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这座城,竟然隐藏着华夏文明起源?
国泰民安,山河锦绣!河南卫视公众号每周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18地市文旅综述,透过一份份“简历”,穿越时光隧道,寻找河南各地的独特记忆。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周口。
周口,地处河南省东南部的黄淮平原腹地,历史上多以淮阳区为中心建置。这里三川交汇、气候宜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之祖、史之初、国之根、文之源”是对这里最好的诠释。
这里是陈楚故城,历史上三次建国、五次建都;这里还坐拥沙颍河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曾经漕运兴盛、商业繁华,至今有“中原港城”之美誉。
在古老而年轻的周口,可以探寻华夏文明的起源,惊叹东方智慧的精奥,感受陈风楚韵的厚重,阅尽内河航运的变迁。
周口究竟有多古老?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过:“在五亿七千万年前至十九亿年震旦纪期间,中国境内绝大部分是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大片的淮阳古陆。”
谈及中国历史源头,大家都会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史籍记载里,不管“三皇”有多少种说法,伏羲始终位居首位,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他在淮阳建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发明创造,开启了远古文明。
相传6000多年前,因气候剧变,伏羲氏带领部落从成纪(今甘肃天水)沿黄河而下,在淮阳定居,与东方太皞部族融合,形成太昊伏羲部族。在这里,伏羲演八卦、结网罟、养六畜、正姓氏、制嫁娶、造书契、兴礼乐,点亮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据史料记载,伏羲“以龙纪官”,以龙为图腾,让淮阳成为“龙文化”发源地。他在此制嫁娶、正姓氏,结束远古乱婚、杂婚时代,开启“一夫一妻制”,中华姓氏也由此起源。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称:“中国最早的姓产生于伏羲时期,伏羲之后为风姓,这是中国第一姓。”
每年农历二月二的太昊陵朝祖庙会,自春秋起便香火鼎盛,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 年还以单日82.5万人的游客量创吉尼斯纪录。如今,它正从传统庙会向伏羲文化旅游节升级。2024年,中华太昊伏羲始祖圣地旅游区成功晋升为5A级景区,围绕“伏羲”“庙会”等元素,周口打造文旅IP,为游客带来新体验。
道教鼻祖老子诞生于鹿邑,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沈丘人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成为历代学童唱读的启蒙书;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山水诗人谢灵运,历史名人袁世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世界名模马艳丽和著名女排运动员朱婷等均为周口人。
周口文化资源丰富,是全国市级“杂技之乡”,著名的戏曲之乡、文学创作大市、书画收藏大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1项。
周口,一座大力发展临港经济的城市。“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历史上的周口,因航运而兴,繁华时帆桅如林万船竞发。明清时期的周家口(周口旧称)有“小武汉”之称。这里沙河、颍河、涡河、贾鲁河、汾泉河5条河流汇聚,内河通航里程达234公里,是河南省唯一能够常年通江达海的省辖市。
作为“河南第一大港”,它坐拥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跻身全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列,已开通 24 条国内国际集装箱航线。
与此同时,周口工业蓬勃崛起,构建起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城市建设上,周口注重生态人文融合,沙颍河湿地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夜晚华灯初上,城市流光溢彩,尽显别样魅力。
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由太昊陵与龙湖(东湖、柳湖部分)两大核心景区共同组成,国家5A级景区。
太昊陵是为祭祀“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修建的大型陵庙,坐北面南,是少有的集陵和庙为一体的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湖因伏羲氏定都宛丘,以龙纪官,号日龙师而得名,水域面积近万亩,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也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环城湖,被誉为“中原明珠”、“内陆奇观”。

鹿邑太清宫是老子的诞生地,道教文化发源地,道教的祖庭和李氏之根。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阴阳柏、九龙井、望月井、灵溪池、柱下史之柱、唐道德经注碑等等。

周口关帝庙位于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沙颍河北岸、贾鲁河东岸,三川交汇之地,座北面南,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整座庙宇为三进院落,占地约36000多平方米,现存楼廊殿阁140余间。这座古建筑群为仿宫殿式,布局严谨,巍峨壮观,装饰富丽,工艺精湛。是全国关帝庙中规模较大,石雕、木雕等雕刻艺术价值高,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建筑群。
弦歌台,又称厄台、绝粮祠,是纪念当年孔子厄于陈蔡绝粮七日弦歌不止而建造。现存弦歌台,为清乾隆四十八年重修。现存建筑有门二进,大门上有清康熙五十年立的“弦歌台”三字石匾额。正门两侧石雕有对联一幅,上联:“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下联:“庭前俎豆千年犹自仰高山”。

商水县叶氏庄园景区坐落于因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邓艾屯兵而得名的古镇——邓城,为豫东巨富叶方科及其后人所建,享有“诚信之根·水韵庄园”的美誉。
叶氏庄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中原地区典型四合院建筑,布局合理,陪衬得当,宏伟坚固。门楼上镶嵌有木刻雕花,做工精细。整个庄园规模壮观,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感。

说到周口美食,逍遥镇胡辣汤绝对是绕不开的传奇。相传,这胡辣汤的起源,还得追溯到几百年前,逍遥镇的老百姓们,用当地的香料和秘制配方,熬出了这一碗碗能让人精神抖擞的汤。2021年6月,西华县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邓城猪蹄可是商水县的一张美食名片,这道被誉为“小熊掌”的美食已有1800多年历史!
别看它外表朴素,啃上一口,那滋味,绝了!猪蹄炖得软糯又不失嚼劲,皮滑肉嫩,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胶原蛋白,再蘸上特制的酱汁,香而不腻,简直是肉食爱好者的天堂。
据传这道菜曾是慈禧太后寿宴贡品,干煸盘龙鳝不仅美味,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菜名灵感来自龙舞,鳝鱼在锅里翻动如龙在天空飞舞,光是看着就让人兴致盎然!
干煸盘龙鳝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口感脆嫩,香辣适中,是招待贵客的上乘佳肴。别小看这道菜,它可是把周口美食推向了全国舞台的“深藏不露”之作!
在老子故里鹿邑,有一碗神奇的“妈糊”,作为省级非遗美食,它承载着悠久历史和动人传说。相传是老子传授给当地百姓的一种救荒方法,如今已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早餐。
作为明朝贡品的孔集烧鸡,已经成为名扬海内的“灵魂美食” 。产自淮阳县的孔集烧鸡,呈现出黄中透红的诱人色泽,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它与道口烧鸡、关德功烧鸡并称“河南三大名烧鸡”。
沈丘千层豆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这块“会讲故事”的豆腐,白如玉,层层叠加的样子美不胜收。制作工艺精细,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掌勺才能做出完美的千层结构。
你对周口还有哪些了解呢?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图文综合自周口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吃可爱长大滴、肥仔粑粑、香香美食等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河南18地市文旅综述专题
即日起向各地征稿
投稿邮箱3023372187@qq.com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周口这座城,竟然隐藏着华夏文明起源?》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苏里南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