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 17:01 阅读量:8.4万+
华人号:清新福建🎥
近日,《哪吒2》火得一塌糊涂
影片中笑点与泪点并存
“太乙真人”更是让四川的方言
为观众所津津乐道
不少网友更是反映
“说地道的方言,打最燃的架——这亦是国漫的文化共鸣”
在东南沿海的福建
更有着“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
闽地方言众多,地貌差异很大
今天,我们就用地道的福建方言喊出“哪吒”的名字
为《哪吒2》打call
也深入了解八闽方言习俗
我们先来看看福建各地的方言都怎么读“哪吒”二字呢?
福州话
莆田话
三明宁化话
龙岩客家话
南平建阳
宁德话
这时候,很多小伙伴就会疑惑了,为什么在福建,简单的两个字会有这么多种叫法呢?
福建省内有句俗语,叫做“八闽不相通”。这句话指的是福建八闽地区的方言差异巨大,难以相互沟通。
闽东语以福州话(Hók-ciŭ-uâ)为代表,覆盖福州、宁德等地,保留古汉语“十五音”系统。此外,福州疍民也以福州话为通用语言。福州人把这一方言称作平话(Bàng-uâ),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
在闽剧、评话等艺术表现形式中,我们亦可感受福州话的魅力。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欣赏闽剧之时,邂逅耳熟能详的戏曲人物,聆听熟悉的乡音乡韵,福州的本土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倍感亲切。
评话是用福州方言说表、吟诵的评书评话类曲种,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故事通过福州评话的表演形式被生动地呈现出来,引人入胜,令人陶醉。
万妮达用新潮的曲风+地道的福州话,生动讲述福州人的日常生活,《莫加戴MoJiaDai》《七溜八溜WAIYA》等福州方言歌曲一经发布,让人直呼上头,也让更多人听到、认识福州话。
去年9月,万妮达在美国纽约的个人海外演唱会上,演唱了多首包含福州方言与福州文化相关的歌曲,也让福州方言歌曲登上国际舞台。
以上5图源:遇见福州
闽南人很早就走出国门,闯荡江湖。闽南语随着闽南人进入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东南亚等外国语言的一些典型词汇也融入闽南方言,闽南人回国时也把这些语言词汇带回闽南。语言的渗透、交流与演变,记录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表情和声音,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气质与品位。在不少闽南人儿时的记忆里,戏台上“咿呀”一开嗓,男女老少就坐不住了,跟着舞台上的表演,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2023年春晚 《百鸟归巢》
梨园戏在音韵上保留了许多古语言。方言土腔,一律以泉州音为准,但也注意到不同人物身份与地方色彩,在有的剧目中保留了地方土音和古音。在“上路”戏的剧目《朱买臣》中,保存了很多朴素生动的科诨和古代泉州的民间风习。
《陈三五娘》图源:泉州古城老戏曲
高甲戏的形成与发展,与民俗活动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表演源于民间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但是最受闽南观众欢迎的一个地方剧种,同时在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带有深远影响。
图源:泉州市政协
歌仔戏(芗剧)是我国近四百个戏曲剧种中唯一一个同根共生、花开两岸的剧种。明清时期,漳州百姓大批入台开垦。当地艺人在传入本地的漳州歌仔(锦歌)基础上融合梨园戏、四平戏、本土民歌小调等戏文、曲调,在台湾形成了歌仔戏。
歌仔戏(芗剧)贴近生活、贴近草根,是维系海峡两岸、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所有闽南人情感的一条重要情感纽带。
以上图源:漳州文旅
莆仙方言由古汉语分化而来,是古代闽越族语言和不断南迁的中原汉民族语言交融的产物。莆仙地区过去也称兴化,因此莆仙方言又称兴化方言。
莆仙方言及其所记录的莆仙文化,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保存着古汉语语音和词语上的许多特点,堪称“古汉语的活化石”,是极其宝贵的语言资料和历史遗产。
莆仙戏剧目古抄本。图源: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不仅如此,承载莆仙方言文化的莆仙戏是根植在莆田百姓骨子里、融化在血脉中的一种生活方式。逢年过节及农家结婚、寿庆、乔迁等,许多村社和群众都要请剧团来演出助兴,戏韵绕梁,热闹喜庆,这种特定的民俗风情,促进了莆仙戏的繁荣。
图源:黄铭洪
至明清时期,活跃在木兰溪流域以船为家的戏班就有近百家,人们用锣鼓弦歌和戏剧故事承载并纪念生活的意义。
图源:蔡昊
闽北方言承载着福建北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发展历程与中原移民、地理位置及多元文化交融密切相关。
闽北方言大体可分东西两片。崇阳溪流域的建阳、崇安两地属西片区,那里隔武夷山与江西接壤,受赣方言影响更大。其余片区属东片区,其中部分片区的闽北话也兼有与赣方言相近的某些特点。
图源:看见建瓯
图源:孙开彦
图源:看见建瓯
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闽北方言的存续虽面临挑战,但在文化传承、地方媒体、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探索其活态保护路径,让古老方言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
客家话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例如,“河边”在客家话中称为“河漘”,这一词汇源自《诗经》,展示了客家话与古代汉语的紧密联系。福建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龙岩、三明西部,其语言保留中原古音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客家话在普通话中显得尤为突出。
三明宁化石壁是客家民系的摇篮,是海内外亿万客家人的发祥地,是世界客属的拜祖圣地。自1995年起,每年的10月都会在石壁举办客家祭祖大典。图源:福建档案
客家话不仅是客家人的语言,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客家人的历史记忆、生活智慧和精神信仰,如客家山歌、戏剧和谚语等,都是通过客家话传播的。
在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同时
也欢迎大家来福建
感受不一样的文化魅力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