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冰凌:中国国石寿山石童趣雕刻大师——刘友杰

 

祝贺冰凌先生从事幽默小说创作50周年
(1972年——2022年)
经典回顾系列

童趣核雕-新人首单立减十元-2022年2月|淘宝海外

快乐琢石 意蕴生

寿山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之首,与其他几种印石相比较,寿山石的品种多、质色美、工艺好,其中许多品种克价甚至数倍于黄金,如今的田黄石更是百倍于黄金了。

所谓好工用好料,工料对半开,如此珍贵美好的材料,工艺自然要好,更难得的是,寿山石雕还饱含文人气,这又是其他石雕艺术所不能够比的,因此许多寿山雕刻家便成为了化刀为笔的文人。

初见刘友杰先生,其正在桌前俯案雕刻,他给人的印象是非常友善的,谈吐之间充满了文人气息。正如他的雕刻作品一般,其在石雕艺术上的表达注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并用深厚的书法、绘画功底让刻刀在方寸之间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

刘友杰对于石的感情,由内而外:“当你看着朴实无华的石头在自己刻刀下变得生动美妙,自然而然就会对寿山石雕刻这门艺术着迷,自己内心也变得很快乐。”

初心不忘

那些年压制不住的艺术情怀

寿山石雕刻,其实就是雕刻师自身的修行。

刘友杰表示,每一件作品制作都非常复杂,要反复设计多遍。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想象不到的颜色或瑕疵,如此便要重新设计。当然,要在寿山石雕工艺上取得突破,除了对石头有着丰富的了解之外,还要精于艺术、美学的知识,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此才能把作品做“活”。

1961年出生的刘友杰自小酷爱雕刻艺术,跟随印纽大师林和平学习各种古兽印纽等雕刻。1981年于福建教育学院美术系学习,拜著名画家许金宝老师门下学习素描、国画等,为其后在薄意、浮雕、高浮雕、雕塑等寿山石雕刻技艺上增加了更丰富和多样化的新尝试和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在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王铨俤老师的指导下,其雕刻技术更上一层楼,作品陆续在中国历代名人寿山石藏品大观《八闽瑰宝》专集,香港《华人》月刊杂志,中国天工奖《典藏》画册,福建省神艺杯《典藏》画册等媒体刊登,不少港澳台收藏家慕名而来,只为求得佳作。

元代杨维桢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正因为有着坚实的美术功底,刘友杰的作品在讲求趣味性的同时,在空间处理上有着国画的写意,他以极简的线条捕捉物体的形象和动感,无论是人物的神态、还是山石的轮廓,都显得妙“趣”横生、气韵生动,极易撩拨观者的心弦。

​“绘画是根基,为我在薄意、浮雕、高浮雕等寿山石雕刻技艺上增加了更丰富和多样化的新尝试和探索。”刘友杰告诉笔者,绘画是所有艺术形式最基础的训练,它可以培养人的艺术审美观和眼到手到的能力,严格的造型训练还能培养人提炼生活真谛的能力和艺术表达的能力。所以,当年他放弃了老师的职业,选择到美术系进修。

刘友杰爱石惜石,也懂石。从他的每件作品中都能够感受到他对石雕的喜爱、痴迷。为了让石雕作品更有内涵,他博览群书,从在画谱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赋予作品更丰富的意境。

​刘友杰告诉笔者,石雕创作者可以从书本中汲取他人的智慧,接触更多的事物,了解不同的文化。只有创作者脑海中的知识丰富了,创作出来的石雕作品才会有文化内涵,才能够长久保持生命力。

一念执着

时光里追寻着的雕塑艺术生命

刘友杰没有简单地痴迷于对石雕作品的雕琢,而更多地投入到如何提高作品的意趣、品位上。

​第五届“神艺杯”刘友杰的作品《五子戏乐》获金奖,经组委会选送,该作品在第十八届中国“天工奖”获铜奖。该作品描述了两个童子和三个小鸡,在聚精会神地戏耍,体现了童真,忘我、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故称《五子戏乐》。

“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童年最有趣,是最调皮的一朵浪花,也是人生中最美的回忆。”刘友杰告诉笔者,他喜欢雕刻有诗情画意的作品,正如他创作《五子戏乐》一般。他认为,一个作品如果没有故事、没有情怀,那是不完整的。

巧色是石艺创作的起源,面对一块奇形怪状、面目模糊、颜色纷呈的势头,如何下手、如何下刀,如何能够让木讷的它通过雕琢散发出丝丝灵性,这对于雕刻师来说绝对是高难度的挑战,而刘友杰甘之如饴。

​“对我来说,无巧不雕,我认为再好的作品如果没有一分巧色,就失了一丝味道。” 刘友杰说,巧用料形、巧用颜色、巧施雕艺,巧的是前提、构思和手法,只有巧的恰如其分,作品才有艺术感染力。

快乐为本

创作的喜悦来源于积极的心态

从业近三十年,刘友杰如火如荼的创作激情以及如痴如醉的求索来源于其对雕刻的热爱,以及雕刻带给他的喜悦。

​刘友杰的雕刻作品是以薄意出名的,近十年来,刘友杰专注于“童子”类题材的创作,其“童趣系列”作品创作风格上追求趣味、可爱、传神,力求贴近生活,作品并不抽象,观赏性强,集形、神、巧于一体,同时作品的故事性很强,内容生动,很注重人物的神态表现,能令观赏者产生共鸣。

​在谈到对雕刻艺术的追求时,刘友杰认为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情,积极的心态是让作品升华的重要的因素。而在艺术道路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份收获也让他喜悦满足。

​“雕刻是一件让人不断成长的工艺,无论你是少年还是中年,只要你喜爱它,你便会不由自主的去吸纳,去学习,这也是一种快乐。”对于刘友杰来说,艺术创作不能脱离传统,又不可固守传统,年轻人在创作中可以吸收“老的东西”,而他依然要在坚守传统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去创新,去接纳新的事物。

​笔者私以为,玉石雕作品的细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一种修养和功力的直接展现,是一种精神和思想的融入,一种对生活态度和人品气度的彰显。刘友杰先生为人低调谦和,生活积极乐观,在欣赏他的每一件作品时,笔者能切实地体会到这些作品带给观者的精神力量。

刘友杰简介: 1961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师、福建省玉石雕刻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福建省宝玉石协会玉石雕刻专委会副会长。自小酷爱雕刻艺术,跟随印纽大师林和平学习各种古兽印纽等雕刻。1981年于福建教育学院美术系学习,拜著名画家许金宝老师门下学习素描、国画等,为其后在薄意、浮雕、高浮雕、雕塑等寿山石雕刻技艺上增加了更丰富和多样化的新尝试和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在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王铨俤老师的指导下,其雕刻技术更上一层楼,作品陆续在中国历代名人寿山石藏品大观《八闽瑰宝》专集,香港《华人》月刊杂志,中国天工奖《典藏集》画册,福建省神艺杯《典藏集》画册等媒体刊登。刘友杰对雕刻艺术见解独特,其作品兼具故事性及观赏性,尽显人文和艺术情怀,集审美之大成,因此在各种展览活动中获得金、银、铜等奖项,得到了业内人士和海内外收藏家的广泛好评,如作品《牧童图》获得中国寿山石“国石杯"金奖、《五子戏乐》获得中国雕刻艺术最高奖"天工奖"铜奖、《竹报平安》获得福建省“神艺杯"最佳创意奖。

本文作者冰凌简介:本名姜卫民,旅美幽默小说家。祖籍江苏海门。1956年生于上海,1965年随家迁往福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曾任《法制瞭望》杂志编辑部主任。1994年旅居美国。现任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纽约商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国际作家书局总编辑、《纽约商务》杂志社社长、《文化中华》杂志社社长、《国际美术》杂志社社长、海外华文媒体协会荣誉主席、杭州冰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州大学客座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人文学院名誉院长、兼职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客座教授、阳光学院客座教授等。1972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从事幽默小说创作与研究,出版《冰凌幽默小说选》《冰凌自选集》《冰凌幽默艺术论》《冰凌文集》等著作。

文章经授权转载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冰凌:中国国石寿山石童趣雕刻大师——刘友杰》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纽约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冰凌经典微型幽默小说:九十年代单旋律25章

华人头条-荟萃文坊2022-08-22 21:18

三学探源

华人头条-荟萃文坊2022-08-22 21:08

屈金星作品入选大中小学教材考卷读物

华人头条-荟萃文坊2022-08-22 20:58

方塘周末副刊●第29期

华人头条-荟萃文坊2022-08-19 20:57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