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破解“人鸟矛盾”,让羽翼与稻田共生

2025-05-22 13:30 阅读量:1.1万+

华人号:社会能见度

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迈入新征程,是检察公益诉讼的重要任务。今天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本刊特别为您呈现上海检察机关携手社会各界,破解“人鸟矛盾”,平衡鸟类保护与农业生产关系的故事。

羽翼与稻田的共生故事

水清土净,众鸟翔集。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崇明岛东滩候鸟栖息地,是我国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之一,既是各类迁徙候鸟理想的栖息家园,也为周边农户提供了适宜的耕种之地。

但是,翠羽过陇、燕影耕烟的物候交响却出现了“杂音”——栖息地周边的农作物、水产因大量候鸟的迁徙造成减产,野生鸟类因农户拉起的防鸟网伤亡。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有效解决“人鸟矛盾”?上海市检察机关通过专家研讨、公开听证等举措,携手各方共同发力,推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每年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包括白腰杓鹬在内的多种候鸟,到上海崇明岛东滩候鸟栖息地“中转”,为接下来的漫长飞行储备充足能量。

护鸟与保收的现实矛盾

近年来,随着东滩生态环境的改善,来此栖息、越冬的鸟类种类、数量不断增加,成群结队的候鸟在迁徙过程中,将广泛分布的农田、果林、鱼(蟹、虾、鳖)塘当成“天然食堂”,造成农户种植的水稻、水果、蔬菜及养殖的水产等减产。

2024年7月,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下,上海市检察院将此线索交由崇明区检察院办理。检察官随即开展调查,多次走访水产养殖合作社和相关职能部门。“我们了解到,附近农户因鸟类侵害平均减产5%至10%,严重的造成减产20%。”崇明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程竹松说,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东滩自然保护区”)周边共有水产养殖户170多家、粮食种植户80多家,养殖、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为防止鸟类吃掉农作物和鱼蟹,部分农户在没有统一标准规制的情况下,自行在农田、养殖水域上架起了防护网线。

“在靠近东滩自然保护区2公里的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架设有6万多平方米的防护网,网上可见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鸟类尸体40余只。”程竹松回忆说,“我们深入走访发现,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崇明区不少地方存在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中使用防鸟网线致使鸟类伤害的情况。”但是,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将“捕鸟网”列入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也规定,在农田、养殖塘、经济果林等区域设置防护网的,应当向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但因防鸟网、捕鸟网并无显著区分,亦无明确标准,相关规定在实践中落实存在难度。

崇明东滩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每年往来鸟类繁多,又处于经济发展活跃、人口高度密集的长三角地区,鸟类迁徙、栖息地和农户耕种、养殖地高度重合,“人鸟矛盾”客观存在。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民生利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专家研讨+公开听证”

为解决“人鸟矛盾”支招

农业生产中,使用防鸟网线对鸟类有何危害?因保护鸟类造成的农作物受损当如何平衡?……今年2月28日,崇明区检察院在东滩自然保护区召开“崇明世界自然遗产地周边候鸟保护和雾网治理”专题研讨会,来自法学、农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人大代表、东滩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等应邀参会。

上海市崇明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访东滩候鸟栖息地,了解造成“人鸟矛盾”的深层原因。

“防鸟网线不仅会造成鸟类受伤甚至死亡,还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甚至对种群造成影响。”上海市人大代表王愫怡在2024年就关注到保护候鸟致农户受损问题,他建议有关部门通过补偿、补贴等方式解决。

“目前国内缺乏防鸟网线生产标准,建议通过使用黄色、红色等显眼颜色,统一网线材质、网孔大小等标准,减少对鸟类的伤害。”谈到防鸟网线的生产标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马志军建议道。

“附近农户防鸟,其实还是为了生计。可以试点‘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引导农户参与观鸟导游、自然教育等业态。”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童春富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保护农户利益角度提出破解难题的对策。

专家们围绕相关议题,建议从标准制定、执法强化、法律修订三方面系统施策,破解防鸟网线监管碎片化问题,推动形成生产有标能参、执法有据必依、受损有法可偿的治理体系。

崇明区检察院结合研讨内容和区域实际,委托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及其团队,起草了《农业生产中的防鸟网线生产标准和使用规范》,围绕农业生产中防鸟网线的术语和定义、使用管理等提出建议,旨在为后续科学治理提供专业支持。

一边是鸟驿站,一边是米粮仓,如何寻得两全之法?3月28日,就崇明世界自然遗产地周边野生鸟类是否因防鸟网线受到伤害、相关部门有无监管职责、履职整改计划方案3个主要问题,崇明区检察院召开听证会,听取相关行政机关、河蟹养殖行业协会、农作物生产集团及鸟类保护志愿者等多方主体的意见。

“可以看到在防鸟网上有鸟类尸体。这些线很细且有黏性,鸟被缠住后很难脱身。”刚从东滩赶来的上海市野鸟协会志愿者姜龙播放了在崇明区调查时拍摄的视频,“农业生产中除了架设网线,还有很多防鸟方法。真正的防鸟网,鸟撞上去后会被弹走,是不会伤害到鸟类的。”

“我们公司5万余亩永久基本农田需要完成粮食生产任务,无法大规模让渡土地供鸟类觅食。”农作物生产集团负责人无奈地表示,“目前农户架设的传统防鸟网线仅能将损害降低53%左右,同时还存在误伤鸟类风险,至于采用无人机、声光等驱鸟技术,其成本则远超农户的承受能力。”

如何加强野生鸟类保护,防止其受到防鸟网线伤害?相关街镇负责人分享了经验:对野鸟保护实行数字化监管,通过开发小程序、试点“数智治理积分制”等举措,鼓励村民参与护鸟行动,等等。相关行政部门针对补偿机制有法可依却无法执行的现状,建议联合财政部门研究河蟹养殖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物化补贴平衡农户成本与生态保护需求。

经过2个多小时的听证,大家一致认为,崇明全区均属禁猎区,虽然多数情况下农业生产中使用防护网线不是故意猎捕,但有时客观上确实会伤害野生鸟类,损害生物多样性,侵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行政机关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履行监管职责。

多措并举共护生态与民生

“这场听证会是缓解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发展矛盾冲突这一世界难题的生动实践。”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在观摩听证会后表示,此次听证有助于凝聚各方智慧和共识,推动落实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采取法律、科技、行政、财政等综合措施,为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提供崇明思路。

近日,在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和上海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的指导下,崇明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野生动物保护和农业生产管理职责,对该区农业生产中使用防鸟网线造成鸟类伤害的情况加强监管。

“保护候鸟绝非以牺牲人民群众利益为代价,人民群众对农业生产的合理诉求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同样要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崇明区检察院检察长潘春伟表示,接下来该院将与各行政机关加强协作,引导各方以科学化手段化解“人鸟矛盾”,做好候鸟保护的“后半篇文章”。

候鸟保护与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加强线下监管,上海市检察院还指导黄浦、长宁、杨浦等区检察院加强交流磋商,在线上督促辖区电商平台禁止销售捕鸟网、设置商品上架前置拦截等,取得良好成效。

“我们的目标是在办案中实现候鸟保护与农民利益保护的平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包括出台防鸟网的生产标准和使用规范、农民护鸟意识的提升和执法部门的严格执法。”上海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林仪明表示。

来源:检察日报·公益周刊
作者:张心恬 潘志凡 王斯怡
摄影:张斌
编辑:郭琦 李文睿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破解“人鸟矛盾”,让羽翼与稻田共生》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毛里塔尼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