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12:03 阅读量:1.2万+
华人号:最美江西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南京明孝陵景区内的石兽骆驼被人用黑色记号笔写上“到此一游”等字样,引发关注。
网友发布的帖子显示,石兽骆驼的臀部近日被人用黑色记号笔涂鸦,上面写着“到此一游”“2025.5.3”等字样。5日上午,中山陵园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处理了,我们安排了专业团队对文物进行了修补保护。”对于黑色记号笔字迹能否被完全清除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要想一点影响都没有不太可能,但能正常清理掉。”(据5月6日上游新闻)
被涂鸦的“神兽”屁股(网络截图)
网友发帖截图
明孝陵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一石一瓦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却因为个别游客的不文明之举而蒙尘,令人反感,更让人惋惜。
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是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这种自以为是的“留念”,不但会破坏文物的完整性和美观性,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污染和亵渎。文物历经岁月沧桑,能完好保存至今极为不易,每一道划痕、每一处涂鸦,都如同在历史长卷上肆意涂抹,割裂了文化的传承脉络,损害的是所有人的公共权益。
曾经有一段时间,受小说、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如来手指上写“到此一游”的情节影响,不少人一到了景区,就喜欢到处写“到此一游”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文明旅游呼声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以,很多人看到这刺眼的“到此一游”,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都2025年了,还有人玩这种过时又违法的把戏?
景区里的“到此一游”擦也擦不完,背后是部分游客文明意识的缺失,他们缺乏对历史文化的基本敬畏,将个人私欲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只图一时之快,眼睛里看不到规则。
此外,违法成本低、取证难也是此类陋习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现行法律法规对“乱涂乱画”行为惩处力度有限,即便是破坏了文物,如果情节轻微,也罚得并不重,难以形成有效威慑。同时,景区游客众多、流动性大,取证工作困难重重,很多不文明行为难以追溯到具体责任人,使得部分人心存侥幸,肆意妄为。
要根治这一顽疾,首先就要落实依法严管严罚,加大乱涂乱刻、破坏文物行为的惩处力度,对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形成强大法律威慑。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景区监控覆盖,提高取证能力,让不文明行为无所遁形。
当然,总是等到破坏行为发生后再来处罚,也显得过于被动。景区管理方也应积极作为,优化管理方式,哪怕不能像网友说的,用玻璃罩子把文物罩起来,也可以设置明显的隔阻和警示标识,增加巡逻频次,及时发现并制止不文明行为。还可以效仿一些景区的做法,在指定区域内为游客提供可以留言的空间,供游客抒发“到此一游”的心情,这样既能避免文物无辜“被害”,也能满足游客需求,但是也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明孝陵石兽上写着的“到此一游”,不仅是某一个游客丢人的“证据”,也是对整个社会保护文物、珍视文明的大声疾呼,真正的“到此一游”应该留在美好的记忆中,而不是刻在大家共享的景物之上。“到此一游”的陋习改起来或许很难,但必须要改,要下大功夫去改,只有更多人形成共识,养成习惯,主动抵制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提高每个人的公德意识,陋习才能有效被根除,文化瑰宝才能被守护,美好的风景才能长存。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