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我收获了一面败诉方送来的锦旗

2025-05-20 22:47 阅读量:9k+

华人号:社会能见度

这是我十几年法官生涯收获到的最特别的一面锦旗,特别之处有两个:一个是锦旗来自一起抚养权变更纠纷案件的败诉方,一名被判决“剥夺”了子女直接抚养权的妈妈;一个是锦旗上的内容是“司法之路风调雨顺幸福美满”,不同于一般的赞美和感激,它是祝福。祝福的背后,是只有我和她知道的故事,故事其实不复杂,我把关键词概括为“做”和“说”,“做”是尽所能调查,“说”是真诚有效沟通,既做好也说好,让她从严词抗拒到逐渐理解直至最终认可。

抗拒:她说,抚养权不是他想变就变!

“不同意,我绝对不同意!抚养权是法院判给我的,不是他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你们不保障我的权利就算了,不能帮着他来欺负我吧!”我还记得拿到这个案子后负责诉前调解的驻庭调解员转述给我的话,她情绪激动,言辞激烈,没有一点调解的余地。

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从2020年开始到这个案子立案,前前后后四年时间里,她和孩子的爸爸以及孩子的爷爷奶奶经历了离婚、分家析产、合同、探望权等多起诉讼,我估计她已经不胜其烦了。我也知道她所谓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的意思,当时离婚的时候,法院判决两个女儿一人一个进行抚养,按照孩子爸爸的说法,两个小孩因为从小一起长大不愿分开,所以本该由她直接抚养的大女儿还是一直和妹妹一起跟着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而她认为是孩子爸爸为了不让她抚养女儿,偷偷将女儿带走。

没几天功夫,我就收到了她的答辩状和证据材料,答辩状上讲到孩子爸爸患有精神障碍,没有固定收入,实际并未与两个女儿共同生活;讲到爷爷奶奶年纪大力不从心,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在教育上给到帮助,爷爷早期办厂亏损,还欠下几百万外债。对于有一个差不多大小孩子的妈妈来讲,我对她这种担心、不安、焦虑感同身受。

回想起孩子的爸爸提交证据材料中那份由孩子手写的充满稚气地表达想跟爸爸和妹妹一起生活的说明,我想,就算抚养权最终要判决进行变更,也不能简单冰冷地一判了事,而是要彻底打开她的心结,让她安然接受这个结果。

逐渐理解:发生在“做”﹢“说”之后

第一次开庭前,我进行了“背靠背”调解。“法官是居中裁判的,我们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在和她的单独谈话时,我首先申明了法院的立场,然后跟她讲关于抚养权变更的法律规定,特别是跟她讲了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对与谁共同生活的选择权,这可能也是孩子的爸爸提起本次诉讼的最大倚仗。

“张法官,法律是这么规定的,没错,律师确实也是这么讲的。我女儿也确实可能会选择跟她爸爸一起生活。”她承认得很爽快,可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说:“但这不是我女儿的真实意愿,她是被误导的!何况她跟着她爸爸非常不利于成长,我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

眼见她态度依旧坚定,并且始终认为孩子的爸爸不适合直接抚养孩子,调解无望。为了让她服气,更是为了让她安心,我想也只能先通过调查,尽我所能地将她答辩状上说到的那些事情给调查清楚。

于是,我去孩子爸爸的工作单位进行了调查,专门对出具工作证明的经办人作了询问笔录;我走访了医院,医院说孩子爸爸病情稳定;我联系了派出所,对她反映的一个问题进行了核实;我征询了孩子爷爷奶奶的意见,爷爷奶奶表示愿意一起帮忙照料孩子到成年;我面对面征求了孩子的意见,孩子希望与爸爸妹妹、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意愿比较强烈。为了加强与她的沟通,每一次和每一次调查结束我都一一向她“汇报”调查结果,慢慢地,我感受到了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认可:败诉方锦旗寄来的祝福

“法律为什么规定八周岁以上的孩子能有选择权,因为八周岁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熟度,他们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判断和表达一般的情感需求。”我记得这是最后一次开庭前与她的谈话,根据一系列调查的结果,对她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跟她摆事实,对她讲法理,也跟她聊感情:“你看,孩子没在你身边生活也差不多两年了,包括中间你还对前面离婚案件的抚养权申请过强制执行,孩子还是想在那边生活,至少说明没受委屈,你别太担心。”

“孩子还小,我不可能不担心。真的非常感谢您,张法官,您做了那么多事情,也劝慰了我那么多,虽然心里还是很不乐意,但如果孩子坚持要跟着她爸爸一起生活,我选择尊重她的意见。”我知道她这个决定下得很艰难,对我的理解和感谢是发自内心的。

案子开完庭后不久就判决了,最终我还是依法“剥夺”了她的抚养权,她很平静,并专门打电话来向我表示不会上诉。我劝她一切向前看,以后多去探望两个女儿。她说一定会的。

但让我始料不及的是那面锦旗的到来,当从她手里接过锦旗的时候,一种被当事人认可的感动、自豪油然而生,锦旗上“司法之路风调雨顺幸福美满”十二字祝福,值得我铭记一生。

后来我一直在想,败诉方的锦旗真的是太具有偶然性了,但是偶然性里面会不会也有必然的因素。作为同样有一个年幼女儿的妈妈,在办理这个案子时,我又时常把自己代入进去,当事人焦虑什么,怎么安抚?她又期待什么,对结果能接受吗?我经常问自己,然后循着问题和自己给出的答案有针对性地去做一些事,并把所做的事都说给当事人听,细心地做,耐心地说,通过共情的沟通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争取他们的理解和认可,这应该就是收获败诉方锦旗偶然性的必然因素吧。

来源:人民法院报·5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我收获了一面败诉方送来的锦旗》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毛里塔尼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