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左海会客厅|宋志刚:解码福建数字基因 共赴智慧时代新程

2025-05-15 17:25 阅读量:8k+

华人号:福州城事

本期嘉宾

宋志刚

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院长、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委。长期从事政务信息化、大数据、区块链、先进计算技术应用研究和实践落地,先后主持过教育部西部网络建设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211工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CNGI下一代互联网驻地网建设以及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数字福建建设项目等数十个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和工程项目。先后组织建立了福建省超算中心(一期)、数字福建区块链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被评为CERNET十年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是福建省首位CCIE(互联网认证专家)获得者,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宋志刚(左一)为来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参观的嘉宾介绍数字福州建设情况。(数研院供图)

在大学选择计算机专业时,宋志刚就坚信,数字技术能深刻改变世界,但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如此之快,辐射范围如此之广,影响程度如此之深,是他始料未及的。不久前,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乘“峰”而来,激荡起万千气象。在这场盛会中,宋志刚穿梭于多个活动现场。论坛、对话、新闻发布等活动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深刻体会数字技术的魅力,也在努力为数字中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5年,数字福建夯基领跑

观照数字中国,回看潮起之时,时间的坐标轴上,一个节点熠熠生辉——

世纪之交,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敏锐把握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极具前瞻性和创造性地谋划部署了数字福建建设。这场始于东南沿海的数字变革,最终升华为国家战略,数字福建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

宋志刚从数字福建工程启动伊始就参与了相关建设工作。回溯25年历程,他反复提到“系统工程”这个词。在他看来,数字福建布局谋划的“131”计划、“339”工程,做好统筹规划,强化网络、数据、人才三大基础支撑,遴选示范推动实践,处处都充分体现了数字福建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这样的系统工程布局,在全国都极具前瞻性和引领性。”

“敢为人先”是数字福建建设的又一个特点。宋志刚告诉记者,如今数字中国很多耳熟能详的理念就发端于数字福建的探索。比如惠企便民的“一网通办”,本世纪初,数字福建就把建设省政府公用信息平台作为首要任务,统一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开展大平台建设;比如彰显温度的“数字为民”,鼓楼区作为数字福建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示范区之一,按照“四个贴近”的要求推进数字化发展。“在2000年以后,福建就开展了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示范,这些探索实践都对数字中国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宋志刚看来,数字福建建设一以贯之,取得了一批开全国先河的成就——在全国最早探索完成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率先打造全省行政审批“一张网”,建成首个“跨省通办”自助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

在数字福建建设25年的光谱流转中,宋志刚所在的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是重要支撑。作为一个集智库研究、数字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数字人才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专业智库机构,数研院立足数字福建的建设基础和经验,辐射全国,围绕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数字文化、智慧社会和数字生态等领域,开展数字中国建设发展相关的战略规划、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系列工作。

“数研院发挥背靠福州大学的优势,多年来为各厅局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如今都成为了数字福建各行业、各领域的骨干力量。”宋志刚告诉记者,“本届峰会上,数研院与数字福州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建数字中国人才创新基地。”合作双方将构建数字化人才培育生态体系,聚焦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痛点,通过人才链赋能创新链、创新链驱动产业链的三链协同机制,打造数字领域人才培育的“福建样板”,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第八届数字峰会上,涌现一批新技术、新应用。记者 池远 摄

下一个5年,建立数字福州发展新优势

自“十五”起,数研院就一直负责编制数字福建的五年规划。“我们在制定规划的时候,感觉不少目标设定都面临很大挑战和困难,但最终都能超预期完成,这说明福建省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如何延续发展势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志刚认为,下一个5年的重点要突出一体化。“我认为,‘十五五’时期我们将迈入数字福建的攻坚深水区,应该要以更开放的理念,坚持系统布局,敢于破除传统模式的条条框框,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实现全省一体化,要积极融入国家一体化的大战略。”

具体而言,宋志刚特别提到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两个重要支撑。数据要素方面,他认为,数字福建历经25年发展,积累的数据资源数量非常可观,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比如以前中小企业普遍较难获得金融信贷支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银行无法准确掌握这些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时候数据就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数研院参与打造的福建省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可通过对企业相关的多维数据分析,形成精准的信用评价指标,金融服务机构利用这些数据,就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高效和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不过,宋志刚也直言,目前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离真正发挥要素的巨大价值还有很大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思维的藩篱,从机制体制、技术应用、生态打造等方面推动创新突破。福建近期获批了国家数据局的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福建省就应敢为天下先,推出更多‘首创’‘率先’的举措。”另外,在数字技术方面,宋志刚认为,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创新赋能作用,从支撑体系、安全保障、场景应用等方面全面布局和试点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此外,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也是‘十五五’时期实现数字福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深耕数字福建多年,宋志刚对数字福州也有很深的认识。“数字福州的地位非常重要,包括数字鼓楼,位于滨海新城的数字福建产业园等,都具备了相当好的基础条件和产业集聚优势,作为省会城市的福州要想继续全面引领,就要更加注重系统布局和前瞻谋划,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核心任务,以‘四链融合’为抓手,打造新质生产力。”

从全国范围看,数字福州面临的挑战也很大。无论是具有传统优势的北上广深,还是快速崛起的杭州、合肥等地,甚至中部地区的部分城市也都紧抓数字化机遇,全力突破和创新。“‘十五五’期间,数字福建发展必须拿出更务实的举措办法、更创新的理念思维,集聚更多资源和要素。”对于具体的建议,宋志刚说,“建议福州积极‘走出去’,以开放的心态全面学习先进城市的数字化发展理念和创新举措,在下一个5年筑长板、补短板,建立数字福州发展的新优势。”

位于滨海新城的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日新月异。记者 林双伟 摄

技术起落有时 要理性客观看待

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时代,技术浪潮席卷而来,常常让人眼花缭乱。

春节前后,DeepSeek在全球掀起一场“惊叹风暴”。与此同时,人们在生活中看到,AI司机、AI主播、AI助教、AI医生悄然上岗,推理大模型有问必答,机器狗“挑山工”健步如飞……在无数个现实场景中,人工智能发展看起来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宋志刚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全面突破是必然的,DeepSeek的火爆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不仅仅做跟随的角色,更应自立自强,实现引领”。

但他也同时指出,要理性客观看待这波热潮,要看到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产品等方面,还需继续加大投入,努力攻关,争取全面突破和自主可控。“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时也有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相信我们坚定自主发展理念,一定能找到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与人工智能的火热相比,近些年,区块链技术似乎进入蛰伏期。“这项技术在业界有一定争议,有人认为区块链存在风险,甚至说是虚假的东西,但很多有识之士也高度认同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创新价值。”宋志刚告诉记者,“数据要素要真正实现价值,需解决确权、交易、分配等关键问题。区块链技术是以实现数字化的信任体系为主要目标的创新技术,非常适合作为数据要素流通利用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数据在流通交易中的信用安全、隐私保护等。”

在宋志刚看来,数字技术发展符合技术成熟度曲线理论。一项技术发展会经历波峰、波谷,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都在证明这一观点。“螺旋式上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模式,只要这项技术能真正发挥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最终一定会进入全面的繁荣。”他总结道。(记者 蒋雅琛)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左海会客厅|宋志刚:解码福建数字基因 共赴智慧时代新程》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昆士兰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