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人头条南北卡阿紫综合报道】随着2025年第二届全美中小学中文绘本讲读(The 2nd America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hinese Picture Book Reading Contest)
圆满落幕,来自全美20多个州的学生踊跃参赛,提交了近380条精彩视频,展现了对中文学习的热情和卓越的朗读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卡罗来纳州的师生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尤为出色,斩获多个奖项,成为一大亮点。Wake County学区官网也专门报道了获奖老师的杰出表现,为这一成绩喝彩!
为深入了解比赛背后的故事及其广泛影响,《华人头条》特别采访了本届比赛组委会主席徐远教授。

(Wake County学区官网截图)
🌟采访嘉宾背景🌟
徐远教授现任职于蒙特雷语言学院,同时担任加州中文教师协会理事、美国书法教育学会执行长,曾任北卡中文教师学会理事。徐教授参与主办了第十二至十四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会议,目前正在主办国际书法课程设计大赛;还曾参与组织了多届加州中文演讲比赛,发起并主办了优秀中文绘本教案设计大赛;刚刚落幕的读书比赛是徐教授主办的第二届全美中小学中文绘本讲读比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徐教授,聆听他分享这场精彩赛事背后的故事。

🌟比赛背景:用绘本搭建语言与文化的桥梁🌟
记者:徐教授,能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本次比赛的创办背景吗?
徐教授:这项比赛的全称是全美中小学中文绘本讲读比赛,是由加州中文教师协会(CLTA-CA)发起,联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Level Learning在线阅读平台共同举办。我们希望通过绘本这种广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中文语言能力。
对于中小学年龄段的学生而言,绘本的语言更加生动、情节也更吸引学生,非常适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朗读中文。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能通过绘本感受文字的魅力,理解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兴趣。
与此同时,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学生们的优异表现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作为本次中文绘本讲读比赛的组委会主席,希望教师们的努力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所以特别提议设置了优秀教师奖项,并邀请获奖教师的校长发表贺词。尤其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文教师的工作更应得到全体教育界、全体华人的支持。作为一名执教2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对此深有体会,也愿意身体力行,为教师群体争取更多关注。

🌟赛事亮点:参赛规模创新高,作品质量显著提升🌟
记者:这次比赛相比往届有哪些新的变化和亮点?
徐教授:这是我们举办的第二届比赛,无论是参赛规模还是作品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今年投稿数量接近380条,是去年的两倍多。组委会也及时调整,临时增加了两个组别和十几个获奖名额,让不同年龄段和中文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展示舞台。
此外,学生们在内容选择、表达深度和情感投入上也展现出了更高水平。很多孩子不仅用心朗读,还通过角色扮演、场景重现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对绘本内容的深刻理解,这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辛勤指导,家庭和学校共同支持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文、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乐趣和成长。
🌟文化影响:语言学习成为文化认同的纽带🌟
记者:这样的比赛在全美中文教育中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徐教授:全美中小学中文绘本讲读比赛已成为推动全美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许多老师反馈,绘本阅读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阅读和表达能力,更帮助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建立起文化认同感。
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家长和学区重视中文教育。今年,北卡Wake County学区就在官网对获奖教师进行了公开表彰,这种官方层面的认可,对于推动中文教育进入主流教育体系意义重大。这项比赛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推动中文学习和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高水平竞争:评委“纠结”,精彩作品层出不穷🌟
记者:您刚才提到“今年作品质量大幅提升”,您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徐教授:今年的评审过程既是享受,也是挑战。我们设定了严格的评审标准,从视频质量、绘本选择、音调音准、语言流利度到仪态仪表,每一项都综合考量。整个评审过程经过预审、初审、复核等五个审查环节,每一分都是评委们据理力争的结果。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她不仅朗读流畅,还将故事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展现出对绘本的深刻理解。高年级的学生则能准确把握节奏和情感变化,甚至在朗读中加入个人思考和独特诠释。这些都是学生在参与比赛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打磨自己的阅读而获得的能力提升。
🌟深远意义:帮助华裔孩子建立文化认同🌟
记者:您可否讲一讲这项比赛的深远意义?
徐教授:虽然是中文绘本讲读比赛,但大部分参赛学生并没有深厚的中文语言背景,很多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还有不少是家中已很少说中文的第二、第三代华裔移民。
这场比赛为他们提供了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文化元素,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中文背后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华裔学生来说,这也是一次重新认识自身文化身份的机会,在准备过程中,许多孩子开始主动了解父母和祖辈的故事,思考“我是谁”、“我的文化从哪里来”这些深刻的问题。
通过这项比赛,我们希望传递的理念是:语言学习不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是文化认同的过程。希望更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孩子们成长为具有开放视野和文化自信的世界公民。
👍特别表扬:北卡师生展现强大实力
记者:北卡罗来纳州的师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您如何评价他们的表现?
徐教授:我曾在北卡工作多年,并在北卡中文教师学会负责沉浸式项目的发展工作。对于北卡的中文教育领域,我有着特殊的感情。北卡的中文教师团队是全美最努力、最具活力的教师群体之一。
在比赛开始前,我就非常期待北卡师生的表现,比赛过程中也一直在关注北卡师生的表现,期待他们取得优异成绩。这次比赛结果充分展现了北卡中文教育的整体实力。这既体现了教师团队的专业引导和辛勤付出,也反映了家长和学区对中文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多方共同努力的成果。
🌟展望未来:期待更多新的面孔和感人故事🌟
记者:面对这样的成绩,您对北卡师生有什么特别的寄语?
徐教授:我要向北卡的中文教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作为一线中文教师,他们不仅承担着教学责任,更肩负着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教育的重任。他们在资源有限、挑战重重的环境下,坚持高质量教学,不断创新方法,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这种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我也想对北卡的学生们说,你们的表现非常精彩。希望大家以此次比赛为新的起点,把对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兴趣保持下去,不断提升语言能力,同时多多了解中华文化。期待明年在舞台上看到你们更加自信、更加出色的表现。
🌟记者:您对明年的比赛有哪些新的设想和期待?🌟
徐教授:我们将不断吸取历届比赛经验,进一步优化赛程的各个环节,让不同中文水平和背景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同时,希望扩大比赛的影响力,让更多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参与中文学习。
未来,我们还希望提供更丰富的书目选择,让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最佳状态。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比赛,继续倡导“语言学习是文化认同的桥梁”这一理念,帮助更多孩子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归属感,也为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期待明年比赛看到更多新的面孔,也期待更多感人的故事在这个舞台上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