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新乡比干庙,天下林氏根

2023-05-21 07:02 阅读量:2.5万+

华人号:豫闻天下

“新乡比干庙,天下林氏根。”

比干庙鼎鼎大名,位于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的河南省新乡市卫辉。雪花飘洒,天地祥和,踏着2021辛丑岁末的一场瑞雪,探赜索隐,寻访古庙。

庙的山门前迎宾广场宽敞大气,中间矗立着比干的汉白玉塑像。未进比干庙内,一股浩然正气已然扑面而来。

比干庙是墓庙合一的古代园林式建筑,因墓而建庙,庙以墓为荣。林坚是比干之子,所以比干是林氏的太始祖,比干庙自然成为普天下林氏后裔寻根问祖的圣地。”比干庙管理人员马俊渠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多年来他热心联络林氏后裔,策划活动跑前忙后,在林氏宗亲中被赞誉为“比干之马”,有着良好的人缘口碑。

在庙门右侧,立着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是199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现在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现存的古建筑以一座翻建于明代的照壁引首,以主干道为中轴,两侧古柏蓊翳,依次是山门、二门、碑廊、大殿、石坊,四进院落,从低到高,以比干墓居于最后,布局完整、规模宏大,建庙一千多年来,凛然正气磅礴古今,砥砺士民敦尚节行。

追溯比干庙的历史,源自牧野大战胜利后周武王首为比干封墓,并赐林姓,彰扬忠烈遗风,尊崇儒贤大道。其后历代维修封谥,尤以北魏孝文帝三次太牢祭拜比干,并因墓建庙,从官祭、民祭,比干作为人中圣贤、神灵财神,世受馨香,尊崇敬仰之风绵延不断,人们以最简朴的方式,修庙祭祀,保护发展,穿越历史沧桑,成为集墓葬、庙宇、碑刻等珍贵历史文物和文化内涵为一体的人文历史名胜。

庙内文物古迹众多,其书法、雕刻、建筑风格都有很高的品位和历史价值。碑碣无言,涵盖了所有的历史朝代,其中孔子剑刻“殷比干墓”碑,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孔子真迹,坊间多有争议,仍被誉为“孔子存世第一碑”。北魏孝文帝的《皇帝吊殷比干文》更为魏碑体书法名碑。清乾隆皇帝出于对比干的敬重之心,《过殷太师墓有感》碑没有使用他拿手的行书,字体用的是少见的楷书,笔意端庄,雍容华贵。

“唯唯林氏,系出卫辉。”历史的机缘使得新乡卫辉成为比干的茔葬地,林坚的出生地。比干庙大殿前高高矗立的明代古碑记载“比坚,比干子也,逃匿林谷,窃姓为林,武王封为河清公”。遥想当年,比干夫人娇柔之体却以中华女性的坚强和懿德,避难长林石室传承了林氏血脉,繁衍迁徙成了华夏泱泱大族。皇帝赐姓,更成为林氏家族的骄傲,比干被尊为林姓太始祖。自然,比干庙也成为了林氏祖庙,是林氏一代又一代子孙寻根问祖的心灵圣地。

当地政府在弘扬根亲文化方面积极作为。改革开放后,从90年代初,新乡和卫辉市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四之时举办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引得海内外比干后裔林姓儿女纷纷前来卫辉寻根拜祖,在广大华人华侨的虔诚助力支持,世界林氏宗史文物馆、殷太师比干纪念馆的建设,泰国、马来西亚、印菲律宾等国家以及台湾、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林氏宗亲社团还积极赠存比干庙族谱,时刻不忘根在中原,情系故土,丰富比干庙规模内涵,提升了比干的世界影响力,比干庙已成为海内外比干后裔祭谒的心灵圣地。30多年的比干诞辰纪念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许多林姓客商也选择在新乡和卫辉投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繁荣。比干文化中包含的财神文化、妈祖文化、根亲文化、忠义文化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成为讲好黄河故事、中华故事的重要题材之一,以此衍生的新乡市比干文化旅游节,成为河南著名的节会文化品牌和新乡对外文化名片。

比干庙活的灵魂,在于他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体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基地。比干赤胆忠心,直言敢谏,被商纣王剖心致死,是中国历史中以死谏君的忠臣典范,被称为“三代孤忠”、“谏臣极则”。比干成为历代为官者的宗师楷模。在比干身上,体现了忠诚、干净、担当的节操和气节。

比干为人耿直,心系国家生死存亡,百姓安危。“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比干以身践行了为国为民的忠诚,其死后,人们感念其忠义,剖心的壮举,以无心言无私心,诚实守信,公平公正,民心选举成为道教中的文财神。封神演义中的比干慧眼识破狐狸精迷惑纣王,火熏狐狸精制成狐狸皮大氅警戒苏妲己的传说,与河北大营地区县志记载,比干当时为官,关心民生温饱疾苦,发明硝制技术加工兽皮,以此成为裘皮行业的祖师。“文财神”、“文曲星”、“裘皮行业祖师”,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仿佛万物有灵,比干庙内的一草一木,都有着与比干相关的传说。“没心菜”就是比干庙最有名的传说。封神演义中说比干惨遭纣王剖心以后,忠魂触动天庭,在比干缄口不语,骑马南行,到达心地(即现在的新乡),就可长出新的心来。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变成的老妇拦路叫卖空心菜。比干禁不住开口问道,“菜没心能活,人没心如何?”老妇答曰:“菜没心能活,人没心该死。”天机不可泄露,比干听后,口吐鲜血,坠马身亡。忠魂化作千年碧,赤窍似留一片云。至今,比干墓冢上和庙周围的田野里仍然生长着一丛丛空心菜。飞逝的时光,抹去了人们对古代史实的记忆,演变成这神奇的传说,以此来寄托对比干的崇敬与哀思。

位于大殿前的古柏是比干庙最有名的“开心柏”。它的树枝开裂至每一个枝梢,枝桠开叉处的凹形心脏外形,自然吸引着世人的瞩目和敬仰。比干庙的板柏有数十棵,以独特的树木外观,诠释着比干忠义感天动地的精神与故事,成为了比干庙内奇特景观。三千来的守护,传承了中华道义传唱着忠义传说。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林姓”。比干庙内的妈祖像,更是中原文化向海洋文化传播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起点。据族谱记载,妈祖姓林名默,是比干第87世孙女。而民族英雄林则徐更是光大发扬比干爱国精神,将忠孝家风、忠廉报国的比干精神以身践行,诠释的淋漓尽致,成为千秋典范。

根植于牧野沃土的中华林姓,秉承了优良的文化基因,经过三千年的岁月洗礼,林姓后裔遍布世界各地,多忠贞节义之士。

马俊渠介绍说,“比干庙注重家谱收集整理、比干文化学术研究,联合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学院成立了比干文化研究院和比干学院,建立了中华林氏家谱馆,立足于比干文化研究的权威和制高点。近年来,泰国林氏宗亲总会、台湾各大院校不断组织林氏后裔和大中学生到比干庙进行夏冬令营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研学,文脉绵延,家国一体。”

比干耿直敢言,忠谏遇害,为国为民之心赤诚可鉴,感动无数后人。从周武王赐姓封墓开始,北魏孝文帝在《皇帝吊殷太师比干文》中慨叹“耿耿介士,胡不我臣?”意思是说为什么比干那样的忠贞之士不是他的大臣,唐太宗、清乾隆等历代帝王都亲临祭奠并立碑撰诗文大加歌颂,其初衷虽然是为了希望有更多像比干那样的忠臣来帮助维护其封建统治地位,但客观上也是有利于社稷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安定生活。

比干庙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众多,文化积淀厚重,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比干庙是林氏之根,在民间是寻根问祖的圣地,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做好保护的同好以文招商,积极引导健康发展,打造祭祖品牌,成为推动新乡文旅文创战略实施的一支潜力股。

雪花自天而降,毫不犹豫投入大地的怀抱,虽然倏然融化失去了自我,但却滋润了大地。这一自然景象,不正喑喻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么?人的肉体早晚终将失去,而精神永存,会长留于天地之间。

比干精神,正是如此!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比干庙。斯人已去芳名永留,比干直言敢谏,初衷是为了国家社稷的长治久安和天下黎民百姓的民生福祉,其精神长存天地间,启迪后人,引领烛照未来人们脚下的漫漫人生道路。

“回望去时径,唯余柏苍苍。”快要离开时,回首朱墙黛瓦,古柏森森,比干庙更显肃穆庄严。跨路的牌坊正中间雕刻着的四个鲜红色的大字:“赤胆忠心”。笔力遒劲,龙凤呈祥。马俊渠告诉我们说,这是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所题。

“忠厚千秋业,人文代代传。”如今的比干庙,现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研学基地,比干的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维系海内外林姓游子寻根问祖的精神主脉,薪火传承、生生不灭。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新乡比干庙,天下林氏根》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危地马拉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