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若申遗成功 黎维雄:推动大旗鼓文化进校园

2025-04-25 12:00 阅读量:1.7万+

华人号: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相较于已发展成熟、拥有全国赛事与制度支持的舞狮,大旗鼓仍处于推广初期,参与者多来自草根阶层。

(槟城25日讯)若大旗鼓顺利申遗,这项承载视觉震撼与社区记忆的民俗技艺,将首度获得国际层级的文化认可。对此,槟州大旗鼓副总务黎维雄表示,申遗不仅可提升大旗鼓的社会认同,更有助于推动学校与家长重视这项传统艺术的价值与传承。

他是接受《东方日报》记者访问时坦言,相较于已发展成熟、拥有全国赛事与制度支持的舞狮,大旗鼓仍处于推广初期,参与者多来自草根阶层,普及与传承需仰赖更多社会资源的挹注。

“我们的挑战,是如何让这项来自民间的文化进入校园,让年轻一代不仅学会舞旗,更能理解它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他指出,目前表演所用的大旗竹竿长度达32至33尺,若要在校园落实上述计划,他们将依教学需求调整长度,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性与操作性。

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行政议员黄汉伟早前指出,若进展顺利,申遗成果最快将于2026年底揭晓,让这些传统技艺获得国际层面的认可与珍视。

在这波申遗行动中,逐步崛起的大旗鼓文化尤其受到关注,作为集体表演与精神像征于一身的传统民俗,大旗鼓除了结合视觉震撼与肢体协调,更承载着基层社群的文化记忆。

黃天發(左)與黎維雄接受《東方日報》的訪問。
黄天发(左)与黎维雄接受《东方日报》的访问。

黎维雄指出,目前仍有不少家长认为大旗鼓过于粗犷,或仅属草根活动,不及武术或舞狮那样具规模与体面,他们希望透过制度化的训练、师资认证与比赛平台,逐步翻转这样的刻板印象。

为此,该会也计划设立教练班与裁判班,培养专业团队进入校园,并效仿舞狮比赛模式建立舞旗竞赛平台,让学生能在实战中成长,提升参与感与荣誉感。

不过,黎维雄也坦言,学习大旗鼓并非轻松之事,除了需有体力,更得不怕吃苦。

他打趣说,“皮要够痒或找皮痛的”,不怕痛,是学习这门技艺的首要条件。

“现在的孩子普遍怕吃苦、怕痛,因此如何提升他们的耐力,意志力和平衡力是推广这项文化的最大难关。”

槟州大旗鼓主席黄天发补充,虽曾在州内一所私立中学开设大旗鼓班,初期反应热烈,但随着训练进行,学生陆续退出,显示传承工作仍需更细腻的策略与持续陪伴。

他也进一步说明,大旗鼓不只是“舞”,其背后的器具制作也蕴含丰富工艺。

“许多人误以为只需一支竹竿便能舞旗,实则每一根旗杆皆须经过繁琐处理,即从矫直、清洗、打磨到上漆,步骤繁复且讲究技术。”

黎维雄还提到,若申遗成功,除了文化层面的意义,这也更将为地方旅游与相关产业带来新契机。

“无论是舞旗技艺、制竿工艺和三角旗布的裁制乃至整场游行所形成的民俗景观,都将成为槟城对外展示的重要文化资产。”

“槟州大旗鼓游行,不只是一场街头表演、一面旗,一群传承者,而是一段流动的历史与集体记忆,所以就有责任,将它守护、传承并让世界看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若申遗成功 黎维雄:推动大旗鼓文化进校园》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马来西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马来西亚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