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12:58 阅读量:2.3万+
华人号:清新福建在蟳埔村“簪花里”文旅市集簪花、旅拍、听音、看戏;在光泽百年古街品中药奶茶、逛中医药康养中心;在平潭的大海上体验帆船、游艇、海钓等海上休闲项目……“五一”假期,我省文旅市场再掀热潮,各地乡村游、绿色游、蓝色游等亮点频出,尽显“清新福建”独特魅力。
“五一”当天,蟳埔迎来众多游客打卡拍照。头戴簪花的游客与村民穿梭在街头巷尾,整个村庄宛如“移动的花海”。福建日报记者 庄钊滢 摄
“五一”假期,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村热度不减,目之所及皆是“移动的花海”。
“今年,蟳埔村推出‘十大提升工程’,力促形成簪花、旅拍、问海、巷遇、听音、看戏、品鲜、乐购‘八大体验’。”丰泽区蟳埔民俗文化村保护提升指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蟳埔村刚刚迎来新一轮蜕变,游客体验区域得到进一步拓宽,面积达300亩左右。
此次新开幕的“簪花里”文旅市集,集簪花摄影、文创集市、美食餐饮、智慧停车等业态于一体。“新亮相的‘泽礼蟳物’文创店中,有500多款‘簪花+’文创产品。小到冰箱贴,大到摆件、衣物等,还链接了永春香道、德化陶瓷、安溪铁观音等各县(市、区)特色产品。”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近期丰泽区与多家企业签约“蟳埔LOGO品牌联名”,涉及文创、茶叶、鲜啤、服饰、零食等多个品类,蟳埔文化将以更多元、更新颖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
手抚蚵壳厝,在巷中穿梭,掠过各色簪花,闯入各式镜头。记者和北京游客刘女士一同“误打误撞”进一处“秘境花园”。白色水塔下,一处传统的石头厝“生长”出现代感的拱顶,周边花团锦簇。刘女士唤来同伴:“这里好看,咱们在这多拍几张照!”
“思源水塔是以前蟳埔村的重要供水设施,位于村子的核心位置,四通八达的小巷多数汇聚到这里。”橘若·蟳花咖啡厅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是新打造的“十大提升工程”之一,是全国首个簪花主题咖啡民宿群落,空间集咖啡厅、民宿、茶馆、窑烤面包于一体。
一旁的清源茶楼上,乐器声叮咚响起,脍炙人口的旋律传来,引得不少游客循声而来。“五一”当天,尽管是开店首日,店铺宣传还未铺开,但仅一盏茶的工夫,记者就看到游客纷至沓来,或四处拍照,或闲适坐下。
“过去,蟳埔村的文旅产业以簪花和旅拍两大业态为主,较为单一。”指挥部负责人表示,将以“十大提升工程”为抓手,升级完善蟳埔村的硬件设施,持续推动业态丰富和游客体验感提升。“让游客为美景停下来,再为美食坐下来,最后为美居住下来,把游客留在蟳埔。”
沿着丰海路,新落地的“簪花里”文旅市集、非遗小剧场、腾讯音乐小屋、蟳花乐游·游艇码头等项目依次排布。从午后到日落,记者看到其间攒动的花海始终与海上的粼粼波光相映成趣,游客们意兴盎然、流连忘返。据统计,截至5月4日,“五一”假期蟳埔村已接待游客超31.5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约60%。
游客在光泽县崇仁北溪亲水栈道观光。福建日报通讯员 何英 见习记者 王玥明 摄
“五一”前夕,南平市光泽县崇仁故里历史文化风貌区完成升级改造,假期首日,人流量超1.5万人次。
“古街古韵与青春气息完美融合,太赞了!”江西资溪姑娘陈丹举着琥珀色的中药奶茶,在青砖墙前自拍。身后,“崇仁旧忆”建筑里,老人们倚着皮质沙发留影,身着旗袍的姑娘轻抚琴键,定格优雅瞬间。
“这里原先是政府老礼堂,经简单改造,成了服务中心。”崇仁镇党委宣传委员李雄敲了敲青色的老砖,“游客逛累了,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喝杯咖啡,晚上还能住进二楼的老上海风情民宿。”
几步之外,“枕溪山房”飘出阵阵药香——曾经的老粮站和老经委用房,如今已是集建昌帮文化展示、理疗康养、健康药膳于一体的中医药康养中心。
建昌帮是全国中药炮制重要流派之一,发祥于江西南城,光泽是其重要传承地。“药不过樟树不齐,药不过建昌不灵”的谚语流传至今,其炮制技艺已入选省级非遗。
光泽建昌帮第六代传承人邱晗抬起宽大厚重的“建刀”,刀刃过处,白芍片如碎雪轻落。“听说这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五一’带母亲来把把脉。”武汉游客徐振宇正陪着母亲闲逛,“早晨在康养福道散步时,她就念叨着寒暑假还要再来调养。”
穿过药圃,北溪风光尽收眼底。鱼鳞坝上,流水层层跌落,在阳光下泛起细碎的光。千年樟树下,矗立着《中国国家地理》认证的“最美风景线”标牌。据介绍,古时的崇仁北溪段有三个古渡口,北通江西,南达福州,商旅往来造就了古街的繁华。
古街的“上古堂”内,30余件珍贵文物静静诉说着历史。夏商时期的象鼻盉尤为令人瞩目,其纹理酷似青铜,实为印纹硬陶。“光泽境内有100多处商周遗址,是探寻福建古文明的关键。”李雄指着展柜讲解,“像这件象鼻盉,代表当时顶尖的技艺,它的釉变可能是中国原始瓷釉的源头。”
李雄介绍,工作日时,游客可以透过玻璃,观看省考古研究院光泽基地的师生修复文物,这里还定期开放纹饰拓片体验。此外,二楼将建设考古体验区,游客可以亲手“发掘”仿真文物,过一把考古瘾。
曾经的废弃建筑飘出咖啡香,闲置老宅成为创业空间。崇仁镇政府通过“产权置换+修缮补贴”政策,盘活古建老宅,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完成公益基础设施、水美步道等项目建设。今年2月,12支创业团队带着中医药茶饮、非遗手作等方案参与评审,8个项目最终落地。“我们划定文化红线,所有业态必须紧扣福建古文明、建昌帮等本地特色文化,让古街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李雄说。
游客在平潭68海里景区体验水上飞人项目。福建日报通讯员 林君斌 摄
初夏的平潭岛,天蓝海蓝。
4日,记者来到龙王头海洋公园,目之所及皆是碧海银滩,不远处,一支街头乐队奏响美妙旋律,音乐与海浪声交响,引来游人驻足。“我和小伙伴在这儿玩了好几天,滨海风景美不胜收。”来自江西的游客李紫妍说。
绵延408公里的海岸线、283个天然港湾和澳口星罗棋布……平潭坐拥旖旎的滨海景观,水质清澈、风浪适中。
除了赏海景,平潭还能怎么玩?在龙王头海洋公园、68海里、坛南湾、22号国际游艇码头等景区景点,场景、玩法持续上新,帆船、游艇、海钓等各式海上休闲项目热度飙升。
在坛南湾远垱澳海域,海滩上游客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海面上,随着阵阵马达轰鸣声,一艘艘摩托艇驮着游客来回穿梭,溅起层层白色浪花。
在这里,“海上派对”项目成了人气王,无动力帆船、快艇、水上飞鱼等亲水活动点燃年轻游客参与海上运动的热情,还结合周边的沙滩资源打造沉浸式的海上游览线路。“海上运动太刺激了,体验感拉满!”杭州游客黄翠萍直呼过瘾。
平潭之美,还在于独特的海洋人文之韵。“五一”假期,澳前台湾小镇举办的“潮起・岚台艺海”文化艺术周备受瞩目。活动采用“每日一主题”的模式,依次呈现闽台舞狮、布袋木偶戏、脱口秀、街头快闪、电音派对、街舞挑战等精彩内容。
晚风拂过,平潭国际演艺中心热闹非凡。经典剧目《英歌》《西厢记》轮番上演,结合非遗体验项目,构建起“可看、可玩、可带走”的文化消费闭环,为城市夜经济注入新活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准备了低空飞行、沙滩音乐派对等项目,满足游客多样化文旅需求。”平潭综合实验区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宏介绍。
立足于滨海资源优势,近年来,平潭以海为脉,大力发展动感与时尚兼备的海上休闲业态,进一步打造融合运动、潮玩和文化等要素的“旅游+”模式,让更多游客畅享“蓝色游”,不断催热旅游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平潭接待游客228.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6.1%。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