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14:36 阅读量:4.5万+
华人号:武平看点“五彩”簸箕粄的魅力
作者:张自贤
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美食、以及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在现代城市里,早餐的首要需求就是食用方便。只有一盘香气扑鼻的簸箕粄下肚,武平人才会真正从梦靥中醒来。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者“五一”、国庆长假到来之际,外出工作的人们总要将孩子带回老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亲情意识的培养。经过短暂的家庭聚会之后,又奔波在返城的路上。孩子们或许不知道簸箕粄的制作方法,但是簸箕粄柔香的味道和爽滑的口感,承载着家乡的味道,也许会永远珍藏在他们的脑海里,成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最温馨的记忆。
簸箕粄作为武平的传统客家小吃,绝对是众多米粄中的上乘之品。关于簸箕粄是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自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坊间有人传说,以前武平城里有一个卖煎粄的店家,老板娘十分精明,有一次落大雨,将其晾晒于屋外的米粉淋湿,变成了一汪米糊,倒掉又非常可惜,怎么办?她脑子里灵光一闪,别出心裁地将米浆适当稀释,尝试用竹簸箕将米浆均匀地摊开,放进大铁锅里蒸熟,变成了一层洁白劲道的薄粄皮,再裹上一些现成的菜肴作为馅料,竟然变成了一顿美食!而且即蒸即食,方便快捷,馅料可以随意添加,不断变换口味。她喜出望外,将经验传授给左邻右舍,一下子便流传开来。因为是用竹簸箕蒸制的米粄,所以形象地称其为“簸箕粄”,成就了一段无巧不成书的佳话。自古至今,簸箕粄以其洁白如玉、纤巧柔软的外形,细滑爽口、醇香扑鼻、酥软筋道、肥而不腻的口感,以及制作迅速、食用方便、即蒸即食、简单快捷的食用方法,被当地的普罗大众所推崇,并且传播到武平县的周边地区。如果一定要将簸箕粄与外地的美食相类比的话,其外形以及制作方法有点像广州的肠粉或者梅州的捆粄,与上杭的“卷筒米”、连城的“捆粄”也有些相类似。因此,有一些人将它们混同起来。其实,无论在实质形态上,还是在制作工艺和用料上都有所不同。
说起簸箕粄的制作过程,可以说是既复杂又简单、既轻巧又琐碎,这与使用的制作工具有关。旧时候制作簸箕粄的工具,一般用石头凿成的磨盘、毛竹编制的簸箕、以及大铁锅等所组成,完全需要使用人工的方法,完成磨浆等较为吃力的制作程序,自然显得极其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使用电动的磨浆机代替磨盘,矩形的铝盘代替竹簸箕,使用铝制蒸笼代替大铁锅进行制作,把复杂劳动变成简单劳动,自然变得轻松了许多。
在制作簸箕粄时,首先要选择上等的籼米。糯米和粳米因为粘性太大,蒸熟后的粄皮难以分离,吃起来也不够爽滑,影响簸箕粄的口感。然后,将大米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待到大米松软后,磨成粘稠度适中的米浆待用。在蒸制簸箕粄时,要提前制备可即食的馅料,常见的馅料有四季豆炒肉、虾仁炒茄子之类,各人自有各人喜欢的口味,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进行调制。因此,每家加工销售簸箕粄的店铺。都有自己独具风味的馅料。进行制作时舀入一勺米浆于矩形的铝盘内,摇匀后放入蒸屉之内,用蒸汽将其蒸熟。约两三分钟后将铝盘取出,用筷子将蒸熟的粄皮划成五寸见方的部分,将准备好的馅料舀到粄皮上,卷成筒状放入瓷盘当中,浇上葱油或者辣椒油之类的配料,再配上一碗猪骨头汤、牛腩萝卜汤之类的汤品,即可大快朵颐,尽情享用了。
近年来,为了增添簸箕粄的外观色彩,提升簸箕粄的口感滋味,改善其内在的膳食元素和营养价值。武平的许多店家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尝试用绿色的苎叶、红色的苋菜、紫色的甘蓝、黄色的南瓜、橙色的胡萝卜等各种蔬果压榨的汁液,与磨好的米浆拌和在一起,放到蒸屉内蒸熟,制作成色彩缤纷、光鲜亮丽的“五彩”簸箕粄皮,再包裹上各种香喷喷的馅料,使簸箕粄的外观形象更加诱人,内在风味更加隽永,成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美食,丰盈了人们的视觉感官,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让慕名而来的顾客味蕾耸动,食欲大开,争相品尝,赞不绝口。
每天早晨,在武平县城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热气腾腾的簸箕粄店门前,围拢着许多购买簸箕粄的顾客,形成山城一道特别的风景。一盘洁白温润的簸箕粄,一勺香喷喷的葱油,一碗热气腾腾的清汤,加起来便是一顿简单的早餐,构成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简约而不单调,丰富而不繁杂,实惠而不虚耗,这便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生活态度和所要追求的生活目标。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