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江扬:穿过巴拿马运河

穿过巴拿马运河

  江扬(作家)

   本文首发于香港《大公报》2025年4月26日

 

巴拿马运河。摄影:欧伟建

 

“前方就是巴拿马运河,我们的船马上就要进入闸口!”

 

金属质感的广播声划破黎明的上空,惊醒睡梦中的我,立马跳下床披上外套,沿着昨晚热心的船员私下带领我们走过的捷径,绕过余温未散的厨房,奔向顶层船头的甲板。

 

晨雾还没完全褪去,整条运河都浸在祖母绿的釉色里。水面浮着薄纱似的青蔼,远处排队通过运河的船影被揉碎成斑驳的光点。我们的船正以蜗牛速度前行,两岸的树木蒸腾着青翠的呼吸。深绿色的植被覆盖着陡峭的山坡,藤蔓从树干上垂下来,偶尔能看到色彩鲜艳的鸟飞过。微风吹来,我闻到一股咸涩的锈味,它吹起铁锚与礁石碰撞出的古老记忆。

 

500年前,西班牙征服者的舰队在此搁浅,殖民者的阴影从此投在南美洲大陆最纤细的蜂腰处。

 

100年多前,法国人的蒸汽挖掘机轰鸣在巴拿马地峡,科隆港的椰子树都在震颤中落下果实。疟疾缠身的劳工们用鹤嘴锄叩击着赤道线下滚烫的岩层,却不曾想到黄热病比雨季更早到来。法兰西的雄心最终被撞得粉碎,留下的是这场持续八年工程被迫停工下马的唏嘘。

 

直到美国的星条旗在地平线上扬起,历史的剧本陡然转折。由美国导演的巴拿马独立,用一纸条约将运河区化作“国中之国”,建立美军基地。在战舰的炮口下,新生的共和国以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换取自由之身。当蒸汽挖掘机碾过库莱布拉山的岩层,那些来自巴巴多斯的黑人劳工、中国华工和印第安原住民,用生命在花岗岩上刻写出20世纪最壮阔的工程诗篇。

 

巴拿马运河的早晨。摄影:欧伟建

 

这条全长82公里的人工水道,以钢铁与血泪铸就的意志,将太平洋的浪涛与大西洋的潮汐紧紧相握,让世界版图上的海洋从此不再遥远。人们不会忘记,以前商船从纽约驶往旧金山要绕行南美合恩角,在两万公里的惊涛骇浪中,风暴与冰山曾经吞噬过无数的生命与财富。1914年巴拿马运河的诞生,将这段死亡航程锐减近万公里行程,不仅改写了航海史的经纬,更成为全球贸易的脉搏与地缘政治的棋眼,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镌刻下深刻的印记。

 

视线前方,由船闸组成的钢铁阶梯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那些承载着二十世纪工程荣耀的混凝土巨兽,好似在舒展着液压的肩膀。排在我们船前面的那艘二十万吨级的集装箱货轮正被缓缓拽入闸室,像母亲用襁褓托起熟睡的婴孩,那样轻巧,那样温柔。

 

驶入运河闸口。 摄影:欧伟建

 

我好不容易挤进三个印度人的自拍杆之间,避开提前卡位的摄影脚架在防撞杆前组成的荆棘,透过无数道视线的缝隙,目不转睛地盯着闸口。各种语言交流混成的杂音,在这个早晨织成无形的焦虑蛛网。

 

汽笛刺破雾气,八艘铁锚般的拖船破浪而来,它们分列两侧,引导用钢缆固定船身。我们的船稳稳地停驻在闸室中间,钢制闸门慢慢闭合,彻底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人们屏息凝神。只见注水口吞吐着银蓝色的水龙,水位越升越高,船也跟着“长高”,直到与下一个船闸内的水位相同。船体像被无形巨手托举的玩具,慢悠悠滑向下一个闸口。当水位与加通湖完全齐平,两股水流在船舷交汇。

 

等闸门再度开启时,风突然有了重量,它卷着太平洋的咸涩扑在后颈,而前方加通湖的碧波正裹挟雨林气息涌来。我回望那道缓缓闭合的钢铁闸门——它不仅是水利工程的杰作,更见证了人类跨越地理阻隔、连接世界的永恒野心。

 

货轮驶入巴拿马运河。摄影:欧伟建

 

这条水道不仅是商船的黄金走廊,承载着全球航运的半壁江山。二战期间,更成为美军驰骋两洋的战略跳板——军舰与补给船只如梭穿行。冷战铁幕下航权化作政治筹码,每一道闸门开合都牵动着世界权力的天平。

 

运河建成百年来,美国通过运河区攫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而巴拿马却只能从这条黄金水道中获得非常少的财富分成。曾经有一段时间,运河区内的巴拿马国旗都被禁止悬挂。不平等的局面,深深刺痛了巴拿马人民,成为他们为主权抗争的动力源泉。学生们勇敢地举起国旗,走向运河区,要求尊重巴拿马的主权。抗议活动最后遭到暴力镇压,护旗运动却成为巴拿马人争取运河主权的转折点。

 

走过一段又一段岁月,巴拿马人的民族气节始终不变;穿越一场又一场风雨,他们的爱国之情一直相伴。几十年的抗争,最终迫使美国坐上谈判桌。随着1999年最后一声钟响,运河的主权终于回归巴拿马。

 

正当我乘坐的船2025年1月穿过巴拿马运河时,恰逢运河博物馆开设了名为“旗帜画廊”的全新常设展厅。第二天,专程去参观运河博物馆的我,发现那些静默的展柜里,藏着比风景更深刻的时空密码。一面极具象征意义的巴拿马国旗,上面布满岁月痕迹。它无声地控诉着殖民遗留的不公,再现巴拿马人民为尊严而战的集体回忆。它提醒世界:主权不是强权交易的筹码,而是人民用生命捍卫的尊严。

 

巴拿马运河博物馆里的旗帜。网络图片

 

时光如刀,有多少旧梦禁得住剪裁?这百年,走远的是一个霸权的喟叹,留下的是悲怆的年轮和世纪的更迭。昔日“全球最牛收费站”变成巴拿马国家经济的脊梁,年逾30亿美金的通行费滋养着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

 

当我们的船穿过巴拿马运河,16万吨的庞然大物在航道中从容转向时,我仿佛看见历史长河在此打了个漩涡:西班牙人的黄金梦、法国人的悲壮、美国人的霸权,最终都沉淀为巴拿马人手中连接世界的钥匙。地峡依旧,而运河已不再是强权的注脚,而是文明与牺牲书写的史诗,在潮起潮落间,永恒吟唱着人类对地理桎梏的超越。

 

END

 

江扬

作者简介:

江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任香港《文汇报》首席记者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江扬:穿过巴拿马运河》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危地马拉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Harvard in News on 5/6/2025 媒体中的哈佛

Harvard in News, 新闻中的哈佛昨天 19:09

安康有个黄建国

华人头条-荟萃文坊05-05 20:48

立夏(二十四节气歌谣之七)

华人头条-荟萃文坊05-05 20:48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