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15:46 阅读量:2万+
华人号:文化在线2025年5月11日(周日)下午,福建省光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光合中心)与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阳明学大众传播暨百期“荷谈吾师沙龙”经验交流会在福建江夏学院举行。会议主题为“‘阳明心学与成己成物’暨追忆王永年先生”。
福州大学肖阳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黄黎星教授、福建省委党校陈朝宗教授、福建省委党校林建教授、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潘旭君先生、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正滋教授、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福建省司法行政机关的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代表、企业文化工作者及光合中心部分学员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光合中心负责人林庆飞主持。
图为活动现场照片
“经世弘道,恂恂风骨”
致敬王永年先生
活动伊始,全体成员庄严肃立,以一分钟默哀仪式,深切缅怀刚刚与世长辞的王永年先生,向这位“经世弘道,恂恂风骨”的“大先生”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与最深切的哀思。
图为默哀仪式
成己成物 “道”在日常
四位学员紧紧围绕“阳明心学与成己成物”这一主题,或引经据典,从王阳明的经典论断出发,深入剖析心学内核;或结合生活实践,讲述阳明心学如何指引自身突破困境、实现成长,既有对学术理论的深度挖掘,又饱含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将“成己成物”的哲学智慧娓娓道来。
图为杨友伟律师在分享
图为吴隆艳女士在分享
图为陈祖葵先生在分享
图为吴蕴君老师在分享
经世致用 大人之道
三位教授凭借深厚学术功底与实战经验,围绕“阳明心学与成己成物”,以多元案例为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阳明学的理论内涵、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进行剖析。既有对经典文献的细致解读,又有对学术前沿问题的深入探讨,为在场人员开拓全新学术视野,尤其是将阳明心学运用到现代商业领域的创新价值,实现“成己成物”之实效,激发了在场人员对阳明学研究与实践的热烈探讨。
图为肖阳教授在分享
图为陈朝宗教授在分享
图为林建教授在分享
积蓄力量 整装再出发
图为颁发教授聘书
图为颁发特约研究员聘书
永远的先生
“矻矻于世事,几经尘海风雨,何曾失男儿肝胆;孜孜以尚学,一任衷肠消息,终不亏志士心胸。”(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拟写)活动特别设置致敬王永年先生环节,众人通过追忆,缅怀这位为学习、传播、弘扬王阳明思想事业鞠躬尽瘁的“大先生”。
图为现场学友分享
阳明心学在福建大地扎下了根
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潘旭君进行总结讲话。他向在座的各位报告研究院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他强调王阳明在50岁后致仕在家乡,他用六年的时间建设书院,传播学说,意图改造人心,改良社会。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与光合中心深入合作,也近六年的时间,这六年,王永年先生鞠躬尽瘁,耗尽心力,使得阳明心学终于在福建大地扎下了根,阳明学的社会研究、传播队伍正在逐步形成,这正是对先生毕生心血最生动的诠释,也是他留给福建乃至全国阳明学传承事业最珍贵的财富。
图为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潘旭君总结讲话
“世上有这样一种人,凡事总为别人着想。他们宁愿别人对不住自己,也不会对不住别人。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看着别人受苦受累,更不愿别人因自己而受苦受累。他们企望以同苦共难、甚至苛受更大苦难麻烦,去化解、分担别人的苦难麻烦。这样的人,默默担当的是普通人朴淳恻隐、却孱弱易泯的良知,而非自认的天降大任,细心守护的是人之作为人将心比心的尊严,而非让人不成其为人的专横跋扈的权势。歌功颂德见不着他们的影子,困窘危难、门庭萧疏却必有他们现身。这样的人,才是古之真君子。”
——西南大学段晓彦教授
“作为一名老党员王师对社会不平之事和党内腐败现象极为忧虑,痛惜人心之不古。他常说:心即理,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万物皆有价,惟心不可沽。阳明洞石壁上刻着‘此心光明’四个字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境界,心灯光明彰显着法治的刻度,感受着人性的温度,更闪耀着共产党人永恒的赤子之心!”
——福建江夏学院杰出校友林锋先生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跟随光,遇见光,靠近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这串如诗的箴言,恰似王永年先生一生的生动注脚。王永年先生这份至纯至真至善的品格,早已深深镌刻于众人心中,其精神光辉亦如朗朗明月,在阳明文化的苍穹中永恒圆满,终将照亮我们后来者传承与求索的漫漫征途!
2025年5月12日(周一)下午,福建省光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光合中心)与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100期荷谈吾师沙龙在福建江夏学院12号楼114教室举行。华侨大学杨少涵教授应邀做客讲堂,以《为什么是龙场?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时空机缘》为题,作了精彩讲座。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副教授邱维平、企业文化工作者、光合中心部分学员及高校学生代表共计六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副教授徐涓博士主持。
图为杨教授在授课
围绕讲座主题,立足《传习录》、《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年谱长编》等经典著录,杨少涵教授分别从阳明的学思历程、阳明的科举之路、阳明的佛老因缘、阳明的正学经历、阳明遭贬龙场的历史因果、阳明龙场悟道的学理分析等六个维度层层递进,为在场听众揭开王阳明龙场悟道背后的历史与思想密码。
杨教授以“龙场的蛮荒之地,恰是孕育思想火种的熔炉”这一精辟论断,点明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特殊意义。他强调,这一思想突破绝非历史的偶然,而是王阳明经年累月的学养积淀、明代学术思潮的激烈碰撞,以及龙场独特时空境遇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晶。在核心的学理阐释环节,杨教授援引《五经臆说》等经典著作,层层递进剖析王阳明如何在龙场的极端困境中,完成“心即理”的重大思想飞跃。他指出,当王阳明身处“万山丛中,无人可语”的孤寂之境,通过“默坐澄心”的自我观照,实现了对“得失荣辱”的超然超越,达到“生老病死,了无牵挂”的精神境界。在摒弃向外“格物”的无穷追索后,王阳明顿悟“境随心转,吾性自足”的真理,将个体生命体验升华为具有普世价值的哲学智慧,深刻揭示了“人之本质:缘子(伦理人)”的思想内核。这一解读不仅还原了龙场悟道的思想脉络,更为在场听众打开了理解阳明心学的全新维度。
现场同学们围绕主题与杨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
整场讲座逻辑严谨、主题鲜明、内容扎实、图文并茂。杨教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以通俗语言拆解深奥理论,将阳明心学讲得清晰透彻,既拓宽学术视野,又启迪思维,干货十足,令人受益匪浅。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