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15:43 阅读量:1.1万+
华人号:日本新华侨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
作者:匡伶
俄乌冲突作为本世纪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对欧洲安全架构及全球经济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追根溯源,这一冲突的发生与后冷战时期欧亚地区的力量重组存在密切关联。1991年苏联解体后,北约的东扩进程持续推进,部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成为其成员国。2005年乌克兰启动加入北约的谈判程序,引发俄罗斯方面的安全关切,俄罗斯方面认为此举对其国家安全造成直接威胁。2013年,乌克兰政府暂停与欧盟签署合作协议后,国内政治局势出现波动,亲俄与亲西方势力对立加剧。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联邦及顿巴斯地区武装冲突的爆发,标志着乌俄关系的实质性恶化。尽管双方签署了《明斯克协议》,但冲突并未完全平息。2021年以来,随着乌克兰与西方关系的强化,与俄罗斯矛盾进一步激化,东部顿巴斯地区冲突加剧,为反对北约东扩俄方增兵边境,双方紧张局势持续升级。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宣布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国际社会虽已展开多轮外交斡旋,但冲突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一、日本主流媒体上的俄乌冲突报道概况
作为与俄罗斯存在领土争端的邻国,日本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其主流报纸普遍开设专栏,追踪战局动态、解读事件背景并提供深度分析。NHK、TBS等电视媒体通过新闻播报、专题节目和纪录片等形式,全方位呈现冲突态势。雅虎日本等网络媒体则以多媒体融合形式进行实时更新。内容聚焦以下几个维度:
一是战况报道。日本媒体持续追踪俄乌冲突前线局势,包括双方进退态势、重要城镇争夺及现代化武器应用等,并组织专家就战略战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专业解读。二是国际社会反应。日本媒体着重报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俄乌冲突的干预举措,包括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装备、对俄实施经济封锁,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的调停工作。三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作为能源进口大国,日本媒体重点关注俄油气出口受限冲击国际能源市场,特别是欧洲能源危机及其连锁反应。同时聚焦乌克兰农业受阻引发全球粮荒对日影响、能源涨价加剧通胀、日元贬值及供应链紊乱对汽车业等的冲击等。 四是人道主义危机问题。重点报道难民规模、迁移路线及各国安置政策;同时聚焦平民安全,通过前线采访和影像资料,展示冲突对平民生活及民用设施的破坏,包括伤亡数据和个案。五是持续追踪冲突的长期影响。媒体聚焦冲突对全球能源格局的深远影响,包括欧洲加速可再生能源转型及日本的能源安全政策调整。同时关注冲突对地缘政治的重塑,如北约东扩、俄西方关系恶化及新兴大国角色变化。
从报道频次看,俄乌冲突爆发初期,日本各大媒体均保持高强度报道态势,重要版面与黄金时段几乎全被战事新闻占据。《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主流媒体日均发稿量达数十篇。随着战事进入胶着状态,报道密度有所回落,但仍维持相当规模。每当发生重大战事节点,如布查事件、马里乌波尔战役等,报道强度显著提升。日本媒体还策划专题报道,如《读卖新闻》在马里乌波尔战役期间开设“反抗的象征”网络专栏,通过卫星影像与深度解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呈现该地区战况及影响。
总体来看,日本媒体对俄乌冲突的报道具有持续性、广泛性和深入性,内容涵盖各个层面,并注重呈现多方观点。不仅采访美欧官员,也邀请俄罗斯专家学者发声,试图通过平衡报道来展现其反战和平主义、人道主义立场。然而,日本媒体的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主张是否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这值得深入探讨。
二、和平主义叙事背后的日本媒体立场
《读卖新闻》为俄乌冲突设置网络版专栏,名称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报道巴以冲突的专栏名称“以色列 中东局势”,前者使用“侵略”一词构建起“加害-受害”关系,后者则完全模糊冲突双方,甚至隐去了冲突受害方“巴勒斯坦”,仅将问题限定为“中东局势”。同样,《朝日新闻》网络版在专栏“入侵乌克兰时期”的导语中使用“侵略”“入侵”等负面词汇描述俄方军事行动,对乌克兰使用“抵抗”“自卫”等正面表述。这种差异化的报道框架,反映出日本媒体在国际冲突报道中的选择性立场。
《朝日新闻》网络版在冲突首日精选了一组领导人讲话,除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电视讲话外,还选取了美国总统拜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德国总理朔尔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人的发言。拜登将俄方军事行动定性为“无端侵略”,呼吁国际社会对俄追责。斯托尔滕贝格对乌克兰人民表示同情,谴责俄方行动威胁平民安全。朔尔茨指责俄方行动危及欧洲安全,岸田表示俄方挑战国际秩序,日本将与美国等加强对乌支持。《朝日新闻》通过精选这组报道,将俄方立场与其他西方领导人的表态并置,突显西方社会对俄广泛谴责,强化“孤立俄罗斯”的舆论导向。
日本媒体还注重通过情感化个体叙事呈现战争影响,通过采访乌克兰难民、战地医生和普通市民,将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具象化为人道主义议题。新闻图片多聚焦平民遭遇和抵抗行动。以《朝日新闻》2022年2月25日的报道中选用的四张照片为例,分别为“乌克兰首都基辅,一名女子站在遭袭击的住宅旁”、“预备役奥雷克科瓦廖夫(30岁),2022年2月25日上午,在乌克兰西部的里比乌”、“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中央车站,几名乘坐火车逃离乌克兰西部利比乌的儿童正望向窗外”、“一名男子在乌克兰基辅遛狗,经过被破坏的集体住宅前”。四张照片共同呈现俄方行动突对乌克兰女性、儿童、老人、军人的影响,塑造出乌克兰“受害者”与“抵抗者”的双重形象。
这种叙事策略在日本媒体相关报道中较常见:一方面大量援引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的官方表态,以构建支持乌克兰、批评俄罗斯的舆论基调;另一方面聚焦乌克兰平民遭遇,通过情感化叙事将俄军事行动塑造为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以此唤起读者共鸣。观察相关报道的读者反馈可知,日本社会普遍支持政府援乌制俄的立场,这一舆论导向与日本媒体的报道倾向存在明显关联。
三、媒体报道倾向与日本地缘政治诉求
从相关报道的内容与策略看,日本媒体实质上偏离了中立客观的和平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呈现出鲜明的倾向性: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这一立场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的内容选择、语言表述、框架构建和评论分析等多个层面,同时也与日本政府当前的外交政策高度吻合。
2022年2月27日,俄乌冲突爆发三天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记者会上宣布,日本将协同G7成员国及国际社会加强对俄制裁,并在原定1亿美元贷款基础上,追加1亿美元对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日本媒体对此进行广泛报道,并配发支持性评论。3月7日,《读卖新闻》发布的民调显示,82%的受访者支持日本政府对俄实施的制裁措施,报道称“多数民众要求政府对俄采取强硬立场”。这一舆论调查结果的呈现方式,体现了日本媒体对政府政策的支持态度。
日本媒体及政府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受国家利益、历史因素、国际关系格局等多重因素影响。从国家利益角度看,日本作为西方阵营成员,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与欧美保持密切合作。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政府迅速表态支持乌克兰并参与对俄制裁,这一外交立场直接影响日本媒体的报道倾向,使其在报道中着重突出俄方行动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并强调日本与西方盟友的协调一致。
第二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日俄两国在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归属问题上存在长期争议,这一领土争端深刻塑造了日本社会对俄罗斯的认知框架。日本媒体在报道俄乌冲突时,倾向于将俄方行动与日俄领土问题相挂钩,从而强化对俄负面认知。部分评论将俄方对乌行动与其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进行类比,这种叙事方式进一步固化日本民众对俄负面印象。
第三是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日本将俄罗斯视为东亚安全的重要变量,日本媒体在相关报道中着重突出俄方军事动向对区域稳定的潜在影响,以此引导国内舆论关注国家安全议题。部分分析认为,俄乌冲突的模式可能对东亚安全形势产生示范效应,这类报道也在客观上为其强化防卫能力和深化与西方国家协作营造了舆论环境。
第四是公众情绪与社会舆论的影响。由于日俄领土争端以及俄罗斯在地区事务中的强硬立场等因素,加之日本媒体的选择性报道,日本社会长期对俄罗斯持负面看法。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媒体的相关报道进一步强化日本民众对俄罗斯的批评。这种舆论氛围与媒体报道相互影响,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循环强化效应。
第五是国际舆论环境的影响。在俄乌冲突报道中,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将俄罗斯定性为“侵略方”,乌克兰则被塑造为“受侵略方”。日本媒体大量采用西方信源和观点,进一步强化这一叙事框架。例如,日本媒体频繁援引美欧国家领导人及北约、欧盟等组织的表态,突出所谓“国际社会”对俄谴责和对乌支持。这种与西方保持高度一致的报道取向,既符合日本现行外交政策,也有助于其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维持有利地位。
结语
日本各主流媒体在俄乌冲突报道中虽普遍持批评俄罗斯的立场,但在报道框架和叙事方式上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具体而言,《读卖新闻》着重渲染俄罗斯的”军事侵略”属性,主张采取强硬制裁措施,报道立场鲜明且具对抗性;《每日新闻》则突破事件表层,聚焦战争引发的全球经济震荡与人道主义危机,着力构建多维度的认知图景;《朝日新闻》在批评俄方军事行动的基础上,更注重追溯历史经纬与探讨政治解决方案,其评论文章体现出在情绪化舆论场中寻求理性平衡的报道取向。这种差异化的报道实践,折射出日本媒体生态在特定议题上的多元表达空间。
总体来看,日本媒体在俄乌冲突中的报道倾向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国家利益考量、历史问题牵绊、国际格局变化以及国内舆论导向等。根据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应放弃战争手段,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演变和日美军事同盟强化,日本在军事领域的参与度有所提升。这种特殊处境使日本媒体在平衡宪法和平精神、现实政治需要和新闻伦理准则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其在俄乌冲突中的报道取向正是这种困境的具体体现。(作者匡伶系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通讯作者林敏洁系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民间反战记忆跨领域研究”[17ZDA284]阶段性成果)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