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6 17:49 阅读量:3.3万+
华人号:永春乡音为了回顾2018年华侨华人的不平凡历程,中国新闻社联合侨鑫集团推出“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选”活动。
在4日刚刚结束的“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上,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已然揭晓!
这位永春籍华人光荣上榜
↓↓↓
郑文泰
图为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左)为海南万宁兴隆热带花园董事长、印尼归侨郑文泰(右)颁奖。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在过去26年时间里,印尼归侨郑文泰在侨乡兴隆靠一己之力寻找、购买、培育珍稀濒危物种种苗,把一座荒山弃林逐步建成拥有百万株树木的兴隆热带花园,使许多濒临灭绝的植物得到保护繁殖,形成群落,恢复良性生态循环。
如今,兴隆热带花园被国家确认为四大环境生态示范教育基地之一和物种基因库。园内生长的近4000多种植物中,珍稀濒危植物占65种。
当前中国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一领域,郑文泰既是默默奉献的耕耘人,也是身体力行的先行者。26年不懈坚持,应该得到尊敬与掌声。
郑文泰
郑文泰,男,祖籍福建永春仙夹,1945年8月出生于印尼,1960年回到祖国,现任海南省兴隆热带花园董事长、总经理。他是一位“护绿”追梦人,希望在人们盲目开发的过程中抢先保护海南的特有树种和濒危植物。2009年被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2013年12月,获评中国“侨界杰出人物”,2014年1月28日,入选“感动万宁”2014十大年度人物。2015年10月,郑文泰被评为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1964年,19岁的郑文泰来到万宁兴隆华侨农场,在这里,他半工半读完成了华侨大学植物分类细胞学课程,与兴隆结下渊源。
万宁“怪人”郑文泰
9月18日清晨,阳光穿过树叶,照在万宁市兴隆热带花园小径上。一个戴着鸭舌帽,穿着拖鞋短衣短裤的老人从树林里走出来,花白的胡子,黝黑的皮肤。没有多余的客套,这个老农模样的男子跟记者打了个简单的招呼:“来啦,我们到咖啡厅去坐。”
他就是郑文泰,今年72岁,万宁当地家喻户晓的“怪人”,印尼华侨后代,本应接管庞大家族企业,成为一名打着“飞的”的商人。1992年,他却做了一个让常人无法理解的决定,脱掉西装,穿上短衣短裤成为奔波在兴隆一块荒地上的园林工人。从此,“怪人”这个名称在他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记。
不当董事长的“怪土豪”
1992年,是郑文泰人生的分界点。
1945年出生的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是一名成功的房地产商人。资产有多大?“我旗下的企业总资产在上世纪90年代,在广东能排到第五。”郑文泰说。那时,他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1991年上半年,郑文泰在兴隆投资建设一家酒店。一天清晨起床,他感觉浑身发热,于是在浴缸里泡了个冷水澡,结果刚刚躺在浴缸里没多久,就晕倒了。
郑文泰躺在医院休养三个月,这个本就不缺钱的董事长,越来越明白,生命可能随时结束,但是深藏在自己心底的那个梦还没有实现。
郑文泰15岁回国,19岁到万宁兴隆华侨农场,用7年的时间,半工半读完成了华侨大学植物分类细胞学课程。正是这7年,让他迷恋上了绿色。1971年,郑文泰先后前往香港、台湾等地求学,学的均是土木建筑专业。这一专业以及后来从事的工作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他心底那个梦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他要造一片绿色森林,让动植物在这片绿色森林里和谐自由地生长。
1992年的一天,郑文泰来到兴隆,和时任华侨农场场长黄炳松签署了一个协议,农场出地,他出资一个亿,将农场内一片5800亩的荒地打造成一片热带雨林。
这一天前,他是西装革履的成功商人。这一天后,他成了一个穿着短衣短裤,整日奔波在荒地里的园林工人。而他也有了第一个外号:“怪土豪”。
愿赔钱造林的“怪商人”
1991年,是郑文泰打造热带雨林的时间起点。
一片热带雨林的自然恢复,需要400年的时间。郑文泰要在那片5800亩的荒地上恢复一片热带雨林,谈何容易?
大病初愈的郑文泰,一出院立刻和国内20多名植物专家取得联系。20多人先后奔赴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寻找一个最适合打造热带雨林的地区,最后选定万宁兴隆。
“你现在看到这里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林木,当年我们可是花了不少心血。”郑文泰指着外面的林木骄傲地说,当时他一共招募了1000多个员工,这些员工就做一件事,育化从国内外收集来濒临灭绝的各种树种,等到种苗成型后,再根据其生长的特性择地移栽。而最初在园区,苗圃就占了十多亩地,可想而知那是一场多大的“战役”。
“他每天都是6点多起床,在园区巡查一遍后,就带着工人开始干活,一直忙到晚上六七点。”郑文泰当年的助手黎良金说。很难想象,一个身家数亿元的大老板,竟然穿着短衣短裤和园林工人一起干活。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参与郑文泰热带花园建设已5年的合作伙伴纷纷撤资。风景虽已初步形成,但仍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而热带雨林修复工程无回报,让郑文泰的资金链濒临断裂。就在这时,当初并不支持他这项事业的父母,看到郁郁葱葱的林木和被晒得黝黑的郑文泰后彻底感动了,果断出手资助自己的儿子。
几年后,当地房地产开始兴起,有房地产商看中了郑文泰的热带花园,找他商量,让他划出一小块地搞房产项目换回一大笔资金,却遭到郑文泰断然拒绝。
为了筹集到更多资金投入到园区建设,郑文泰开始不断接工程绿化项目,通过从这些项目赚到的钱,来贴补园区的建设。
“我最初的想法是投入1亿元,现在可能已经好几个亿了。”愿赔钱造林的“怪商人”郑文泰,未来还要投入多少,赔进去多少,他都无所谓了。
不拿国际大奖的“怪老头”
几乎每天傍晚,郑文泰都会在园区里的一棵大树下坐着,享受夕阳的美好。
25年的时间,他打造的热带雨林已经到了第二个恢复阶段。热带雨林面积由最初的5800亩扩大到了1.2万亩。
为了将兴隆热带花园这片雨林修复好,郑文泰每年都以各种形式邀请国内、国际专家到园区内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不仅为园区生态修复提供智力支持,也感染了很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张继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农林研究所工作了8年,2016年年初,他毅然辞掉了这个“铁饭碗”,只身来到兴隆热带花园从事热带植物繁扩研究。
“我们需要找的种子太多了,很多人会从国外给我带回来。”郑文泰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人给他带过种子。有一年,一位陌生华裔人士给他来信,信中说:从美国棕榈苏铁协会得知,郑文泰先生正在建设热带花园,扇棕树在印度濒临灭绝,加尔各答和兴隆所处地理纬度相近,特寄去一些种子,让扇棕能在中国海南生长。
不仅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认可,郑文泰保护植物的行为也被一些国际机构认可。2016年年底,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给郑文泰发来信函,让他申报“马什国际植物保护奖”,张继芳要帮他填写资料,却被郑文泰制止了。“这个奖是植物保护领域国际大奖,是授予提高公众植物保护意识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的。”张继芳说。
“我不需要什么大奖,我只想踏踏实实将这片雨林打造好!”郑文泰回答。在郑文泰的资料库里,张继芳看到一大摞奖状和证书被丢在最里面的角落。(本文2017年09月21日刊登于海南日报)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