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8)| 张学文:用医者匠心托举生命之重
张学文,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
■记者:当初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投身外科领域?在学生时代,有哪些经历对您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关键影响?
张学文:选择外科,源于学生时代两部文学作品的深刻影响。一部是谌容的《人到中年》,书中主人公陆文婷是一位眼科医生,她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夜以继日地为患者手术,甚至带病坚持工作,让我萌生了成为医生的想法。另一部是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讲述了数学家陈景润在困境中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这两部作品塑造了我的人生观——无论多难,都要以专业精神服务他人。
毕业后,我正式踏上从医之路,至今已40年。这两本书我至今珍藏,它们不仅是我青春的回忆,更是我职业信仰的源头。
■记者:职业生涯中,对您个人而言最具挑战性的是什么?您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的?
张学文:作为肝胆胰外科医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每名患者获得最佳疗效。人体极其复杂,举个例子,一对同卵双胞胎患有同种疾病、接受相同的治疗,但术后恢复效果可能截然不同。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即便医疗技术再成熟,个体差异仍可能导致结果不可预测。因此,我始终告诫自己:必须尽最大努力,力争让患者长期生存、恢复功能。为此,我坚持两点:一是不断精进技术,二是保持敬畏之心。
我曾专注于解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胰瘘问题。这一手术涉及胰腺、胆管及胆囊、胃和十二指肠的联合切除与重建,操作复杂。早年开展此类手术时,我发现,因肠道持续蠕动产生牵拉力,肠道与胰腺残端的吻合口容易在术后破裂,引发胰瘘。这种并发症不仅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引发感染、出血等连锁反应,危及患者生命。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反复观察手术细节,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吻合口张力。传统吻合方式为“端端吻合”,即肠道与胰腺残端直接对缝,但肠道蠕动会不断拉扯缝线。我尝试将吻合方式改为“套入式吻合”——将胰腺残端像袖套一样嵌入肠腔,再分层缝合固定。这种方式利用肠壁包裹胰腺,分散了牵拉力,同时增加接触面积,促进愈合,最终降低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胰瘘发生率。这项技术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使用,提升了手术安全性。
■记者:您主导创建的递进式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为新时代外科医生的成长铺设了一条安全而扎实的道路。请您介绍一下创建这一教学模式的背景,以及该模式的核心内容。
张学文:我参考国际医学教育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递进式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将实践教学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拟教学,利用模型练习基础操作(如打结、穿刺等);第二阶段是动物实验,在活体动物(如犬、兔等)身上进行肠切除等进阶操作,感受真实生命体征;第三阶段是临床过渡,针对模拟患者(由健康人扮演患者)进行问诊、查体等训练,最终进入真实临床。
这一模式推动医学教育转向精细化培养,在法规、伦理与教学效果之间找到平衡,既保证了患者安全,又能让学生逐步适应临床压力。我曾4次带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4次蝉联东北赛区冠军,并在全国获特等奖,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有效性。
张学文:我认为,医者精神的核心是“用仁心驾驭医术,用生命守护生命”。
每一次成功救治,不仅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也能挽救患者家庭的幸福。2010年,我收治了一名74岁的胰腺癌患者,仔细分析病情后,我决定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已经74岁高龄,手术风险大,我在术前组织相关科室和人员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手术之前,我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帮助患者消除不安和焦虑的情绪。历经5小时,我为患者进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很快痊愈出院。出院后,患者遵医嘱定期到医院随访复查,一直没有复发等迹象。2016年10月,患者刚过完八十大寿,就给我送来锦旗。看到患者快快乐乐地享受天伦之乐,我觉得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常常教导青年医生:“完美的手术不一定是完美的治疗。”面对患者的信任和重托,我在制定每一名患者的治疗方案时都慎之又慎,既从医者的角度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又站在患者的角度为他们减轻治疗经济负担。
■记者:得知获得“白求恩奖章”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您如何理解这个奖项的意义?
张学文:第一反应是意外与感动。“白求恩奖章”是卫生健康领域的个人最高荣誉。我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在职业生涯中也始终践行白求恩精神,这份认可让我倍感荣幸。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所有坚守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日夜奔波,坚守救治一线,为抢救患者全力付出,这枚奖章是对整个医务工作者群体的致敬。
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未来,我希望能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医生,让他们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正如我对学生所言:“教会一群人做手术,远比自己做一台手术更有意义。”
来源:健康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对话“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8)| 张学文:用医者匠心托举生命之重》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悉尼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健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