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

2025-05-13 13:19 阅读量:9k+

华人号:中国网
 

央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记者王进文)5月13日,以“长城之约·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幕。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领域的200余位嘉宾出席开幕式。长城文化节期间,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开展持续全年的多元融合、精彩纷呈的长城主题文化活动。

开幕式现场(央广网记者王进文摄)

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北京市长城沿线各区共同承办。本次文化节秉持专业性、国际性、参与性的鲜明特色,吸引长城保护、价值挖掘、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京津冀及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机构代表,以及国际社会专注于长城文化研究传播的外交人员和国际友人,共同探讨如何将长城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让长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北京段长城全长520.77公里,遗产价值突出、文化内涵丰富。在保护传承方面,北京秉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原则,强化高位统筹。北京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一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完成《北京市长城保护规划》及8个重点区段规划编制,构建起全方位规划体系。持续开展资源普查与考古,箭扣、大庄科等修缮项目借助数字科技和多学科研究保留原貌。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在箭扣长城脚下建立,并加强科技应用,开展无人机巡护、新技术研发,搭建资源信息和灾情预警平台。在文化弘扬上,北京依托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优势,连续6年举办北京长城文化节,推出学术、展览、文创等活动。以中国长城博物馆建设为牵引打造中小博物馆集群,利用VR/AR技术创新展示体验,推动长城文化进校园。以重大活动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境外记者参观、创作短视频提升长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在惠民发展上,秉持“人民共建共享”理念,推出“长城+民俗”“长城+生态”等文旅融合片区。延庆区石峡村依托长城资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千余种长城文创产品、“长城研学”“夜长城”等项目,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探索新路径。此外,北京贯彻融合发展理念,完成平谷、延庆长城保护区划调整,打造“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持续完善长城文化探访线路及展示阐释系统。

长期以来,延庆区持续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争当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领头雁”。近年来,延庆区以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推进实施《延庆区长城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开展50余项长城抢险保护工程,构建“网格化+专业化”管理体系,划分三大片区、设立保护站,以“最小干预”原则守护长城古韵。2024年,延庆区实施7项长城本体修缮工程,涵盖砖石、土边长城。同步推进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打造国家级文化地标,联动八达岭长城景区及周边文旅资源,推出精品线路,推动文旅融合,让长城文化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延庆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分享了记者眼中延庆区在保护长城、推动区域发展方面的生动实践;北京大学生长城保护志愿服务队代表分享了大学生在长城保护志愿服务中的感人经历和深刻体会,展现当代青年对长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北京市文旅局发布十条“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自驾游线路,辐射联动长城沿线丰富的文旅资源,为游客提供丰富的长城文化体验之旅。十条线路串联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六区,辐射联动八达岭长城景区、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黄花城水长城、司马台长城等多个优质旅游景区,以及超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游客可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干道便捷抵达重要景点,深入体验长城的魅力。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1+4+N”活动并启动北京长城文化节Logo征集活动。本次长城文化节构建“1+4+N”活动体系,除精彩的开幕式外,四场京津冀长城文化重点活动也将接力登场。

开幕式后,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启幕,众多专家学者、文化名人齐聚一堂,共话长城文化传承与发展新路径,为长城文化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9月至10月,怀柔区黄花城水长城系列活动专场将精彩呈现,游客可在此欣赏水长城的独特风光,感受文化与自然交融的魅力,领略长城在不同环境下的别样风情。6月中旬,天津市黄崖关长城景区将举办京津冀长城文物主题游推介活动。9月中旬,河北省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举办京津冀长城保护成果国际传播活动。

长城文化节期间还将创新推出多项特色文商旅体系列活动,覆盖传统戏曲、现代文创、文物研讨、户外运动等领域,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马尼拉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華人国学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