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文学博主何楚涵:年少都爱李白,中年才懂王维

2024-10-20 18:31 阅读量:6.8万+

华人号:书写人生
“我问有趣的人,寻好玩的答案”。
这里是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带来的聊天文化栏目《我问》。
每期邀请一位林少喜欢、欣赏的好友、智者品茶聊天,在闲谈中交流彼此的人生难题,在思维和灵魂的碰撞中,探寻彼此的生命故事,用生命影响生命。
第十八期嘉宾是文学博主何楚涵。
何楚涵说,王维的人生下半场,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幼儿园的时候,何楚涵跟着父亲背诗,虽不解其中深意,却能朦胧地感觉诗歌的平仄、音律很美。

那时读《早发白帝城》,被流放的李白看到天上的云彩和两岸的美景,划着船唱着歌,读起来只觉轻快。

要到许多年后,诗歌里的意境、情绪、关于人生的喟叹才会在她的生命里引发回响。

“如今再读轻舟已过万重山,情感要复杂得多。”

本期《我问》,林少对谈文学博主何楚涵。

何楚涵是《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她的前半生经历算得上丰富。29岁时,关掉32家蛋糕店,辞了工作卖掉房子,背起书包进校园。从艺术传媒行业考上文学博士,当了老师,又成为博主。

当外人为她的成就感叹时,只有她知道,这个考过倒数第一、因为讲方言被同学嘲笑的“笨小孩”,为实现理想付出了多少心力。

何楚涵深挖从先秦到明清的中国文化圣贤,发现自己不过是沿着他们行径跋涉:

李白出生商人家庭,天资超群却偏偏无法参加科考;曾国藩天资不是很高,后成一代名臣……

斗转星移,古往今来,人们所要面对的无非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关于跋涉,也关于奋力后的无声,关于生活的平庸和命运的不公。

对话的某些时刻,林少也被深深触动。他讲起自己去年的至暗时刻——一年时间,关掉4家书店。

后来在武夷山漂流,最后一个转弯处,原本乌云遍天,突然就豁然开朗,“那时我脑海里冒出来的,就是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21岁考中状元,走上人生巅峰,而此后的漫长岁月,他不得不面对自己平淡的生活。何楚涵说,王维的人生下半场,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如果你也对诗词有兴趣,跟随林少和何楚涵的人生、感悟,一起感受诗词的美好和博大,感受跨越千年的共鸣。

林少:我很喜欢这个书名,《星河落人间》,这本书的初心是什么?

何楚涵:我在课堂上讲了很多古人的故事,发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多粉丝说觉得很有意思,还有人边看边记,希望能出文字版,我就整理下来了。

这也是我的第一本书。一开始我写了40个人,后来删到25个。要问初心的话,我觉得就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一开始在课堂上讲,然后发到网上,往后润色补充成为了书。

林少:这25个人里,哪个是你特别喜欢的?

何楚涵:25个人当然都很喜欢,最喜欢的可能还是庄子。

我想,庄子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种关于审美的生活方式, 我们一直谈的诗意生活,追根溯源就是庄子。

庄子的逍遥游,和李白喝二两酒之后开始的逍遥也不一样。庄子的逍遥是,哪怕我不当官,我没有钱,内心都能非常充盈。所以我觉得,每个人想要达到的最远的地方,其实就是最近的地方。

林少:感觉庄子的逍遥更出世,李白的逍遥更入世。

何楚涵:庄子不算完全出世,他不太拒绝日常的,并不是像释迦一样,远离城市,抛妻弃子,抛掉荣华富贵。在庄子看来,靠出世获得的逍遥不是真逍遥。他是以出世的心态来做入世的事情。

林少:我挺喜欢你讲王维。他们都说年轻时喜欢李白,人到中年喜欢王维,你会这样吗?

何楚涵:有。年轻的时候向往李白的潇洒自由,江湖情义。然后经历了一些……经历了一些失败以后,更能体会王维。

林少:去年,我下定决心关掉四家书店,还都是在2000平的大商场里,很纠结的。

后来在武夷山漂流,最后一个转弯处,原本还乌云遍天,突然就豁然开朗。那时我脑海里冒出来的,就是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何楚涵:我也很喜欢王维。王维是个开局很好的人,21岁中状元,达到自己人生巅峰,之后的轨迹不能说特别坎坷、跌落谷底,但都不温不火,比较平庸。

这后边的不温不火其实更像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不一定那么高低起伏,更多的是平淡。到了中年以后,更多去接受现实,接受自己的无力。

林少:确实像你说的,他少年得志,遇到变故后开始消沉,但后来也找到自己的解法。

何楚涵:对,就是看淡了,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命运的波折。你看他早年的《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后来变成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很大的转变。

我觉得这是种什么呢,不是说万事不关心了,而是从关心外界转变成关心自己。

可能很多人小时候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长大后慢慢发现自己也会生病,会做不出题,发现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想法就从想要改变世界,变成了改变自己。

林少:书里写的25位圣贤,哪位让你特别有共鸣?

何楚涵:曾国藩。他是我老乡,湖南人。湖南人都说“霸蛮”,有股蛮劲。曾国藩天资不是很高,他觉得自己不聪明,周围的人也这么觉得,但他最后成就很高。

我也是,但我觉得能人知道自己的有限不是坏事,从小被夸大的孩子,遇到挫折可能不太能接受,而认为自己不是很聪明的人,抗压能力可能会更强。

我很少对外说我的成长经历。我以前性格有点腼腆,成绩中上,不拔尖。每次考试偷偷定目标,几乎都达不到。

奥数还曾经考过全班最低,很丢人。但我的抗压力还可以。考倒数第一,老师点名,我也不会因此受伤。

包括寝室里其他人嘲讽我说的方言是鸟语,我也不会因此自卑。改就行了,每个人都有很多不完美,要在人生过程中修修补补好多地方。

林少:没有被选录进书里的人物里呢,哪位是你特别喜欢的吗?

何楚涵:其实蛮多的,包括韩愈、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这几人性格都很刚。

像韩愈,他出身不错的,但3岁时父母双亡,12岁时唯一的哥哥也死了,他跟着嫂子长大,科举考了4回,考官考了3回。他入世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因为心直口快,针砭时弊,怼天怼地怼皇帝,被贬官。

唐宪宗迎佛谷他就写了一个《谏迎佛骨表》,说这个皇帝去迎佛谷不仅不会长寿,还会短命。

唐朝避名讳,李贺因为避父亲的名讳而不能参加进士科考,韩愈还帮李贺父亲发声。你会觉得他性格特别有感染力,很多人都没有这种勇气。

林少:勇气确实是很难得的品质。我们看您的书,也是通过故事去感受这些先贤的人格。

何楚涵:对,我们对比他们的人生长河,不管是李白、杜甫,哪怕是庄子,他们的人生都有起伏,白天黑夜都掺杂在一起,但还是可以过得精彩。

像苏东坡,一生被贬了那么多次,依然可以活得这么宽广。

林少:你的人生有过哪些低谷时刻?

何楚涵:还挺多(笑)。我研究生毕业后很喜欢甜品,当时身上只有五千块不到,我找我妈借了五万块,开了第一家甜品店,连装修都只招了一个工人。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运气很好,店铺越开越多。你知道的,开第一家店是情怀,两家也没问题,但开了十几二十家以后,考验的是你的管理。

当时我管理上有很大不足,又遇上疫情,后来32家店全部关掉。

正好那时我考上博士,所以在我29岁的时候,我把之前工作辞了,店也关了,房子也卖了,整个人离开南京,背起书包进校园。

心情当然是比较低落的。家里也都不同意,一个女生,30岁,甩掉一切,重新开始。那万一开始不了呢?还好当时卖房的钱,够我在北京租两年房。

现在我回头看,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就几十年,只要你心态乐观,勤俭勤快,有生存能力,其实无所谓。人生就是一场体验。

林少:对,就是体验。

何楚涵:是的,幸福是一种感觉,我看到一些人经济条件很好,但不幸福。也看到一些人,带着一家老小环游世界。或许有人觉得这种生活不靠谱,但我相信他们有自己获得幸福的来源。

庄子教会我们什么,放下所有偏见,不要去评价,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林少:自洽就好。我想很多人也会羡慕何老师的博学,但大多数人只能做好自己,只能成为自己。

何楚涵:对,我也有很羡慕的人,但或许因为我只看到了他们的某一面,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绝对圆满。

林少:今年过年,看到你在大理直播,感觉特别好。

何楚涵:您可能看到我的小木屋、小壁炉,感觉美丽又浪漫对不对?

但真实的情况是,我当时从老家湖南到大理,第一天下高铁就开始发烧,一直到我离开大理。大年初一我只吃了一碗馄饨,初二在医院打吊瓶。

这也是我读书、写书的过程中感悟到的,人生有阴阳两面,要自洽。但是从知道到发自内心赞同,也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少:就像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吧。你在生活中是怎么去做到的?

何楚涵:知行合一指的是,就像凡事有阴阳两面一样,知行本身就是一体的,是一件事。

比如小婴儿,饿了就哭,困了就打哈欠,最本能的反应就是知行合一。在生活里,该吃吃,该睡睡,累了就哭,不要撑着,这就是我们可以做到的知行合一。

林少:我之前看《长安三万里》,看到李白他们读着《将进酒》,读着读着头发白了,朝如青丝暮成雪。

何楚涵:是,感觉人生很短暂。特别对于李白来说,他可能还没实现梦想,回头一看,已变成白发老翁。

写李白的时候,我挺感慨。他的父亲是商人,在唐朝社会极其低下。李白算个富二代,家里有钱,但社会地位太低无法参加科考。

然而偏偏这样一个自出生起就没有资格参加科考的人,上天赋予他极度的才华。就像钢琴家手残废了。

所以他的理想和人生是脱节的。他到处拜谒,希望通过达官的举荐让自己入世,写了很多举荐诗,都没成功。

四十岁左右,李白被唐玄宗招进来当了个翰林供奉,不算大官。可能家里也没有那种氛围,他从小没有官场觉悟,让高力士脱靴,让杨国忠磨墨,天天喝得酩酊大醉,得罪了很多人,被逐出去了。所以他的一生其实挺不得志。

我们看到的李白,那么耀眼,那么才华横溢,但对李白自己来说,他从来没想当一个著名诗人,他是想当官的,但没当成。

后世许多人说崇拜他,但也许他对自己的人生未必感到幸福。深挖之后,我觉得李白这样一个潇洒的诗人,他的底色是悲情。

林少:庄子一直教我们要活出逍遥,你是怎么在生活中找到逍遥?

何楚涵:我离真逍遥还差很远呢(笑),所以还要去看庄子。我觉得真正逍遥了,就不用看庄子了,庄子肯定不看别人。

庄子提出一个词,叫“坐望”,堕肢体,黜聪明,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我跟万物是一体的,忘了有我,忘了有你,忘了世界的一切,就是坐忘。

我觉得大家束缚太多了,很多朋友说逍遥以物质为基础,没有钱只能当乞丐。

我特别想回一句,你怎么知道乞丐不幸福呢?他没有房贷、车贷,没有职场压力……只不过大家觉得他没有体面的衣服、工作、社会地位。

所以真正的逍遥的第一步是,停止对别人的偏见,想不明白就不要想了。对别人发表议论的时候,对自己也是消耗。

然后就是,尽量把身上的束缚去掉。我们所有的焦虑都来自身外之物。

我有个朋友,集两边家族之力在北京西城买了个40平不到的小房子里,三代四口人挤着,马上老二要出来了,一家五口住40平,毫无隐私可言。

你看,我刚刚在讲的时候,差点又要评价她了,其实没有必要。

不要评价,不要妄自菲薄,我觉得是相对逍遥的一个方式。世界缺了谁都能运转,没有一份工作是你必须要做的,也没有哪本书你不看就会跌入谷底,看了就能产生不老。没什么是必要的。

林少:前几天,我们几十个媒体人去了一趟甘肃陇南,那边有个少数民族叫白马藏族。

我们就讨论说,我们好像带着大城市的焦虑,去哪里都风尘仆仆的,但这群人载歌载舞,怎么就这么幸福。可能真的是足够简单,没有接触太多信息。

何楚涵:我特别想问下,林老师,现在科技高度发达,看似方便,您觉得是现在幸福还是过去幸福?

林少:我个人觉得小时候更幸福。

何楚涵:前天北京特别热,走在街上感觉要窒息了。我就在想,这几十年来科技发展太快了,整个地球都像是被重新修理了一遍。

可能一千年前的人和两千年前的人,生活状态差不多,总体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落下去就吹灯睡觉了。

我小时候想法特别简单,觉得如果家里面能够有一台大电视机,有个小院子能种点菜,就很舒服了。

上大学的时候也觉得,工作了一个月能赚一万块,就算是神仙日子了。但现在在北京,一个月挣一万,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它已经走到这了,你不能拒绝科技。怎样在现在的时代,尽量控制自己的物欲,让自己活得幸福一点, 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议题。

林少:是啊,比如说我,以前修飞机的时候,工资一万,但我的梦想就是在丽江发个公众号,每个月赚3000块,就很满足了。

何楚涵:现在十年过去,赚的钱远超当时的设想,但好像失去了幸福感。

你想赚更多钱让生活变好,但在这个努力的过程里,生活变得更糟了。你没有时间锻炼、旅游、睡觉,甚至没时间跟家人吃饭。

林少:你有没有哪些小方法,可以让自己保持更大幸福感?

何楚涵:一直在强迫自己早睡算吗。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天赋也不高,但我敢说我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

我考博士的时候,顶着8个月的大肚子上考场。我嫌桌子窄,还要他们给我拉开。大家都很惊讶地看着我。

博士三年挺难的,我还是跨专业,从广播电视跨到艺术学理论,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要写10万字毕业论文,还有十几门课。两年半的时间要做完这些,其实不太容易。

毕业之后我开始做短视频了。我现在包括课程、短视频、书在内,所有文案都是我自己写的,去年一年敲了180万字。

林少:为什么你可以做到这样持续的努力?

何楚涵:我没有觉得我特别努力,我只是做了就想做好,包括感情,尽力了才不会后悔。比如我之前的32家店全关了,我也不后悔,我知道我的能力就到这里了。

林少:你说你没天赋,我挺意外的。

何楚涵:比如咱俩今天的对谈,我从前天就开始准备问题了。

我每个学期上课的提纲也不一样,虽然可以用一个套路,但我会觉得不好意思。哪怕我讲过很多次王维、李白,再讲的时候我也还是会再准备。

我老家在湖南娄底市新化县,我上大学之前是不会说普通话的。

上大学之后,也有很多人会嘲笑我的家乡话,我就一点一点学普通话,考了十几二十次,考了个一级甲等。你说我有天赋吗,没有。

包括我做短视频,也是一点点摸索的。有时候写文案写到一两点才睡,六点就又起来,整天读书写文案的时间可能超过15个小时。

就这么坐着,我长了10斤肉,全长在腰上,好几次睡觉时心脏通通跳,感觉威胁到健康,逼着自己早睡。

我做抖音,从0粉到1000粉用了100天,从1000粉到1万粉用了10天,从1万粉到100万粉用了7天。好多人问我怎么做起来的,我说你能坚持前面100天再说。

林少:一天写15个小时,会想要放弃吗?

何楚涵:确实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就像蒲松龄,从20多岁考到72岁,考了50多年都没中,放到现在肯定上新闻了,被人嘲笑,但他还是写下了《聊斋志异》。

欧阳修考了两次才中,唐伯虎直接被禁考,王阳明也考了两次。这些人都经历过挫折,但都没有轻易放弃。

如果我一写就成功,那我就是天才了。但事情往往没那么容易。

每个时代,想活下去、活得舒适都不简单,这种底层的规律从来没变过。

林少:你有发现自己在某个领域的天赋吗?

何楚涵:还真觉得没有,可能我对味觉比较敏感,做甜品还行。

最开始我不会做酸奶,就去传媒大学旁边的一家酸奶店,求阿姨教我,她不肯。我缠了三天,她还是不教。没办法,我只能打开知网,找食品专业的研究生论文学做酸奶。

做酸奶,菌种和发酵都很重要。菌种要复配,发酵要根据不同地方的温度来调整。但我最后还真做出来了。

要说天赋的话,可能就是我的学习能力吧,我愿意去学习、挑战陌生行业。

林少:你还记得自己多大的时候,开始对诗词产生好奇?

何楚涵:大概四五岁,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爸叫我背诗,我发现诗歌的平仄、音韵很美,你不知道它到底讲什么,但就觉得很美。

在很多小朋友学诗会先翻译成现代文去理解,但我不太建议这样。

诗词的意思不是特别重要,更重要的是去体会诗中的情绪和意境。翻译得太精确反而失去了诗意,失去了朦胧感。

我想同一首诗,五岁和五十岁读的时候,心境是不一样的。

小时候读《早发白帝城》,李白被流放,划着船,天上云彩很漂亮,两岸景色也很美,李白划着舟唱着歌,一路开开心心回去。

那时感觉轻快,现在再来读,“轻舟已过万重山”,情感要复杂得多。

林少:你的性格是怎样的?

何楚涵:比较叛逆,在外人面前有点腼腆,但内心不羁。

小时候我和男生一起玩,爬铁门、拔邻居家的萝卜,上屋顶揭瓦,经常被我爸打。我还把家里的电视线剪掉,想看看里面有什么。

我爸爸希望我学会计或金融,但我坚决要学艺术,学影视。他说家里没人搞这个,以后没人能帮我,我说我不需要他们帮。

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我发现我好像什么都会一点,又什么都不会。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就去当了老师。

我以前特别想当话剧演员,参加过很多话剧比赛和真人秀节目,都没成功。后来阴错阳差地进了大学,读了博士后又留在了大学里。

所以我的生命里,每一件事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命运会突然把你带到了另一片桃花源里。

人生真是这样的,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自由有相应的东西过来,享受当下就好了。

林少:最近一两年,你会不会有比较困惑的人生命题?

何楚涵:读书越深入,会看到很多真相,意识到很多努力是没必要的,很多惧怕的东西是无谓的,看似稳定的其实不稳定。

也许不知道这些会更幸福,但知道了就想要改变,改变又是有阻力的。

所以我现在思考的,就是在认知和行为之间找到平衡。

很多人喜欢向上社交,好像逢年过节给朋友圈里的总裁、领导们发个祝福,人生就会有所改变。

可是我认为资源是对等的,你给他们带来不了相应的价值,你们之间不过是客套。说出来很残酷的。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要让自己心累,去结交那么多人呢?

我感觉自己时间也有限,不愿意被过多消耗。年轻的时候不断经历,不断做加法,现在都体验过了,要做减法了。

对了林少,我有个题外话,你最初是修飞机的,后来为怎么放弃了?

林少:修飞机属于工程类,工资也挺高。但我更喜欢读书和互联网,所以就放弃了,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工资从一万降到两三千,但也没关系。

何楚涵:这可是放弃了自己多年所学啊,可能很多人看来,你这是放弃了自己优势。

林少:对,从两个角度来说吧。首先我喜欢书店、书籍和互联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其次,我有点相信宿命论,感觉像是命运安排,或者自己有使命,可能一辈子就要做好读书这件事。

我现在又开始做人物采访,我很好奇一个人可以活成怎样,为什么能活成这样。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很有意思。

何楚涵:我也在寻找人生困惑的解决方案。下一步我打算写一本书,关于圣贤的经历和智慧。

他们很多人的初心都不是为了当圣贤,只是有梦想,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了很久,就成功了。或者也不能说成功,就是歪打正着了。

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能不能留名千古,但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留不留名就看缘分了。

林少:你对未来的自己,还有什么期望吗?

何楚涵:我现在还是被工作、欲望、人际关系等东西束缚,希望有一天能像庄子那样, 只专注内心。

不是说要完全与世隔绝,而是不被时代的东西裹挟,不是逃避,而是能在日常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当你听一场雨就能内心安宁,看公园里的花就觉得世界美好,在家吃一顿饭就能享受生活的时候,这个状态就到位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文学博主何楚涵:年少都爱李白,中年才懂王维》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