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22:48 阅读量:3k+
华人号:新·社会全球 AI(人工智能)竞赛进入深水区,新加坡的 AI 战略也到了next level !
延续2019年提出的AI战略,新加坡从国家高度提出 AI 2.0 战略(Singapore National AI Strategy 2.0,NAIS 2.0),将投入 20 至 30 亿新元支持 AI 技术研究。
通商中国主席、前新加坡国会议员李奕贤指出,地缘紧张和技术突破并存,AI 将成为新加坡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向。新加坡政府明确提出要在2030年成为“AI率先经济体”,AI 2.0 战略旨在通过系统性布局,推动新加坡成为全球 AI 创新与治理的领导者。
新加坡 AI 2.0 战略主要在活动推手(activity drivers)、人与社区(people & communities)和基建与环境(infrastructure & environment)等三大系统上展开行动,推动 AI 技术的卓越突破,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同时,培育专业人才和全民 AI 素养,优化监管环境。
政府将重点支持基础科研、产业应用与人才发展。未来,AI会在金融、医疗、物流、制造等行业全面普及,从学院走向社会,从试点走向规模。
围绕 AI 技术,新加坡高校也在教育科研上投入巨大。南洋理工大学(NTU)作为新加坡的理工类强校,在数据科学与 AI 领域荣登亚洲第一(数据来自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NTU 于 2024 年专门成立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培养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专才,并在今年重磅推出应用人工智能硕士项目。
就连南洋商学院的课程和活动中,都可见 AI身影!
近日,“南洋智汇:科学家面对面圆桌论坛·新加坡站”举办,政界、商界、学界代表齐聚一堂,聚焦探讨AI技术如何赋能企业决策、重塑商业逻辑、推动组织转型。活动由南洋EMBA(中文)项目主办。
活动中,NTU南洋商学院副院长彭耀强副教授致辞,通商中国主席、前新加坡国会议员李奕贤,以及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杨强教授、NTU 人工智能系主任安波教授对话,NTU南洋商学院助理院长(东盟与中国项目)、南洋EMBA(中文)项目主任邓辛副教授主持,畅谈AI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
除了李奕贤先生对于新加坡 AI 2.0 战略的解读,《新加坡眼》根据现场嘉宾发言,提炼亮点如下:
01
在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领域,新中合作大有可为
02
2025年是AI Agent之年,AI 能力升级、更保护隐私
03
面对“像人一样”的 AI,企业和个人要不断学习
04
AI时代的高管教育需超越传统,帮助企业理解科技
在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领域,新中合作大有可为
李奕贤:未来10年,新中两国在AI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领域。
新加坡一直是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地,而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出去”,出海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在AI领域,新加坡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发展迅速,数据本地化处理成为趋势。
此外,新加坡与中国深圳已有多年的智慧城市合作协议,涵盖人才交流、产业双向投资和政府管理经验分享,未来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AI在城市管理、数据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助力两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好地发展。
2025年是AI Agent之年,AI能力升级、更保护隐私
安波:用强化学习进行推理,探索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的概念,可以发现,AI Agent 在帮助用户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时,如通过语音指令订机票,需要具备规划能力、理解操作、处理意外情况以及反思、推理、归纳等能力。
2025年是AI Agent之年,各厂商都在积极开发手机端或PC端的AI Agent产品,他们也在这一领域做了很多工作,与企业合作解决痛点问题。
杨强: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进行大型建模?高敏感行业(如政府、医院等)的AI应用突破依赖于分布式多模型生态的发展,而非当前集中化的大模型模式,当前大模型依赖的公共高质量数据将在几年内耗尽,因此需要转向联邦学习等分布式架构,实现数据流通与联合建模。
通过大模型指导小模型学习、不接触本地敏感数据,就可在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模型的本地化应用。目前,这种模式已在医疗、金融、银行营销等场景中得到应用。
面对“像人一样”的AI,企业和个人要不断学习
安波:AI技术的核心突破之一,是AI Agent可以像人一样“看屏幕、动鼠标、敲键盘”,完成任务。这一能力意味着AI能操作软件并适配通用平台。一些大型平板电脑厂商已经开始利用 AI Agent自动测试各类游戏,替代过去的人工测试流程。AI Agent 或将在老年人服务(如语音购物)、会议安排(自动协调时间)等生活场景中快速普及。
企业在 AI 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稍有懈怠就可能落后。但企业也不应盲目使用 AI,而应切实分析痛点是否可以通过AI解决,并考虑数据质量、合规性等因素。对于决策周期长、变化慢的业务,AI 可能并不必要。对个人用户而言,更关键的任务是探索如何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李奕贤: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终身学习”是唯一解法。目前新加坡已上线逾29000门在线课程,其中1750门与AI相关,覆盖不同层级与场景,建议企业应当将AI技能培训纳入员工发展计划,分层次、分场景地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
杨强:AI的使用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需要有耐心和持续投入的心态,即使短期内看不到回报,也要坚持。
AI应该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某种工具或产品。企业需要培养员工使用AI的思维和习惯,并通过AI收集数据,以驱动业务发展。
AI时代的高管教育需超越传统,帮助企业理解科技
彭耀强:随着技术浪潮的加速奔涌,高管教育不再只是传授管理理论,更肩负着引导企业理解科技、拥抱变革的使命。
AI技术正颠覆制造业、金融、零售、物流、医疗等领域的传统逻辑,成为所有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战略课题。
如何利用AI优化决策?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如何调整组织文化以适应AI驱动变革?这些问题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管理理念、组织文化和人才体系的全面革新。
是否还期待更多AI领域热点、行业资讯、商业实战?
南洋EMBA(中文)项目依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资源,采用中文授课,将于今年10月开设新加坡授课首期班。仅面向全球华人企业家和高管开放申请!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