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17:29 阅读量:4.6万+
华人号:最美长乐说起中国古代名医,你会想起谁?
是“起死回生”的扁鹊
“刮骨疗毒”的华佗
还是“遍尝百草”的李时珍?
在福建这片依山傍海的土地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无数中草药宝藏,也孕育了一批医学巨匠,他们用医术和仁心,诠释着闽派医学的独特魅力。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让我们翻开历史的扉页,去看看福建那些闪耀在中医药史上的传奇人物。
走进中药铺,抬头常能看到匾额上题着“杏林”二字。
董奉,侯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人,被称为“医仙”,与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董奉生于三国争雄、瘟疫频发的东汉末年,当时《本经》《内经》已将毒性看作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认为“毒”是药物的偏性,而董奉正是最早将这种“以毒攻毒”思想付诸实践的医学先驱。
一天,一位老农因儿子被狗咬伤,焦急万分地找到董奉。董奉灵机一动,想起《黄帝内经》提到“毒药”能治病,他便大胆尝试“以毒攻毒”,竟真的治好了病人。据记载,董奉还曾以一丸药使病死已三日的病人起死回生,唐朝李翰在《蒙求》中称“董奉活燮,扁鹊起虢”,将董奉与名医扁鹊相提并论,足见其医术之高超。
杏林始祖展示馆 图源:福建纪检监察
北宋时期的吴夲,是闽南地区中医药文化的代表人物。他潜心钻研医学,医术高超,被尊称为“神医”。吴夲以济世为己任,深受百姓爱戴,如今闽南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他为民治病、救人急难、起死回生的神奇故事。明成祖永乐年间,吴夲被晋封为“保生大帝”,成为闽台两地共同膜拜的医神。
供奉“保生大帝”的白礁慈济宫。图源: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
陈修园著书 图源:中国中医药报、福州晚报
陈修园一生都在为中医学术传播做努力,著有《伤寒金匮浅注》《伤寒医诀串解》《景岳新方砭》《女科要旨》《陈修园医书》等凡十余种传世,用通俗易懂之语阐述医理及临床经验,推动了医学知识的普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指出:“新中国成立前私立中医学校入学人数不多,可是读陈修园医书而当医生的甚多。”
在此基础上,医院还将全力训练“中医智能辅助决策智能体”,这一智能体犹如一位永不疲倦、知识渊博的中医助手,能够依据海量的中医知识和临床经验,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辅助决策建议,助力临床诊疗更加科学、高效。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碰撞,在福建早已悄然发生。
自古以来,煎煮中药就是一门“技术活儿”。2024年,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全省率先启用中药数智化煎配系统,让传统煎药模式与“智能机器人”精准结合,从药材的调配、称量、控水、浸泡、煎煮、灌装到药罐的清洗、消毒都由“机器人”完成,真正实现了“好医”配“好药”。
机器人作业 图源:福建卫生报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