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7 18:00 阅读量:7k+
华人号:宁夏头条第15个“中国旅游日”的脚步日益临近,在这个倡导全民旅游、共享美好生活的特殊日子里,让我们一同踏上一段奇妙的旅程,走进位于宁夏的青铜峡水利枢纽,感受它与青铜峡黄河大峡谷“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主题的完美契合,领略它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拦河大坝:中国水利史上的“不朽丰碑”
当你到达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的观景天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雄伟壮观的拦河大坝。它如同一座坚固的长城,横跨在黄河之上,高42.7米,长697米,将奔腾的黄河水驯服。站在大坝旁,听着河水撞击坝体发出的巨大声响,看着那汹涌的水流被有序地控制和引导,你能深刻感受到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智慧。
青铜峡水利枢纽,它既是新中国水利建设的里程碑,也是“塞上江南”的生命之源。它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的杰作,更是一座屹立在黄河之上的丰碑,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奋斗历程,它是锦绣山河中一道震撼人心的人文景观,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壮美。
青铜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防凌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建成,结束了宁夏2000多年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让黄河水可测可控,如同一条被驯服的巨龙,乖乖地为两岸的农田提供充足的水源。从此,宁夏平原的数百万亩农田得以滋润,每年都迎来丰收的喜悦,“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更加名副其实。如今,这里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已达到828万亩,成为全国稳产、高产的商品粮基地,黄河水孕育出的塞上江南美景,正是锦绣山河的生动写照。
在发电方面,青铜峡水利枢纽同样成绩斐然。它拥有一座装机30.5万千瓦的中国第一座闸墩式水电站,形成了一座容量为600万立方米、回水5公里的峡谷型水库。自1967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400多亿千瓦时,承担了宁夏电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负荷。那源源不断的电流,如同生命的脉搏,驱动着宁夏的工业发展,照亮了宁夏平原的每一个角落,为当地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是美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发展力量见证。
青铜长峡:黄河母亲的“千年电梯”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这句民谚道出了青铜峡在中国水利史上的地位。1958年,建设者们在此“削山凿石,开洞筑坝”,克服黄河上游地质复杂、施工艰险的难题,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闸墩式水电站。如今,大坝如巨闸镶嵌于青铜色的峡谷间,蓄起万顷碧波,不仅终结了宁夏平原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更让“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照进现实。
乘船逆流而上,十里长峡的壮丽风光扑面而来——观音壁、天书阁、鳄鱼石等天然奇观点缀两岸,岩羊在峭壁间腾跃,108座古塔依山排列,仿佛在诉说远古王朝的神秘往事。导游会指着山体上日渐“长高”的“青铜峡”石刻打趣:“看,大坝让黄河水‘追着’石刻跑!”
水润万物:从“古渠流润”到“智慧灌溉”
青铜峡是宁夏引黄古灌区的核心,秦渠、汉渠、唐徕渠等古渠至今仍汩汩流淌,滋养着828万亩沃野。在“汉唐古渠第一村”韦桥村,游客能体验采摘草莓、葡萄的田园乐趣,感受“闸门一开,黄河水来”的农耕智慧。2017年,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青铜峡更披上“双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荣光。
如今,科技为古灌区注入新活力。青铜峡建成智慧水利监管平台,地表水、地下水取用“一图管控”,每一滴黄河水都被精准计量。游客在宁夏水利博物馆还能看到古老的水车、扁担,对比古今治水之变,恍若穿越时空。
旅游新玩法:从“水电研学”到“国色天香”
青铜峡水利枢纽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成为文旅融合的“活教材”。景区推出“古今水工”研学游,孩子们可化身“小工程师”,探究水电站如何将滚滚黄河转化为400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若想俯瞰全景,直升机低空游或热气球观光能让你领略“高峡平湖”的震撼。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更不容错过。它由贺兰山余脉、牛首山相夹而形成,全长十余里,山高水深,两岸山石“土色如金”,山壁耸立对峙,素有“黄河小三峡”之誉。乘船游览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之中,曲曲折折的河道、气势磅礴的水流、奇景纷呈的两岸风光,如天书阁、睡佛山、青铜峡石刻等景观目不暇接,每一处都让人陶醉,每一个景点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让人沉浸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尽享美好旅程中的视觉盛宴。
古老神秘的一百零八塔,坐落在黄河岸边,依山傍水,由108座古塔组成,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且排列最整齐的大型古塔群之一,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按奇数排列,这种独特的建筑格局在全国独一无二。当你站在塔群前,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为你的美好旅程增添一抹神秘的文化色彩。
5月19日,第15个“中国旅游日”如约而至,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以“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为主题,诚意推出多项超值惠民政策。这里的每一处景观、每一段故事,都在等待着你去探索、去发现。在“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不妨来走进这座“因水而美、向水而强”的工程奇迹,感受黄河文化与现代旅游交织的壮美画卷。(红杉)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