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拉开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终评大幕

2025-05-09 10:18 阅读量:2.2万+

华人号:国际在线

  8日晚,《智取威虎山》亮相上海大剧院,拉开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终评大幕。 家乐摄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当上海京剧院余派老生蓝天唱响《智取威虎山》的经典段落,观众席内迸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叫好声,响彻上海大剧院。昨晚,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场终评剧目《智取威虎山》精彩亮相,蓝天鲜活再现杨子荣的光辉形象,一众实力派演员台上“痛饮庆功酒”,也醉了台下观众,共写戏剧盛事美好春秋。

  “年初开始就已经进入‘冲梅’状态。”演出前接受采访时蓝天对记者表示,“最近除了背词就是保养嗓子,只为在舞台上呈现最好的状态。”铆足劲头奔赴梅花之约的又何止是蓝天。随着梅花奖大幕拉开,连日来陕西人艺、河北梆子剧院的演员们也陆续抵达上海,这座城市也将迎接戏剧“梅花”的竞相绽放。

  久违与大乐队合演,震撼呈现军民鱼水情

  作为上海京剧院第六代杨子荣,蓝天的《智取威虎山》得到过“初代杨子荣”童祥苓的亲授。2010年参演青春版《智取威虎山》后,蓝天正式向前辈请教。《智取威虎山》主人公杨子荣唱念做打俱佳,基本功、毯子功、把子功样样出色。当时童祥苓叮嘱蓝天:“打牢传统戏的基础,这是《智取威虎山》的主心骨。唱好传统戏,你自然会举一反三。”蓝天与童祥苓身形、嗓音条件并不相似,童祥苓不要求蓝天一味模仿,而是念好传统戏的四声调值,学会自己变化,避免嗓子疲劳。

  一部《智取威虎山》,童祥苓融入了余派、马派、麒派的演唱和身段精华。要完美演绎一部作品,技术与情感缺一不可。蓝天至今难忘,童祥苓对于年轻人动情的引导:“上海解放的时候,当我推开窗户,看到解放军躺在马路上睡觉休息,没有打扰到老百姓,我知道这个解放军的形象我找到了。蓝天,你们这一代演员能够演解放军,是莫大的荣幸。”如今,每每演出《智取威虎山》,蓝天总是一次又一次被火红岁月里的军民鱼水情感染。

  《智取威虎山》是蓝天5岁时学京剧接触的第一部戏,时至如今,他已经演出该剧超过100场。演员之间的配合早已天衣无缝,“在后台,谁给我摘帽子,谁给我穿靴子,都一步步计算好”。然而,不放松、保持兴奋,熟戏生演是整个剧组给自己定的目标。为了带来最饱满的呈现,昨晚的演出邀请上海爱乐乐团担任伴奏。导演朱伟刚透露,《智取威虎山》1990年复排采用大乐队,此后的演出一直是小乐队和伴奏结合,“现场大乐队是此次演出的亮点,这也让剧组上下很兴奋,希望带给戏迷特别的感受”。

  与几十人的交响乐队合作,也给演员带来新挑战。上月起,上京与上海爱乐开始了密集的磨合。蓝天发现,管乐的音乐往往会延后那么一些些,需要演员精准地切入,“观众对这部戏太熟悉了,任何小失误都骗不了他们的耳朵”。

  今年正值上海京剧院成立70周年,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表示,《智取威虎山》是流淌在上海血脉中的红色经典。“蓝天的演唱字正腔圆,表演情感充沛,正处于扮演杨子荣的舞台黄金期。”张帆说。为了蓝天此次“冲梅”,剧院从几个月前就开始谋划,派出院内的精兵强将,做足准备。由于上京常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为了适应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尺寸,剧院还特地重新制作舞台场景,让观众拥有舒适的视觉体验。

  浸入角色,青年演员期待美梦成真

  “从人物塑造到戏曲呈现,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参与本届梅花奖终评的陕西人艺演员刘李优优昨天下午在上海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因为话剧《主角》,刘李优优真切感受到了戏曲表演的魅力与不易。为了饰演好《主角》中的秦腔名伶“忆秦娥”,2019年她从戏曲最基础的身段开始学起。繁重的训练并没有打倒话剧演员,反而让刘李优优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进剧场看秦腔戏已是她的日常。《主角》演出中,刘李优优三个小时不下台,全情投入进忆秦娥近半个世纪的人生沉浮,仿佛与角色完全勾连在一起。

  带着《打神告庙》《窦娥冤·法场》《孟姜女·寻夫》三出折子戏,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孙娜带着满满的期待来到上海。孙娜是年轻的“资深艺人”,从她学艺算起,迄今已过去25个春秋,主演了20余部剧目。她也不断从京剧、昆曲中汲取营养,丰富河北梆子的表演。不同命运、不同性格、不同演绎,三折戏各有风采——《打神告庙》偏做功戏,《窦娥冤·法场》偏唱功戏,《孟姜女·寻夫》则是两者的结合。孙娜期待,在上海这座戏曲大码头,全方位展现河北梆子的高亢激越与荡气回肠。

  在上海,梅花不仅飘香在剧场,也将戏剧的魅力带给更多人。昨天,《主角》主创团队与上海中小学的艺术教师展开了一场关于“戏剧与成长”的对话。“戏剧是跟语文数学一样的必修课,它能塑造完整的人性,弥补家庭、社会给人带来的缺失。”陕西人艺副院长李俊强现场拆解戏剧与教育的关系:导演胡宗琪以国画式留白重构戏剧空间,“戏曲的虚与实,对应着教育中情感与认知的平衡”。“陕西娃学秦腔、上海囡练沪剧,都是在角色里找文化根脉。”陕西人艺院长李宣以刘李优优为例——这位西安市铁一中学戏剧社的首任社长,从校园舞台走到参评梅花奖,“这证明戏剧教育不只是培养演员,而是要唤醒文化基因”。(记者 王筱丽 实习生 张玮)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拉开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终评大幕》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印度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