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文遗传承的准确性,别总由小学生提醒丨光明网评论员

2025-05-19 18:58 阅读量:6k+

华人号: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新闻又见博物馆展陈说明被小学生纠错。近日,一位五年级学生在参观某地非遗馆时,怀疑“手叉腰”被写成了“手又腰”,在向浙江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厅长写信反映后,得到了回信致谢,错别字也得到了纠正。一来一回,成为近期网络世界的一段“佳话”。
博物馆迅速反应值得肯定,可如果将此类“佳话”堆叠起来看,则值得品咂。此前,山西太原一高中生张同学在太原博物馆参观时,发现9件文物标识出现错误或不当,比如将一“清顺治”时期的五彩人物图瓷花觚写成了“明崇祯”;河北石家庄10岁男孩田佳沛游览西安碑林博物馆时发现碑文标注时间错误;内蒙古一11岁女孩指出河北博物院《中山国主要战事》展板将古时“云中”和“九原”的现地域写颠倒了。
这些错误中,有些是疏忽大意,有些则涉及史实考据,需要专业知识和专心研究。中小学生能跨过“高门槛”、为专业机构“纠错”,一方面体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学识积累;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真实呈现了当下“文博热”中一组不一样的观众群体——他们不仅眼神“犀利”,也对文化遗存充满了穷根究底的“好奇心”,和为史实纠偏的“较真劲”。
与之形成观照的是,“打卡”“沉浸式观展”“VR穿越”等观展方式时常占据新闻版面;大量年轻人的文博热情,通过“撞脸奥特曼”“牵手千年闺蜜”“文物表情包”等话题冲上热搜——“情绪价值”和“氛围感”,似乎成为传统文化在当下年轻人中传播的另一种话语。
经不同群体视网膜的投射后,文化遗存有了不一样的气质。一种严谨,一种相对松弛;一种确认史实,一种感受史实;一种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细致观察,一种则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关联的全息体验。二者看似割裂,却都是与传统文化发生的“共情”,是对历史遗存的“活化”。
一个历史实物带来的信息是丰富的,它是连接人们感官、认知与情感的综合体,比如同样观看一座应县木塔,有人看见了结构力学,有人看见了梁思成建筑保护的坚持,也有人看见了工匠技艺的精湛高超。这是文遗的价值所在,也为人们提供了“共情”的多样表达。
只不过,任何文遗的“活化”都需要以“精确”为前提。毕竟,博物馆通过多样化展陈方式吸引人们见真迹、观特展、近距离触摸历史文化脉络,就是希望人们以展品为原点,对其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进行精确复位,进而在珍宝背后读懂文明的真章。
因而,中小学生面对史实的“较真”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做好文化传承既要形式多样,也要内涵准确。
国家文物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在博物馆数量日渐增多的今天,博物馆还应该修炼好内功,对历史敬畏,也对观众尽责。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文遗传承的准确性,别总由小学生提醒丨光明网评论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马达加斯加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