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文化中国行丨文昌会文宝石村“送灯”迎新春:百年民俗焕新彩 盏盏花灯寄乡情

2025-02-10 15:56 阅读量:4.4万+

华人号:海南侨联
南海网2月10日消息(记者 袁玉龙 实习生 马康奇)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文昌市会文镇宝石村锣鼓喧天、灯火璀璨,一场传承百年的“送灯”民俗活动在此举行。这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不仅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还特别邀请了部分海外游子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灯首”林秋雅女士家中做好的各式花灯。记者 袁玉龙 摄
据了解,“送灯”是文昌当地历史悠久的民俗传统,最早可追溯至清代咸丰年间的《文昌县志》,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送灯活动通常在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举行,各村活动时间略有不同。在文昌方言中,“灯”与“丁”谐音,送灯寓意“人丁兴旺,家景兴隆”,寄托着村民对先祖的敬仰以及对子孙后代平安顺利的美好祝愿。

“灯首”林秋雅女士家中做好的各式花灯。记者 袁玉龙 摄
今年的“送灯”活动对林秋雅来说意义非凡。作为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永久名誉会长,她专程从海外返回家乡主持送灯仪式。林秋雅向记者介绍:“我们村的‘灯首’三十年一轮,今年正好轮到我家,这是家族的荣耀,也是传承的责任。”她坦言,小时候只听说过家乡的这一习俗,如今亲身参与其中,才真正体会到送灯的趣味与家乡的热闹。

盅盘舞队首站来到“灯首”林秋雅女士家中进行表演并献上祝词。记者 袁玉龙 摄
当晚,“送灯”队伍来到“灯首”林秋雅女士的祖居中,巡游队伍中,村民们手持各式花灯——福灯、花篮灯、飞机灯、鱼灯等,沿村巷缓行。队伍每至一户,主人家便燃放鞭炮和烟花相迎,五彩斑斓的烟花照亮夜空,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随后,盅盘舞队献上祝词,瓷盘、瓷酒杯、瓷勺子、筷子……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瓷器,在舞者的手中变成了乐器,叠置的瓷盅撞击,清脆悦耳的声音此起彼伏,舞者在台上翩翩起舞,表演诙谐风趣、欢快热烈。热闹的表演与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年俗画卷。

盅盘舞队首站来到“灯首”林秋雅女士家中进行表演并献上祝词。记者 袁玉龙 摄
宝石村的“送灯”习俗从明清时期延续至今,核心仪式包括祭祖、制灯、巡游、焚灯祈福等环节。今年的活动特别融入了现代元素:造型新颖的飞机灯既保留了传统竹编技艺,又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活动中,村民们将写满心愿的花灯送至村中公庙集中焚化,象征着祝福随烟火升腾,庇佑子孙平安。
宝石村用纸和竹篾扎成的花灯。记者 袁玉龙 摄
林秋雅动情地说:“海外游子最念家乡的灯火,这盏灯不仅是习俗,更是文化的根。”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百年民俗,让文昌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此次“送灯”活动不仅展现了文昌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增强了海内外文昌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送灯”这一古老习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END

来  源:南海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文化中国行丨文昌会文宝石村“送灯”迎新春:百年民俗焕新彩 盏盏花灯寄乡情》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几内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侨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