系”:技术防御、制度防御、文化防御。在技术层面,应借鉴德国网络执行法经验,建立平台实时过滤与人工复核结合的双重机制。欧盟《数字服务法》要求超大型平台承担内容审核主体责任,这种“技术中立+责任绑定”的模式值得借鉴。制度层面需建立分级处罚体系,对轻微言论采取警告、限流等柔性措施,对严重违法实施刑事追责,形成梯度治理格局。
站在数字文明的十字路口,仇恨言论治理已超越国别范畴,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作答的考卷。川崎市长的请愿书犹如一记警钟,提醒人们:当算法可以定制仇恨,当键盘能够发射“数字子弹”,法治的边界必须延伸至虚拟空间的每个角落。这不是对言论自由的限制,而是对文明存续的守护。唯有构建起技术、制度、文化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人类才能在数字火刑架前守护文明的火种,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照亮未来的星辰大海。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