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一条短信挖出欠薪的“根”

2025-05-17 11:06 阅读量:1万+

华人号:社会能见度

“回到工地上了,都好着呢!”谷雨这天,适逢周日,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王喜兰拨通了张会全的电话,隔着电话线的那头,张会全心情分外好。生活正如这春日般生机勃勃,给人以希望。

“咱法院的法官就跟侦探一样,凭一条短信就帮我们要回了钱。”休息间隙,张会全总会时不时向工友们这样说。

凭一条短信就要回拖欠的工资?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承诺崩塌:从调解到执行的“一场寒冬”

2022年8月,一个热气蒸腾的午后,此起彼伏的知了声吵得不可开交,道路两旁商铺外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

在富平法院调解室里,7名农民工手心里攥着汗,眼睛不约而同地紧紧盯着包工头林同在调解协议上按下手印。当天,在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和法院的共同见证下,劳务双方对拖欠的9万多元工资款达成和解协议。

之后,林同不止一次保证一定会按期支付工资。不曾想,这个承诺“2022年11月付清92600元工资”的红手印,竟会在3个多月后成为执行卷宗里最刺眼的印记。

“法官,他躲起来了!”2022年12月,农民工陈大姐攥着皱巴巴的调解书来到富平法院执行局,身后跟着一瘸一拐的张会全。张会全腿上的石膏绷带裂着缝,露出结痂的伤口——那是在工地干活时摔伤的。

“调解的时候说得多好,说自己不会坑农民工兄弟姐妹。”陈大姐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信了他,结果如今工资没等来,连人影都见不着了!”

“电话停机、短信不回,林同给我发了一条‘工程款未结算,无法支付’的短信之后就消失了。”

……

听完二人的倾诉,王喜兰翻看了卷宗,通过查控系统查到林同名下无房无车无存款,涉及的多起执行案件均未履行。

送走陈大姐和张会全后,王喜兰反复翻看调解笔录,看到了那枚鲜红而刺眼的手印,又看到了白纸黑字上印着7名农民工的施工地点——焦成化工企业。

“工程款未结算,无法支付”,王喜兰想到了大伙儿收到的这条短信,眼下林同不见踪迹,那大家伙干活的工地负责人是否能联系到林同,或者能给农民工一个说法?

抽丝剥茧:从短信到工程款的“一路追踪”

2022年12月20日,王喜兰与执行团队干警来到焦成化工企业。

“我们是与通河实业公司签的分包协议,林同只是实际施工人,我们没义务直接付钱。”在得知王喜兰的来意后,企业负责人说道。

“但农民工确实在你们这干活,其中一位还受了工伤,大家都得生活呀。”年轻的法警乔刚说道。

“你们说的都属实,但我们没与农民工签合同,况且支付工程款还要增值税发票,我们两家公司目前还有其他争议,眼下无法支付这笔工资。”负责人略显无奈地答复道。

了解完情况,王喜兰当即与执行干警赶赴通河实业公司。该公司负责人称:“我们的合作方是友信建设公司,林同我们并不熟悉,与我们联系的是建设公司的石文强。”

抽丝剥茧溯源,路转溪桥忽见。

经过一番沟通,通河实业公司负责人透露了“林同挂靠在友信建设公司承接工程”这一信息。原来,通河实业公司的下游合作方是友信建设公司,该公司与石文强签有合同,而石文强与林同是合伙关系。

至此,案件涉及的公司和人物在王喜兰的办案手记中形成了闭环。

第二天,执行团队找到了石文强。

“我只是投资人,林同卷钱跑了,与我无关。”石文强语气强硬地说。

但王喜兰发现,石文强曾多次参与项目结算,所谓的“无关”显然站不住脚。

破局联动:在法律与现实间架设一座“桥梁”

根据之前的走访调查情况,王喜兰理了理思路。一方面,让执行干警尝试联系林同;另一方面,组织焦成化工企业、通河实业公司和友信建设公司召开协调会,商讨结算方案。

这一过程中,林同始终联系不上,而三方公司对于工程款的结算仍存有争议,若按常规程序走,周期至少一年多,农民工等不起。

对此,王喜兰提出“剥离式执行”方案,即焦成化工企业从欠付工程款中优先划付92600元用于支付工资,剩余款项由三方另案解决,同时促成三方签订执行和解备忘录,约定由法院执行监督结算,避免新的诉讼产生。

与此同时,针对关键人物石文强的思想工作还在进行。

“大伙儿给你干活,你给人家工钱,本就是最大的公序良俗。你作为合伙人,本应当配合,不结算不履责,以后谁还跟你干活呢。我们法院建立了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王喜兰耐心解释。

最终,石文强意识到配合执行比对抗更符合长远利益,同意了结算方案。

2024年底,经三家企业和石文强层层结算后,7名农民工依次签字领款。

“这钱终于等到了,多谢法官呀。”接过领款单,张会全喜极而泣。

近年来,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更快更优兑现胜诉权益”目标,不断深化两级法院内部立审执协调运行机制,对网络查控无财产的案件坚持走出去、沉下去,减少程序空转,尽最大努力一次性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2025年1月至4月,渭南市两级法院共执结涉民生小标的案件2.8万余件,到位金额8000余万元,首次执行完毕率达56%以上。

(文中当事人及企业均系化名)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一条短信挖出欠薪的“根”》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吉林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