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哈佛妈妈宋丹琪】星月交辉,陪伴无垠

2024-05-11 14:44 阅读量:4k+

华人号:故乡的风

(原载《哈佛家长百家谈》2018-09-23)

Harvard Sanders Theatre 夜色 

摄影 笑笑 090818

 

 

Moonlight Sanata

月光曲,哈佛家长百家谈,3分钟

 

09

 

 

导读

 

中秋团圆日,星月交辉时;本是一脉起,相伴无尽头。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梦里的一轮皓月,那子女就是家长心中正在冉冉升起的一颗颗新星,而家就是那月出星移,包罗万象的天空。因为有明月,夜晚的天空才不惧黑暗,因为有星星,世界也才会24小时里不长寂寞,只出生动。家又像是一艘流动的港湾,船来船往,接力远行,陪伴无休。

 

本期作者宋丹琪,在倾心打造《我把我的接力棒交给了哈佛》一文以后,再次将她的视角投向家庭陪伴这个热门话题,以她独特的人文观点为主线,仔细剖析父母和孩子之间同舟共济,相得益彰的共生关系,月章星句,真情四溢。文末笔锋陡转,亮出一个桥段:作孩子最忠实的粉丝,令人耳目一新。

 

 

《哈佛百家谈》编辑:笑笑

9,18,18

 

星月交辉,陪伴无垠

 宋丹琪

 

 

 

 

人们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爱,太阳,还有月光。

 

中秋将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念不在身边陪伴的游子。 今年的中秋节是孩子不在家的第三个中秋节了,时间过的真快啊!想起孩子上大学以前的漫漫十八年里,除了他外出比赛, 夏令营和学校组织的field trips之外,也除了我几次回中国看父母的那几个月,几乎没有哪一天是没看见他、陪伴他的。

 

非常羡慕那些孩子还在身边,可以合家过中秋的家长朋友们。我闭上眼,就能想象出那样温馨的画面。虽然他们有的时候有点淘气,有的时候会惹我们生气,但他(她)们确确实实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他(她)们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陪伴孩子成长的回忆留给我们一生中最温馨隽永的回忆。

 

今年母亲节早上,我应大学好同学,问校友创始人孙玉红的邀请在问校友家长学院做客, 与几千位家长线上聊天。直播演讲前,玉红介绍说在中国有不少家长朋友都辞去了工作,专职陪伴孩子,我听后非常感动。

 

中国文化中崇尚家庭教育的情结根深蒂固,由来已久。最近有一部叫《疯狂亚洲富豪》的电影在美国热映。其中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杨紫琼演的母亲说 “中国人能够做自我牺牲,而美国人不能。”自我牺牲的确是一种令人动容的品德。

 

那么,父母自我牺牲,就一定能陪伴好孩子吗?换句话说,如何陪伴孩子,才能体现出家庭教育的真正意义?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在我过去演讲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一下我的思路,归纳出八点想法,在这里和《一脉相携》的读者们分享,希望大家多多相互交流。这也可以看作是我的一个续篇,家长朋友们可参考第五期我的文章《我把我的接力棒交给了哈佛》。

 

 

1

 

伴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也是家长的责任

 

最近有一位生活在加州洛杉矶的来自台湾的朋友,我猜想他以前是一名军人。他在读了我的文章以后来信说,“我想起二战日军名将马来之虎,山下奉文的遗言,这是他在行刑之前,对陪伴他到刑场的同胞僧人森田觉中尉说的:“一个人的本性在上学之前是他母亲培养出来的。我的遗言是提高妇女的教养,培养好的母亲。请告诉祖国,我对祖国只有这个愿望”。

 

前不久,几个孩子在哈佛读书的爸爸妈妈们夏日小聚。每一位妈妈的手机封面都是孩子的照片。大家笑称“足以见爸爸在家中的地位”。实际上,虽说妈妈一般陪伴孩子多一些,但爸爸对孩子的陪伴也是非常, 非常重要的。用现在流行的话说 “父亲一定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长”。

 

我们的孩子都是我们直接给予他们生命,虽然也不排除用新科技的手段或者其他的方式。我们给予他们生命,接下来就是陪他们踏入了这个世界。我有一个年轻时长的还很不错的朋友。他先是不敢结婚,后来也不知道结没结,又不敢生孩子,说生了孩子又要养他,又要花很多钱,后来就养了两只兔子。每次他见到我都说,丹琪你人小小的,养了那么大的孩子,我说这跟人大人小没有关系。

 

朋友中比较普遍的是家里有两个孩子,当然三个孩子的也很多。我们有一个名字叫Yamamoto的日本钢琴师,她给我的孩子担任过钢琴伴奏。她有六个孩子。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么多孩子,你就不能指望他们个个好,个个成才。我觉得这种平和的心态是比较好的,有点来之则安之的感觉。我的一位美国律师的朋友,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去墨西哥或者墨西哥边境。他说那里平均一家有16个, 17个,  或18个孩子。所以我建议每当我们感到累了,力不从心的时候,可以想想墨西哥的母亲。不管你是有一个孩子,还是有18个孩子,你都要有一个非常好的MINDSET,这个mindset就是陪伴孩子是非常光荣的责任。

 

 

2

 

希望是动力,却容不进过多的期待

 

在佛教中教人说你可以有desires,但是你不要有expectations。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Desire就是说如果你想要一样东西,你去努力做了,但是你不要期待你一定能够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们一般人难免在desire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期待,这里的关键是期待什么。我们希望孩子们和家人们在相互的陪伴下,健康平安快乐的成长, 而不是因为我们提供给他住所,给他食物,为他提供交通,陪他做这做那..,就要把自己的理想放在孩子的身上,或者期待孩子去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

 

作为父母,我们enjoy他们成长的过程,希望他(她)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对世界,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有价值,有责任的人。我们希望他(她)们上好的大学,是因为他(她)们在那里可以继续接受教育,认识他(她)们少年青年以至于一生的朋友。至于是哪所大学是哈佛还是斯坦福,还是像我毕业的北卡罗莱纳大学那样的学校都不重要。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在我们的陪伴下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以后没有我们的陪伴了,依然循着健康平安的轨迹,而快乐可能还需要他们自己继续去努力。

 

陪伴的意义就是帮助孩子发现他(她)的兴趣,他(她)的能量,他(她)的理想,并提供一切精神上物质上金钱上最好的支持。陪伴是一种付出, 一种不计回报的无偿的奉献,是不要求回报的。孩子,他(她)可能成为世俗眼中的所谓有点出息,也可能没有达到,而我们都要给予他(她)无保留的全部的爱。

 

很显然,这种付出,非常有可能只是单方向的,但我们依然要无怨无悔的,心甘情愿的付出。因为,如果这样做了,我们就不会后悔,而不后悔就是最好的回报。 

 

 

3

 

家长的正面形象,是孩子最好的镜子

 

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如果自己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没人喜欢被人失信,那也不要失信于人。没有人喜欢听谎言,那也不要说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信任也不会在短时间完成。要信守承诺,无论大小。要可靠,每个人都喜欢可靠的人。Don’t let people down(不要辜负他人)。

 

人与人之间最难的就是互相信任。所以不要对孩子说假话,也不要对他人说假话。如果你可以让孩子信任你,他长大后也会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信任的好处就是不管他掌管成千上万的钱,别人都会觉得很放心的交给他去做。这是一个人的能力,更是一个人的品格。

 

告诉孩子真相,也学会聆听真相。真相是信任的基础。孩子有的时候回家问我“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一个?’ 我总是选择先听那个坏消息。

 

听,不是漫不经心。倾听是要设法真正理解他或她的信息。这里要给孩子积极的核心信念是:我的父母听到了我的话。

 

非常欣慰的是,我的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我非常信任的人。我很佩服他从来不说他人不好。也非常欣赏他的非物质化,他对很多物质的东西要求不高。

 

孩子对我说:“Don’t use people's good words about you to boost your ego. Also don’t use people's bad words about you to undermine your ego.” (“不要用人们说你的好话来澎涨你的自负。也不要用人们说你的不好的话来破坏你的自我。” )

 

这是他最近一次回家我们俩聊天时说的。我当时想这不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宠辱不惊’吗。我知道他在哈佛选修了几门哲学课和宗教课。我也知道哈佛有个沙哈尔教授开过一门幸福公共课。现在这门课是免费的, 大家在网上都可以找的到。

 

正如哈佛新校长劳伦斯巴考在他的首次开学演讲中说:“哈佛经历了几个世纪,不是因为它伟大,而是因为它美好。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我期待着观察,你们将选择怎样在善良和智慧中成长。

 

上个星期北卡罗莱纳州受到了飓风的来袭,有30多人遇难,众多沿海房屋被摧毁。在和好邻居的聊天中得知,她的儿子从普林斯顿大学打了好几个电话给父母,关心他们的平安,甚至在电话中请父母到他那里’避一避’。邻居用骄傲的口吻补充了一句"毕竟多吃了几年饭”。她的孩子也是哈佛大学毕业,现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虽然我不是很清楚她在和谁比,我在想我们吃的盐要比他们吃的糖多。现在的孩子们太幸福了。。。我们俩一起看着彼此的孩子长大,特别这四年确实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成长,成熟与独立,对哈佛大学的培养感激不已。

 

 

 

4

 

孩子成长,我也成长

 

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做父母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这很正常。在对孩子的陪伴中会有不高兴甚至挫折,陪伴中也会感到不被理解,委屈,生气等等。这个时候就像那篇文章讲的,“如果与孩子生气,我们要想他是我生的。如果与丈夫生气,我们要想他是我选的。如果在工作中与老板生气,我们要想他付我钱......”

 

这个有点说笑。它的意思是陪伴过程中及时的自我反省,思考沟通和交流。我一般会这样说:“孩子,你身上的缺点毛病等等,反应了我教育你的不足”。我心里说更多的反映了你爸的遗传。孩子还比较容易接受。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过程。孩子在小时候爸爸因为生意的缘故常常出差不在家。这以前我不会开车,也不会做饭,后来都学会了。

 

我们常听说这样一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里面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最长情。

 

我们常说爱贵在长久,所以我们要看大的方面。孩子也一样,要记住父母对他/她的好,不要总记着小的时候“打”过他了,或者 “逼”他们吃东西的一些小事。孩子最孝顺的表现就是少惹妈妈生气。


这个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两个人, 你和孩子之间,是不是和的来的问题。建议大家都可以去做一个《16种性格的性格测试》(16 Characters Personality Test)。互联网上有,免费的。这个比星座属相算命要科学。不要只是你自己做,也让孩子做一做。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你和孩子在哪里和谐,哪里不和谐,原因是什么。(甚至对孩子这种性格最合适他/她的职业是什么都有明确的提示。)这些有利于我们来分析陪伴过程种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对症下药,以达到我们所希望的那种高质量的相互陪伴。

 

5

 

赞美和批评是一把双刃剑的两面

 

好的陪伴是热情的赞美,好的陪伴是积极的鼓励!

 

人人需要赞美。孩子更应该被赞美。我们每天都要赞美孩子,夸奖他(她)的努力。善意的批评可以有,但那些Deal Breaker的话不能说。生气的时候可能会容易冲口而出一些话,结果可想而知。其实这也可以有一个平衡的技巧。比如,先说一些好听的,然后再提一些建设性的善意的批评。


好的陪伴是,有些难听的话由他人去说。这句是开玩笑的。好的陪伴是有的话由他人去说。


孩子一般是比较听老师的,比较听Peers的。因为外人讲话比较客观,比较心平气和,  (不像我们做父母的容易动感情emotional),那样比较容易达到好的效果。当年我们孩子的音乐老师,杜克大学顾晓梅教授教孩子很多道理。比如孩子在高中的时候睡觉太晚,老师就会去讲去批评他。我和他沟通一些不太好的话题时,我就请老师去说。

 

有一次我请孩子爸爸去说一件事,孩子爸爸答应先想一想,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说。结果他还没讲完,孩子就打断说“爸,这话不像是你说的,是妈让你说的。”


对孩子也不是不敢批评。很多时候你观察到的东西,你要能够及时地说出来,‘话亏理不亏’ 意思是这个话虽然听起来不太好听,但却对孩子有益处。

 

 

6

 

归根结底,未来世界是孩子们的

 

我们不要忘了,陪伴孩子教育孩子这是一个过程。我们有的时候会讲到他怎么还不长大,然后我们在他长大了又怀念他小的时候多么可爱。其实我也很羡慕那些孩子还很小的父母,甚至答应我在日本的表亲她们的孩子由我帮助带大。(我secretly希望那是小女孩)。因为他们长大以后,他们确实变成了一个独特的自己。

 

记得孩子小时候,一天早晨,我推开房门,门下有一张写给我的卡片。上面写着

“Patience is a virtue.” (“耐心是一种美德。”)

孩子用这样的方式直接又婉转地告诉了我的缺点:不够耐心。我问他从哪里看的, 他说书上看的。

 

陪伴他的18年,我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除了我意识到自已不够耐心外,孩子还间接告诉我要宽容。

 

孩子在小学毕业的时候,有位年纪较长的数学老师Mrs.Gibbons,她没有经考试就给班级的学生分了级,作为初中分级的基本推荐并要家长签字。对此我有不同意见,希望学校通过数学考试来评定和推荐。打了电话,吉本老师没有回话,打电话给校长,校长也没有回话。无奈中,我打電話給了郡的Superintendent(是一个郡最高的教育行政长官),请学校给孩子们一个考试。不到5分钟,吉本老师来了电话,她直接说“听说你告诉Superintendent说我negligence(忽略,不尽职则)”。我也直接承认“是我说的。”然后我们在电话中交换了看法。最后,她勉强答应给学生们一个测试,却在测试中又给孩子小刁难。。。好在中学的测验才算数,小学的测验无影响。

 

我对孩子说,以后我要问问这个吉本老师,你是个怎样的老师。孩子说“妈,你不要。”

 

这件事情虽小,但这次经历却让我从小学起再几乎没有和学校以及老师们打过交道。

 

后面证明,孩子处理这些事比我要好的多。家长要放手让孩子们从处理比较复杂的事情中学习。

 

 

7

 

放手也是一种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还有一个告白,所以我们要常常说“I love you”。这个好像对先生说起来有点不那么情愿,但是对孩子却非常顺口。


陪伴是拥抱。我们中国人肢体语言是比较少的, (现在也多了起来。)要多找机会和孩子交流,拥抱孩子。失落的时候鼓励他(她),微笑的说声“没有关系”,进步的时候赞美他(她)的努力。而拥抱的时候,也可以说一些甜蜜的话。

 

和孩子交流,可能是口头的表达,也可能是书面的表达。要EMAIL写下来。谈某些重要事情的时候,最好用书面的形式。不然叨叨半天,他(她)听过可能就忘记了。


教书近二十年,接触过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感受下来,几乎没有不上进不想前进的孩子。大家都想‘好’, 对‘好’心之向往。从这个点出发,读懂孩子的心,做到真正的去帮助孩子。

 

和孩子一起做事情,是一件非常好的陪伴方法。比如说, 孩子这件事没有做好吗?没有关系,来,我们一起来做。一起来做一件事情。一起克服一个困难。一起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比如孩子爸爸对古今中外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孩子高中时选了世界历史课。他们经常在孩子高中的餐桌上讨论历史事件。我知道美国人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他们看电视,会看Jeopardy Show和Spelling的游戏,一些互动的, 增智的,增加合作的,和增加感情的游戏。

 

比如,教孩子做饭,一起旅行。

 

孩子曾经对我说,妈妈你知道吗?去不去玩的关键,不是去哪里,而是和谁去。言下之意,孩子长大后不怎么愿意和父母一起去。所以我们就同意他和他的朋友们、或别的家庭一起去旅行,去钓鱼,去滑雪,去集市上玩,去参加朋友公司的活动等。短暂的离开家会让孩子想家,和念及你对他的好处。记得有一次旅行归来后, 孩子颇为‘感悟’地对我说:“妈,有人比你还annoying.” 我领悟了: “看来我还不是最烦人的” 。

 

 

8

 

做孩子最忠诚的粉丝

 

童年时用冰棍杆做的飞机和房子模型

 

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有一年,一个在GSK工作的邻居带我儿子和她的儿子一起去她的公司玩。孩子通过玩射击游戏得到了奖品。朋友告诉我,说我儿子在车上就把这些奖品分好了,这个给妈妈,这个给爸爸,这个给谁谁谁... 

 

后来孩子去中国北戴河。孩子挑了两个最大的能听见海浪声的贝壳🐚带回美国给了我。大一暑假,因哈佛大学的项目去中国考察中国云南白药等企业,又带了一手提袋包括现在在用的毛巾在内的礼物re-gift给我。

 

我保留着每一件孩子送我的礼物,卡片,字条, 每一封给家里写的信。我也保留着每一件孩子的东西。他小时候手工做的飞机模型,房子模型,他上学写的作文画的画,做的projects等等。当然还有他的奖状,奖品,奖杯。甚至,他换牙时的牙齿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

 

它们带给我一生最珍贵的记忆。

 

匹配孩子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吧!音乐,艺术,书籍, 与自然 。。。最好的东西不一定价格贵。富而不贵是种痛!

 

我想最好的陪伴就是去做孩子最忠诚的粉丝吧!小时候我是他的每一篇作文的第一位读者。有的文章,直到今天读起来,依然绕梁三日,爱不释手。

 

为大家读一首孩子一年级写的小诗《黑森林》:

 

 

后  话

 

 

前不久,哈佛大学本地区送新聚会上有幸和毕业于哈佛的Dr.Shelley Kim再次见面和交谈。上次见面是在三年前我的孩子和她的孩子都离开他们的北卡家去波士顿上学的时候。那次聚会后,我才知道她是杜克医院治疗乳腺癌的第一位女性首席外科医生, 也因此被2016年美国《时代》杂志选为 “美国最具影响力100人”。

 

做为3个孩子的母亲,她好奇的问我空巢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说,我喜欢园艺和跳舞。你呢。

她说,她喜欢编织,尤其喜欢为新生儿👶织帽子。一有婴儿出生,她就送一顶帽子。

 

这, 不就是我们简简单单,循环反复的人生和家庭的故事吗。

 

月有阴晴圆缺;四季轮回不歇;传下来的是真情,不老的是岁月。

 

无论孩子在那里,父母和孩子的心总会在一起,至少那份过往的期盼,那份呵护,那份经历,那份结果,是要时常呈现在眼前,犹如曲韵悠长,花香不断。

 

 

 

 

(这些水果蔬菜是从我家后园里摘的。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虽然大多被小鹿,松鼠,兔子,鸟等动物吃了,有点无奈,但其实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记得吗? ‘I spotted a flying squirrel, climbing up the trees.’ (‘我看见一只飞鼠爬上了树‘)

 

2018年9月美国北卡CARY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哈佛妈妈宋丹琪】星月交辉,陪伴无垠》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纽约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